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刘晓燕教授
刘晓燕教授,博士,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院长,热能工程学科带头人,大庆石油学院教学名师,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高校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中国能源研究会热力学及工程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大庆市土木学会暖通专业委员会主任,勘察设计注册石油天然气工程师资格考试命题专家。主讲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建筑节能、油气水多相流等课程,出版《热工理论基础》、《建筑节能》本科教材2部。承担“建环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土木类专业学生创新体系构建”等省级教改项目和校级教改项目多项。刘晓燕教授的学术团队为油田及建筑领域解决了大量的生产实际问题,在建筑节能、绝热技术、油气储运等方面科研成果显著。近五年,刘晓燕教授在 “太阳能学报”、“工程热物理学报”、“暖通空调”、“石油学报”、“WSEAS TRANSPORTATIONS on FLUID MECHANICS” 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EI检索10篇,出版《寒区热油管道修复热力水力安全研究》、《油田特高含水期不加热集输技术》专著2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及各类省部级等课题20余项,获省部级及局级科技进步奖7项,在特高含水期油气水安全混输及节能减排方面有突出贡献。
第1章 概述
1.1 热油管道修复工艺过程
1.2 管道开挖修复研究现状
1.3 输油管道停输前热力水力研究现状
1.4 输油管道停输再启动热力水力研究现状
第2章 严寒地区土壤热物性及土壤温度场
2.1 严寒地区土壤物性参数的测试
2.2 土壤自然温度场测试与分析
2.3 土壤自然温度场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2.4 土壤自然温度场计算与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2.5 大气温度突变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2.6 土壤恒温层温度及深度
第3章 热油管道热力水力计算模型
3.1 管道正常运行的热力水力计算
3.2 热油管道开挖后非稳态热力水力计算方法
3.3 热油管道停输非稳态热力计算模型
3.4 启动过程计算模型
3.5 最大开挖长度研究
3.6 埋地热油管道油品流态判别
第4章 热力水力数学模型的求解方法
4.1 轴向温度的求解
4.2 导热问题的有限元格式
4.3 径向温度的求解
4.4 径向求解区域的网格划分
第5章 热油管道在役修复非稳态计算软件
5.1 软件运行环境
5.2 软件功能
5.3 软件的程序框图
5.4 软件各模块显示界面简介
第6章 试验研究及模型验证
6.1 管道正常运行模拟及试验结果对比
6.2 管道停输再启动模拟试验
第7章 东部输油管道安全在役修复分析计算实例
7.1 不开挖工况
7.2 开挖工况
7.3 允许停输时间及一次性允许最大开挖长度2100433B
《寒区热油管道修复热力水力安全研究》依据大量科研成果撰写而成,主要内容包括严寒地区土壤热特性及温度场的研究成果,热油管道修复过程中开挖不停输、开挖停输及再启动工况的热力水力计算模型,安全停输时间及最大开挖长度的计算方法,“热油管道在役修复非稳态计算软件”及工程实例,可为热油管道安全修复提供技术指导。
原料供应商提醒您,这个要看你使用温度和油的类型
新出版的城镇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更新规程中规定的很明确啊,大口径用螺旋缠绕,用CIPP,这都是整体修复技术,这都不知道啊,汗!但网上查的好像螺旋缠绕只有天津倚时科技一家,CIPP有很多家,比较出名的有上...
无縫钢管+保温+保护层这都在厂家已经制作好,所以只能按单项套,主材的价格一般不单纯是三种材料的组价,一般按购买价编进费用
埋地热油管道启输投油时间的确定
采用有限单元法对埋地热油管道启输投油时管道周围的土壤温度场进行数值计算,利用计算结果确定投油时间。算例结果表明,预热20h后开始投油,符合预热要求,与工程实际相符合。该技术的应用为热油管道经济、安全投产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埋地热油管道启输投油时间的确定
采用有限单元法对埋地热油管道启输投油时管道周围的土壤温度场进行数值计算,利用计算结果确定投油时间。算例结果表明,预热20h后开始投油,符合预热要求,与工程实际相符合。该技术的应用为热油管道经济、安全投产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水利部寒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结合国内外该领域研究发展前沿,总结寒区工程建设的经验,围绕工程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寒区中心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是:黄河、黑龙江凌汛的冰情预报与冰灾防治技术研究:寒区水科学和水问题研究;寒区工程设计技术研究;寒区工程新材料、新设备研发;寒区工程施工技术研究;寒区工程质量检测及安全评估技术研究;黑土区粮食基地建设与寒区黑土保护及修复问题研究。
本书为第2届寒区水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学术研讨会现场交流论文集中的部分论文。本书主要由6个方向,即冰工程研究、寒区水文模拟研究、冻土水文研究、寒区地下水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东北地区农业水支撑研究以及由中国水利报、地理学报、中国科学技术网等对第2届寒区水会议的报道与评论等25篇科研论文组成。本书探讨了寒水区问题及其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应用研究以及新技术应用等科学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科学思路、方法和措施,为寒水区水资源等提供了学术讨论的平台。本书适合广大水利工程、水资源及其广大水利读者参阅。本书适合广大水利工程、水资源及其广大水利读者参阅。
水利部寒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宗旨是在开展前瞻性、战略性的应用基础和重大公益类研究的同时,紧紧围绕寒区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及成果转化,为寒区水利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