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问答
擅长: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与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与实施中 的问题与对策 一.处理好“区分”与“结合”的关系 由于对综合实践活动本质特征把握不准确, 实践中就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课程特点不突 出,与学科教学、校本课程纠缠在一起,界限不清,成了“四不像”。综合实践活动一会儿 姓“语”,一会儿姓“数”,一会儿又姓“校”,就是不姓“综”。为什么?没有做好“区 分”与“结合”的文章。 要先做“区分”,拉开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距离,然后再 考虑“结合”的问题。 1、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借用学科教学资源,但不能盲目整合。 语文、数学、科学、音乐、美术等学科都有综合性学习内容, 但都带有明显的学科特点, 肩负着学科教学的特殊任务。 这些内容可以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背景性资源, 但不能简单拿 来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 更不能互相取代。 二者追求的价值目标不完全相同, 活动侧重 点不同,学生收获也不一样,简单“整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体实施方案
西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体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素质, 开发人的潜能,使学 生得到全面的、 和谐的、充分的发展为宗旨。 为了有实效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 程,学校依托周边社区的资源优势, 开发以“乡土特色为载体, 感恩教育为起点, 实践能力为宗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引领学生超越课堂, 走进自然、走进社 会、走进生活,在广阔的世界中寻找问题、 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体验、 在体验中成长”。使学生在情感态度、综合知识、实践能力、学会学习等方面得 到较大较快的发展, 增强他们的探索与创新意识, 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综合 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课程目标 1.总目标: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 和初步能力。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 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 增强社会沟通能力, 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