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宋雪臣等编著的《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2版)》主要内容包括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电阻式、电容式、电感式、热电式、光电式、压电式、数字式等多种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和转换电路,并给出了典型的应用实例。后面三章还介绍了传感器的选用与标定、抗干扰技术及微机接口技术应用以及智能化传感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2版)》可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成人教育、职业培训的教材,还可作为生产管理人员及其他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第1章 检测技术基本知识 1
1.1 测量与测量误差 1
1.1.1 测量方法 1
1.1.2 测量误差及表达方式 3
1.1.3 测量误差的分类 5
1.1.4 测量误差的分析与处理 5
1.2 传感器的组成和特性 10
1.2.1 传感器的定义、组成和分类 10
1.2.2 传感器的基本特性 12
本章小结 15
思考与练习 15
第2章 电阻式传感器及应用 17
2.1 弹性敏感元件 17
2.1.1 弹性敏感元件的弹性特性 17
2.1.2 弹性敏感元件的材料及基本要求 19
2.1.3 变换力的弹性敏感元件 19
2.1.4 变换压力的弹性敏感元件 21
2.2 电位器式传感器 23
2.2.1 电位器的原理和基本结构 24
2.2.2 电位器式传感器负载特性 24
2.2.3 电位器式传感器的应用 25
2.3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26
2.3.1 应变片与应变效应 26
2.3.2 测量转换电路 29
2.3.3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应用 32
2.4 热电阻传感器 34
2.4.1 热电阻传感器 34
2.4.2 热敏电阻传感器 37
2.4.3 集成温度传感器 40
2.5 气敏和湿敏电阻传感器 42
2.5.1 气敏电阻传感器 42
2.5.2 湿敏电阻传感器 45
本章小结 48
思考与练习 49
实训项目1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51
第3章 电容式传感器及应用 53
3.1 电容式传感器工作原理及类型 53
3.1.1 变面积式电容传感器 53
3.1.2 变极距式电容传感器 55
3.1.3 变介质式电容传感器 56
3.2 电容式传感器的转换电路 57
3.3 电容式传感器的应用 61
本章小结 63
思考与练习 64
实训项目2 电容式传感器 65
第4章 电感式传感器及应用 67
4.1 自感式传感器 67
4.1.1 自感式传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67
4.1.2 自感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 69
4.1.3 自感式传感器的应用 72
4.2 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 73
4.2.1 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73
4.2.2 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 74
4.2.3 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的应用 77
4.3 电涡流式传感器 78
4.3.1 电涡流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78
4.3.2 电涡流式传感器的基本结构和类型 79
4.3.3 电涡流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 81
4.3.4 电涡流式传感器的应用 81
本章小结 84
思考与练习 84
实训项目3 差动变压器的标定(静态位移性能) 85
实训项目4 电涡流式传感器的应用——振幅测量 86
第5章 热电偶传感器及应用 88
5.1 热电偶的工作原理和基本定律 88
5.1.1 热电偶的工作原理 88
5.1.2 热电偶的基本定律 90
5.2 热电偶的结构形式及材料 91
5.2.1 热电偶的基本结构形式 91
5.2.2 热电偶材料 93
5.2.3 常用热电偶 93
5.3 热电偶实用测温线路和温度补偿 95
5.3.1 热电偶实用测温线路 95
5.3.2 热电偶的温度补偿 96
5.4 热电偶传感器的应用 98
本章小结 101
思考与练习 101
实训项目5 热电偶原理及现象 102
第6章 光电式传感器及应用 104
6.1 光电效应及光电元器件 104
6.1.1 光电效应及分类 104
6.1.2 光电管和光电倍增管 105
6.1.3 光敏电阻 107
6.1.4 光敏晶体管 109
6.1.5 光电池 113
6.1.6 光电耦合器件 115
6.2 光电式传感器的应用 117
6.3 光纤传感器 120
6.3.1 光纤传感器概述 120
6.3.2 光纤的结构和传输原理 121
6.3.3 光纤传感器的应用 122
6.4 红外传感器 123
6.4.1 红外辐射 124
6.4.2 红外探测器 124
6.4.3 红外传感器的应用 126
本章小结 129
思考与练习 129
实训项目6 光电传感器(反射型)测转速 131
实训项目7 光纤位移测量 131
第7章 霍尔传感器及应用 134
7.1 霍尔效应及霍尔元件 134
7.1.1 霍尔效应 134
7.1.2 霍尔元件的材料和结构 135
7.1.3 霍尔元件主要参数及其误差 136
7.2 集成霍尔传感器 139
7.3 霍尔传感器的应用 140
本章小结 143
思考与练习 143
实训项目8 霍尔传感器直流激励特性 145
第8章 压电式传感器及应用 146
8.1 压电效应及压电材料 146
8.1.1 压电效应 146
8.1.2 压电材料 148
8.2 压电式传感器电路 149
8.2.1 压电式传感器的等效电路 149
8.2.2 压电式传感器测量电路 150
8.3 压电式传感器的结构和应用 151
8.3.1 压电式传感器的基本结构 151
8.3.2 压电式传感器的应用 152
本章小结 153
思考与练习 154
实训项目9 压电式传感器的动态响应 154
第9章 超声波传感器及应用 156
9.1 超声波及其物理性质 156
9.2 超声波探头及耦合技术 158
9.2.1 超声波探头 159
9.2.2 超声波探头耦合剂 161
9.3 超声波传感器的应用 161
本章小结 165
思考与练习 166
第10章 数字式传感器及应用 167
10.1 栅式数字传感器 167
10.1.1 光栅的类型和结构 167
10.1.2 光栅的工作原理 169
10.1.3 光栅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 170
10.2 编码器 173
10.2.1 接触式码盘编码器 173
10.2.2 光电式编码器 175
10.2.3 电磁式编码器 175
10.2.4 脉冲盘式编码器 176
10.3 感应同步器 177
10.3.1 直线式感应同步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77
10.3.2 旋转式感应同步器(圆感应同步器) 180
10.3.3 感应同步器位移测量系统 181
10.4 频率式数字传感器 182
10.4.1 改变力学系统固有频率的频率传感器 182
10.4.2 RC振荡器式频率传感器 183
10.4.3 压控振荡器式频率传感器 183
本章小结 184
思考与练习 184
第11章 传感器的选用与标定 185
11.1 传感器选用原则 185
11.1.1 传感器类型的确定 185
11.1.2 传感器性能指标选择 186
11.2 传感器的标定 187
11.2.1 标定的概念 187
11.2.2 传感器标定方法 188
11.2.3 传感器的静态标定 188
11.2.4 传感器的动态标定 189
本章小结 190
思考与练习 191
第12章 抗干扰技术及微机接口技术应用 192
12.1 传感器抗干扰技术 192
12.1.1 干扰的来源及形式 192
12.1.2 抑制干扰的途径 195
12.1.3 屏蔽技术 195
12.1.4 接地技术 196
12.1.5 浮置技术 197
12.2 传感器与微机接口技术 198
12.2.1 信号预处理 199
12.2.2 数据采集 200
12.2.3 ADC接口技术 202
12.3 自动检测技术综合应用实例——基于AT89C2051和DS18B20的温度测量系统 204
12.3.1 数字式温度传感器DS18B20 205
12.3.2 AT89C2051单片机 207
12.3.3 AT89C2051与DS18B20组成的测温系统 208
12.3.4 软件设计 209
本章小结 211
思考与练习 211
第13章 Smart传感器 212
13.1 Smart传感器的概念和特点 212
13.2 Smart传感器的基本结构 213
13.2.1 Smart传感器基本传感器 214
13.2.2 Smart传感器中的软件 215
13.3 Smart传感器的应用 216
本章小结 219
思考与练习 219
参考文献 220
宋雪臣等编著的《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2版)》以传感器的应用为线索展开,结合较多的应用实例编写,减少了过深的理论分析和公式推导,突出了现代新型传感器检测技术。书中适当插入了一些传感器实物照片,增加了直观性。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成人教育、职业培训的教材,还可作为其他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飞秒检测发现生物医学传感与检测技术的特点和要求有:知识密集设计、制作与应用传感器,涉及一系列的科学与技术。以化学传感器为例,设计敏感材料需要涉及量子化学、纳米科学等学科。合成这些材料需要熟悉超分子化学...
《机械测试技术》高等院校本科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本课件的目的是将文、图、动画、虚拟仪器、模拟测试等素材有机地结合并以网络为载体,形成该课程完整的教学平台,放在校园网或互联网上。使...
把下插头转动轮子难道它自动会有电压输出,用万用表按照前面说的方法检测会有微小的电压波动,最好有示波器检测波形就行了。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的设计与实践
课程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教学质量是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详细探讨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的设计思路、评价内容与评价指标及评价的实施流程等内容,这种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的设计与实施有助于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试卷及答案(共五套)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试卷及答案(共五套)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2版)》被评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2版)》系统地论述了各种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基本特性、信号调节电路、设计原理以及它们在电量和非电量检测系统中的应用。
全书共17章,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传感器,第二部分为检测技术,第三部分为实验。第0章介绍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第1章介绍传感器的特性;第2章到第11章描述当前使用较多的几类传感器,如电阻式、电感式、电容式、磁电式、压电式、光电式、热电式、核辐射传感器及生物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设计知识,并对集成智能传感器作了介绍;第12章和第13章介绍传感器的标定方法和传感器可靠性技术;第14章是检测技术基础,介绍了数据的检测及处理方法;第15章介绍了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第16章介绍的是现代检测系统,使读者对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有全面的了解;第17章为实验部分,旨在提高读者理论联系实际和动手的能力。《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2版)》附有习题、思考题和实验。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2版)》取材新颖,内容丰富,广深兼顾,以适应不同层次对象使用,可作为检测技术、自动控制、仪器仪表及各种机电类专业的本科生、大专生及研究生教材,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使用参考。
书 名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2版)(工业和信息化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立项项目)
丛 书 名 高等职业院校机电类"十二五"规划教材·精品系列
标准书号 ISBN 978-7-115-27493-9
编目分类 TP212
作 者 宋雪臣 单振清 主编
译 者 --
责任编辑 潘新文
开 本 16 开
印 张 14.25
字 数 355 千字
页 数 219 页
装 帧 平装
版 次 第2版第1次
二版时间 2012年4月
本 印 次 2012年4月
首 印 数 -- 册
定 价 29.80 元
本书包括自动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传感器原理与应用、过程检测仪表和自动检测中的共性技术及新进展四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介绍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以及传感器的静动态特性和标定方法。第二部分介绍电阻式传感器、变电抗式传感器、光电式传感器和电动势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应用。第三部分介绍温度检测、流量检测和成分检测。第四部分介绍误差修正技术、MEMS技术与微型传感器、虚拟仪器、无线传感器网络、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和软测量技术。
读者对象: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2009年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精品教材,可以作为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等专业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供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