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1.1 采购的目标和原则
1.1.1 采购的目标
1.1.2 采购的原则
1.2 采购的任务和计划
1.2.1 采购工作的主要任务
1.2.2 采购计划
1.3 采购的分类和控制要素
1.3.1 采购的分类
1.3.2 采购控制要素
1.4 采购的方式和实施程序
1.4.1 采购的主要方式
1.4.2 采购与招标的关系
2.1 招标投标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2.1.1 招标投标制度的发展历程
2.1.2 招标投标制度的现状
2.1.3 招标投标制度的发展方向
2.2 招标与合同
2.2.1 招标投标的概念与特性
2.2.2 招标的方式和方法
2.2.3 招标与拍卖的区别
2.2.4 招标与合同的关系
2.3 招标投标的范围和作用
2.3.1 招标的范围
2.3.2 招标投标的作用
2.4 招标投标的基本程序和工作要求
2.4.1 招标准备
2.4.2 组织资格审查
2.4.3 编制发售招标文件
2.4.4 现场踏勘
2.4.5 投标预备会
2.4.6 编制、递交投标文件
2.4.7 组建评标委员会
2.4.8 开标
2.4.9 评标
2.4.10 中标
2.4.11 签订合同
2.5 招标投标争议的解决
2.5.1 招标投标常见的争议及其表达方式
2.5.2 招标投标争议的预防和处理
2.5.3 招标投标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形式,可阅读《招标采购法律法规与政策》
2.6 招标投标的行政监督和行业自律
2.6.1 招标投标的行政监督
2.6.2 招标投标的行业自律
附件
3.1 招标师的职业定位
3.1.1 招标师的概念
3.1.2 招标师的职业范围
3.2 招标师的职业水平考试申报程序与条件
3.2.1 招标师职业水平考试申报程序
3.2.2 招标师职业水平考试申报条件
3.2.3 招标师职业水平考试科目
3.3 招标师的登记管理与继续教育
3.3.1 招标师的登记
3.3.2 招标师的后续教育
3.4 招标师的职业权利、义务与责任
3.4.1 招标师的职业权利
3.4.2 招标师的职业义务
3.4.3 招标师的职业责任
3.5 招标师的职业素质
3.5.1 招标师的业务素质
3.5.2 招标师的工作规范
3.5.3 招标师的职业道德规范
4.1 招标项目的特征和需求分析
4.1.1 工程建设项目招标
4.1.2 货物招标采购项目
4.1.3 服务招标
4.2 招标方案内容
4.2.1 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方案
4.2.2 货物项目招标方案
4.2.3 服务项目招标方案
附件
5.1 资格审查的原则和方法
5.1.1 资格审查的原则
5.1.2 资格审查的方法
5.1.3 资格审查的程序
5.2 资格审查的要素标准
5.2.1 工程施工投标资格
5.2.2 货物投标资格
5.2.3 服务投标资格
5.3 招标公告或资格预审公告
5.3.1 招标公告的内容和格式
5.3.2 招标公告发布媒体
5.4 资格预审文件
5.4.1 工程招标资格预审文件
5.4.2 货物招标资格预审文件
5.4.3 服务招标资格预审文件
5.5 资格审查的程序和注意事项
5.5.1 资格预审的评审程序
5.5.2 资格后审程序
附件
6.1 工程招标文件
6.1.1 工程招标文件的编写
6.1.2 工程评标办法
6.1.3 工程施工合同计价类型和合同条款应用
6.1.4 工程量清单及计价方法
6.1.5 工程标底的参考作用和编制依据
6.1.6 工程总承包招标文件的编写
6.1.7 编写工程招标文件应注意的问题
6.2 货物招标文件
6.2.1 货物招标文件的编写
6.2.2 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文件的特点
6.2.3 货物评标方法和因素
6.2.4 机电产品国际招标的评标方法特点
6.2.5 货物采购合同条件的应用
6.3 服务招标文件
6.3.1 特许经营项目融资
6.3.2 工程建设项目设计
6.3.3 工程建设项目监理
6.3.4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
6.3.5 科技研究开发和咨询服务
6.3.6 物流服务
7.1 投标文件的组成
7.1.1 工程投标文件
7.1.2 货物投标文件
7.1.3 服务投标文件
7.2 投标文件格式
7.2.1 投标函及其附录
7.2.2 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或其授权委托书
7.2.3 联合体协议书
7.2.4 投标保证金
7.2.5 投标报价文件
7.2.6 技术、服务和管理方案
7.2.7 其他
7.3 投标文件的编制与递交
7.3.1 投标文件的编写、签署、装订、密封
7.3.2 投标文件的递交和有效期
附件
8.1 开标
8.1.1 开标准备工作
8.1.2 开标程序
8.1.3 开标注意事项
8.2 评标
8.2.1 评标委员会
8.2.2 评标准备工作
8.2.3 评标原则与纪律
8.2.4 评标程序
8.2.5 详细评审
8.2.6 投标文件的澄清、说明和补正
8.2.7 评标报告和中标候选人
8.2.8 评标委员会需要注意问题
8.3 中标和签约
8.3.1 确定中标人的原则、步骤
8.3.2 中标通知书
8.3.3 签订合同协议
附件
9.1 政府采购的范围、特点和方式
9.1.1 政府采购范围和管理
9.1.2 政府采购的基本原则和特点
9.1.3 政府采购的方式
9.2 政府采购的条件、组织和程序
9.2.1 政府采购的实施条件
9.2.2 政府采购的组织形式
9.2.3 政府采购的程序
附件
10.1 我国利用外资贷款项目采购的主要规定
10.2 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外国政府贷款简介
10.2.1 世界银行简介
10.2.2 亚洲开发银行简介
10.2.3 外国政府贷款简介
10.3 世行和亚行贷款项目采购工程、货物和咨询顾问
10.3.1 项目采购的一般性规定
10.3.2 项目采购方式及其适用条件
10.3.3 招标程序
10.3.4 资格审查
10.3.5 货物、土建工程采购的招标与合同授予
10.3.6 咨询顾问采购的招标与合同授予
10.3.7 世行、亚行的反腐败政策
10.4世行、亚行贷款项目采购与国内投资项目采购的主要差异2100433B
招标采购专业实务结合招标采购实践运用,系统介绍了工程、货物、服务项目招标采购活动全过程实务操作的方式、方法、途径、步骤,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工作思路,并首次就特许经营项目融资、工程设计、工程监理、工程建...
2011的很好找的,去上学吧在线考试中心题库找找吧,里边历年的真题和答案都有的,而且可以在线测试奥
招标采购专业知识与法律法规 考试时间2.5 满分 120 试题类型:客观题招标采购项目管理 考试时间 2.5 满分 120 试题类型:...
2012年招标采购专业实务四
一、单项选择题 (共 35 题,每题 1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最符合题意 ) 1.采购按照选择交易主体的方式划分,其中的( )通常是卖方竞争的采购方式。 A.磋商、竞买、订单 B.竞买、招标、询价 C.招标、询价、比选 D.订单、询价、比选 2.下列关于招标投标行政争议的解决程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民事主体必须先通过行政复议才能向人民法院提出行政诉讼 B.在法定行政复议期限内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C.人民法院已经依法受理行政诉讼的,不得申请行政复议 D.民事主体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行政诉讼 3.下列关于邀请招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属于有限竞争性招标 B.充分体现投标竞争公平性 C.投标人不应少于 3 个 D.适用于因涉及国家安全而无法公开的招标项目 4.中标结果争议的一般内容不包括( )。 A.没有按招标文件规定的评标办法和评标标准评标 B.对
2012年招标采购专业实务
2012 年招标采购专业实务考前模拟试卷三 一、单项选择题 (共 35 题:每题 1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最符合题意 ) 1.按照( )划分,采购可分为工程采购、货物采购和服务采购。 A.采购主体 B.采购标的物的属性 C.支付对价的方式 D.选择交易主体的方式 2.在基本定型和深入发展时期,按照( )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以下 简称《招标投标法》 )对此前的招标投标制度作了重大改革。 A.公开、公正和诚实信用 B.公开、公平、公正和符合法规 C.公平、公开、公正和诚实信用 D.公平、公开和诚实信用 3.一般而言,( )主要适用于出售标的,购买者之间相互竞争,可以多次、公开竞价。 A.询价 B.磋商 C.拍卖 D.招标 4.招标投标制度在加快改革和逐步深化期的特点不包括( )。 A.招标的领域进一步扩大 B.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 C.当事人市场主体地位进一步
《招标采购专业实务》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考点精讲,共分为十章,主要内容包括:采购概述;招标投标概述;招标师职业资格制度;招标方案;资格审查;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开标、评标、中标;政府采购;利用外资项目的招标采购。第二部分为模拟题库,该部分的章节设置与第一部分相同。第三部分为真题解析,主要是对近年度的考题进行详细分析。
《招标采购专业实务》浓缩了考试复习重点,试题丰富,解答详细,可作为考生参加招标师职业水平考试的辅导教材。
开本: 16开
定价: 40.00 元
招标投标总体来说是商品交易活动的最佳运作方式,也是国际上通用的一种采购手段。图书采购长期以来一直是图书馆的基础性工作。图书招标采购近十年来得到了迅速的普及和发展,《图书馆图书招标采购实务》从环境背景分析、业务特点分析、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三个方面着手,较系统地分析论述了图书招标采购的相关要点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具体策略,在内容取舍和篇章结构的设计上力求理论和实用并重,注重数据的丰富准确和对历史脉络的梳理。
《图书馆图书招标采购实务》信息量大,参考性强,适合从事图书采访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教师、学生、科研人员以及图书馆管理者和采访工作者阅读,对出版发行行业从业人员也有较好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