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问答
擅长:
地铁与轻轨区别
一.城市公共交通: 指在城市及其郊区范围内, 为方便公众的出行和物 资的运送,利用各种运输工具按一定线路输送旅客和物资的运输系统。 如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狭义指:城市定线运营的公共汽车及铁 路等交通。 公共交通系统由道路、交通工具、站点设施等物理要素构成。 按照路权的使用性质可以分为道路交通(共用路权)和轨道交通(专用路权) 二.城市轨道交通分类: 按导向方式:可分为轮轨导向系统与导向轮导向系统。按支撑方式又划 分为:轮轨、胶轮混凝土、特殊系统。按客运能力大小分为:特大运量的城市快速铁路、大运量 的地下铁道、中运量的轻轨交通系统、小运量的独轨 (单轨 )交通。轮轨系统又划分为:双轨系统 与独轨(单轨)系统 三、独轨(单轨)交通 (Mono-Rail Transport) 定义 (Definition) :单 轨是指以单一轨道梁支撑车厢并提供导引作用而运行的轨道交通系统。 依据
地铁与轻轨论文
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2012~2013 学年度第二学期 《地铁与轻轨 》课程报告 学 号 02100578 班 级 土木城市地下 10-1 班 姓 名 姚 建 斌 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教学管理办公室 成 绩 评阅人 日 期 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地铁与轻轨》课程报告 第 1 页 软土地区地铁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分析 (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地下 10-2 班 姚建斌) 摘 要:盾构法作为在软土地区修建地铁隧道的一种重要手段,较其它施工方法有许多 优点,但仍不可避免地会对周围土体及邻近建筑物产生一定影响。本文针对盾构施工对 周围土体扰动机理展开论述,分析了盾构法对周围土体扰动的成因,讨论了盾构施工对 周围土体引起地面沉降的因素,并总结了国内外盾构施工引起土体变形研究方法,提出 了盾构施工附近建筑物沉降保护措施。 关键词:软土地区;盾构隧道;邻近建筑物;沉降
擅长:
按照国际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可分为A、B、C三种型号,分别对应3米、2.8米、2.6米的列车宽度。凡是选用A型或B型列车的轨道交通线路称为地铁,采用5~8卡编组列车;选用C型列车的轨道交通线路称为轻轨,采用2~4卡编组列车,列车的车型和编组决定了车轴重量和月台长度。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采用6卡编组A型列车,有90%的线路都是在架空上,但是按照车型分类标准仍然属于地铁线路;上海轨道交通6号线采用4卡编组C型列车,有70%的线路都是在隧道内,但是按照车型分类标准仍然属于轻轨线路。A型车是目前最高端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其特点是车体宽和编组大,A型车宽度为3米,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采用的阿尔斯通Metroplis地铁列车宽度达到3.2米; 6卡编组A型地铁列车最大载客量为2460人,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的阿尔斯通和西门子8卡编组A型地铁列车最大载客量达到3280人。B型车和C型车的造价和技术含量要小于A型车。中国城市的发展,一些大中型城市已开通或正在建设地铁和轻轨,普通民众由于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接触较少,认识时间较晚,概念上有些误区。对于两者的区别,有人认为城市轨道交通中,在地面以下行驶的叫地铁,在地面或架空上行驶的就是轻轨;还有人认为轻轨的钢轨重量比地铁轻,这两种认识都是错误的。城市轨道交通分为地铁和轻轨两种制式,地铁和轻轨都可以建在地下、地面或架空上。为了增强轨道的稳定性,减少养护和维修的工作量,增大回流断面和减少杂散电流,地铁和轻轨都选用轨距为1435毫米的国际标准双轨作为列车轨道,与国铁列车选用的轨道规格相同,并没有所谓的钢轨重量轻重之分。
地铁已经不局限于运行线在地下隧道中的这种形式,而是泛指采用高规格电客列车同时高峰小时单向运输能力在3万至7万人的大容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行线路多样化,地下、地面、架空三者有机结合。国内外众多城市已用“轨道交通”代替“地铁”这一传统称呼,例如上海就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统一命名为“轨道交通XX号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