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基复合材料及镁合金板材轧制装置,包括轧制组件,包括安装架、第一轧辊、第二轧辊,所述安装架两个相对的侧板上设置有安装孔和调节孔,所述第一轧辊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安装孔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轧辊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穿过所述调节孔,所述调节孔为长条型,所述第二轧辊在所述调节孔能够沿着第一轧辊的径向偏移;驱动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的第一端面齿轮、与所述第二转轴连接的第二端面齿轮;通过对轧制组件的两个轧辊之间的距离调节,可以进行轧制不同厚度的板材,同时驱动组件也能够将轧辊的高度进行固定,防止在进行轧制时板材的厚度发生变化。
申请日 |
2021.03.15 |
申请人 |
湖南工程学院 |
地址 |
411104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福星东路88号湖南工程学院 |
发明人 |
陈波; 王志辉; 董丽君; 高平平; 吴安如; 罗骏; 孙小刚; 彭小敏 |
Int. Cl. |
B21B37/58(2006.01)I; B21B37/16(2006.01)I |
专利代理机构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2272 |
代理人 |
王晓东 |
格根据质量品牌几十元到上百
材质TC4 热处理硬度达到280以上 价格是400~600元/公斤 长安cs75,排量不同 油耗不同,一...
你需要多少张? 第一,铝合金做水池,你需要焊接,而铝合金焊接须氩弧焊。如果你采购的多可在厂家定做成品,如果少,这个价格不好衡量。
轧制方式对AZ31镁合金板材力学及耐蚀性能的影响
研究了交叉轧制、异步轧制和异步交叉轧制对AZ31镁合金板材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轧制工艺可以有效地控制板材的显微组织和基面织构,从而改善合金的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异步交叉轧制过程中剪切作用方向发生变化,板材基面织构强度下降而晶粒细化能力增强,从而使异步交叉轧制板材的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明显优于交叉轧制和异步轧制板材。
高铌钛铝基合金板材的高温包套轧制
采用高温包套轧制方法在普通轧钢轧机上首次成功的轧制出厚度为2.6 mm的高铌钛铝基合金板材。合金在轧制中的总变形量达到70%。板材表面质量良好,显微组织观察表明合金在轧制中发生了再结晶,但是变形后的组织并没有由于再结晶而明显细化。这主要是由于合金在轧制回炉保温和轧后随炉冷却过程中,长时间停留在高温区间,导致了合金晶粒的长大。
复合材料的制造包括将复合材料的组分组装并压合成适于制造复合材料零件的形状。常用的工艺有两种,第一种是纤维与基体的组装压合和零件成型同时进行;第二种是先加工成复合材料的预制品,然后再将预制品制成最终形状的零件。前一种工艺类似于铸件,后一种则类似于先铸锭然后再锻成零件的形状。
制造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纤维排列、复合材料组分的组装压合和零件层压。大多数硼-铝复合材料是用预制品或中间复合材料制造的。前述的两种工艺具有十分相似的制造工艺,这就是把树脂粘合的或者是等离子喷涂的条带预制品再经过热压扩散结合。
针对镁合金相对较差的塑性流动性能以及板材轧制后各向异性困扰着这类产品生产的实际问题,以晶体塑性理论为基础,系统研究轧制变形条件对晶体塑性行为影响规律。研究内容包括:基于镁合金晶体的物理力学特征,提出滑移、孪生和晶体滑移与孪生交互作用关系及耦合行为的理论表征方法;研究镁合金滑移和孪生耦合力学行为计算的建模方法,构建晶体滑移和孪生耦合力学行为计算的数值模拟平台;在实验测试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研究镁合金板材在轧制过程中的塑性变形微观机制,建立塑性宏观变形与组织演化的定量关系,分析各种轧制工艺参数对织构的影响规律。本项目的意义在于系统地探索和研究镁合金板材轧制成形中宏观变形与微观组织联系的关键性共性基础理论问题,揭示轧制变形状态与晶体塑性行为基本规律,为成形过程中塑性流动特征及其组织状态演变情况与工艺参数的匹配,获得良好的轧制工艺及织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铝箔轧制的特殊性
在双张箔的生产中,铝箔的轧制分粗轧、中轧、精轧三个过程,从工艺的角度看,可以大体从轧制出口厚度上进行划分,一般的分法是出口厚度大于或等于0.05mm为粗轧,出口厚度在0.013~0.05之间为中轧,出口厚度小于0.013mm的单张成品和双合轧制的成品为精轧。粗轧与铝板带的轧制特点相似,厚度的控制主要依靠轧制力和后张力,粗轧加工率厚度很小,其轧制特点已完全不同于铝板带材的轧制,具有铝箔轧制的特殊性,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铝板带轧制。要使铝板带变薄主要依靠轧制力,因此板厚自动控制方式是以恒辊缝为AGC主体的控制方式,即使轧制力变化,随时调整辊缝使辊缝保持一定值也能获得厚度一致的板带材。而铝箔轧制至中精轧,由于铝箔的厚度极薄,轧制时,增大轧制力,使轧辊产生弹性变形比被轧制材料产生塑性变形更容易些,轧辊的弹性压扁是不能忽视的,轧辊的弹轧压扁决定了铝箔轧制中,轧制力已起不到像轧板材那样的作用,铝箔轧制一般是在恒压力条件下的无辊缝轧制,调整铝箔厚度主要依靠调整后张力和轧速度。
(2)叠轧。对于厚度小于0.012mm(厚度大小与工作辊的直径有关)的极薄铝箔,由于轧辊的弹性压扁,用单张轧制的方法是非常困难的,因此采用双合轧制的方法,即把两张铝箔中间加上润滑油,然后合起来进行轧制的方法(也称叠轧)。叠轧不仅可以轧制出单张轧制不能生产的极薄铝箔,还可以减少断带次数,提高劳动生产率,采用此种工艺能批量生产出0.006mm~0.03mm的单面光铝箔。
(3)速度效应。铝箔轧制过程中,箔材厚度随轧制度的升度而变薄的现象称为速度效应。对于速度效应机理的解释尚有待于深入的研究,产生速度效应的原因一般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
1)、工作辊和轧制材料之间摩擦状态发生变化,随着轧制速度的提高,润滑油的带入量增加,从而使轧辊和轧制材料之间的润滑状态发生变化。摩擦系数减小,油膜变厚,铝箔的厚度随之减薄。
2)、轧机本身的变化。采用圆柱形轴承的轧机,随着轧制速度的升高,辊颈会在轴承中浮起,因而使两根相互作用受载的轧辊将向相互靠紧的方向移动。
3)、材料被轧制变形时的加工软化。高速铝箔轧机的轧制速度很高,随着轧制速度的提高,轧制变形区的温度开高,据计算变形区的金属温度可以上升到200℃,相当于进行一次中间恢复退火,因而引起轧制材料的加工软化现象。
制定铝箔轧制工艺的原则
①总加工率的确定 总加工率是指箔材在经过再结晶退火后到轧制出成品,总的变形程度。一般来说,1系的总加工率可以达到99%以上,部分8系的产品也可以达到这个值,但是铝合金箔的总加工率一般在90%以下。
②道次加工率的确定 道次加工率的确定是轧制工艺过程的核心,纯铝系列产品,其道次加工率可以达到65%,坯料退火后的第一道次,不宜采用过大的加工率,一般取50%左右。
轧制厚度
铝箔轧制时的厚度测量方法主要有涡流测厚、同位素射线测厚和X射线测厚。X射线测厚是在铝箔生产中,尤其是高速铝箔轧机中使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测厚方法。铝箔轧制时的厚度控制方法:轧制力控制、张力控制、轧制速度控制、张力/速度、速度/张力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