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用于水泥混合材的工业废渣活性试验方法(GB/T 12957-2005)》由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提出,全国水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ASC/TC 184)归口,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起草,主要起草人:白显明、王昕、江丽珍、黄小楼、霍春明、张大康。
工业废渣是指在工业生产中,排放出的有毒的、易燃的、有腐蚀性的、传染疾病的、有化学反应性的以及其他有害的固体废物。
水泥比表面积试验方法有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本方法主要是根据一定量的空气通过具有一定空隙率和固定厚度的水泥层时,所受阻力不同而引起流速的变化来测定水泥的比表面积。在一定空隙率的水泥层中,孔隙的...
市政和公路都有各自规程,不知你指的是哪种?公路一般都用重型击实方法,市政有时要采用轻型击实方法。
还原钢渣用于水泥混合材的试验研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建筑拆除垃圾应用于水泥混合材的试验研究
选用赣州地区20世纪90年代建成的现已达到拆除期限的建筑物的废弃混凝土和废弃粘土砖,分析了其化学组分和矿物组分,然后通过不同建筑垃圾掺量混合材试验、活性激发试验以及复合混合材试验。结果表明,掺适量建筑垃圾可有效提高水泥的早期强度;添加Ca O能够激发废弃混凝土活性,可达81%,可提高废弃粘土砖活性39.58%;废弃混凝土和废弃粘土砖相互抑制了彼此活性,不宜混合回用。建议建筑垃圾必须分类和活性激发,有利于提高建筑垃圾水泥的强度。
活性混合材指具有火山灰性或潜在水硬性的混合材料。一种矿物材料,磨细成粉,与石灰和石膏拌合在一起并加水后,在常温下能生成具有胶凝性的水化产物,既能在水中硬化又能在空气中硬化,此类物质,如粒化高炉矿渣、火山灰、粉煤灰,均属于活性混合材。
水泥混合材
一 定义
在水泥生产过程中,为改善水泥性能、调节水泥标号而加到水泥中的矿物质材料,称之为水泥混合材料,简称水泥混合材。
二 分类
根据所用材料的性质可以分为活性混合材料和非活性混合材料两种。
1 活性混合材料
1.1 水泥混合材料磨成细粉后,与石灰(或石灰和石膏)加水拌在一起,在常温下,能生成具有胶凝性的水化产物,既能在水中,又能在空气中硬化的,称为活性混合材料。
1.2 活性混合材料的作用机理是与氢氧化钙和水发生水化反应,生成水硬性水化产物,并逐渐凝结硬化产生强度。
1.3 作用:活性混合材料的主要作用是改善水泥的某些性能,还具有扩大水泥强度等级范围、降低水化热、增加产量和降低成本的作用。
1.4 活性混合材料的种类有:粒化高炉矿渣、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粉煤灰
2 非活性混合材料
2.1 非活性混合材料又被称为惰性混合材料或填充性混合材料,是指不与水泥成分起化学作用或起很小作用的混合材料,主要起到惰性填充作用而又不损害水泥性能的矿物质材料。
2.2 作用:掺入惰性混合材料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水泥的产量,调整水泥的标号,减少水化热。
2.3 非活性混合材料的常见品种有磨细石英砂、石灰石、粘土、慢冷矿渣及其他与水泥无化学反应的工业废渣。
三 意义
1 在水泥中掺加混合材料可以调节水泥标号与品种,增加水泥产量,降低生产成本
2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水泥的某些性能,满足建筑工程中对水泥的特殊技术要求
3 可以综合利用大量工业废渣,具有环保和节能的重要意义。
直接利用废渣筑路或把废渣按照适当比例配成缓凝性的硅酸盐混合料筑路;后者是废渣利用的主流(见工业废渣及其应用)。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排出的废渣与日俱增,如就地堆置将占用大片田地,运去填河填海又要多耗能源与运费,并且都会污染环境、造成公害。充分利用工业废渣筑路可以节约能源、消除公害、增进经济效益,并为筑路技术开创一条新路。
简史 中国利用工业废渣筑路,最初多用煤渣修筑碎砖煤渣路面和块料路面垫层,西南某些省市曾用来修筑石灰三合土路面;还用煤渣改善土路、处治过湿土基和用做隔离层或隔温层。20世纪50年代,河南安阳等中小城市用煤渣石灰改善大街小巷取得成功。上海从1956年起利用煤渣石灰混合料修筑路面基层。天津、北京、哈尔滨、武汉、重庆、长沙、杭州等地也研究和推广了这类基层。60年代,南京、天津、上海等地相继发展了粉煤灰筑路,上海又在主要干道上利用水淬化铁炉渣修筑基层取得成功后大量用来筑路。70年代,粉煤灰在中国不少城市和公路部门得到推广应用。武汉、上海等地还曾试用陈置老钢渣和高炉干渣筑路。废渣筑路正在中国蓬勃发展,以上海为例已在20多年内利用各种废渣350万吨,筑成路面800万米2。
外国较早利用高炉渣,美、英、苏及部分东欧国家曾先后用于筑路。苏联还用煤渣修筑底基层或处治土路、防治冻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美、法等国广泛利用粉煤灰筑路。近年来,法、日等国已注意利用水淬渣修筑基层,取得了一定成效。
废渣混合料的成分和性质 常用废渣混合料的主要成分包括:①石灰或石灰类废渣(电石渣和钢厂石灰下脚),活性氧化钙含量不少于40%;②火山灰质废渣(煤渣、粉煤灰、水淬钢铁渣等),煤渣可用统货,粉煤灰颗粒宜稍粗,水淬渣宜用色淡而碱度大者;③土或粗骨料,土可用本地土,效果最好的是塑性指数为7~17的亚粘土;粗骨料可用碎石、碎砖、或旧水泥混凝土块等。
废渣混合料的基本成分是石灰和火山灰质废渣,石灰与废渣中活性氧化物的相互作用而生成胶凝物质,使混合料产生强度并随龄期增长,到后期结成板体。这个过程远较水泥混凝土为慢。这种缓凝性为路面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废渣混合料的抗裂性较好而抗磨性较差,因此适宜用作黑色路面的基层。
路面结构性能 这类基层成型初期尚有一定塑性,在通车过程中即使出现一些细小裂缝也往往能在行车重塑条件下自行闭合,基层不发生早期破坏的临界弯沉值远大于沥青面层的容许弯沉值,到后期基层结成板体并有一定的抗弯能力,此时路表的总体弯沉值已远小于面层的设计指标。因此,上海市提出的半刚性基层试行设计方法是早期以面层容许弯沉控制,按柔性路面通用方法设计;后期以基层在车轮荷载下的最大弯拉应变控制。这类基层的抗弯能力随龄期而增长的趋势优于模量的增长,故早期不坏的基层一般到后期也很少坏。
半刚性基层经过一个冬季后会发生横向收缩裂缝并反映到黑色面层上,在基层上加铺一层适当厚度的贯入式或厂拌沥青碎石,或铺设沥青-橡胶薄膜及土工织物可以减少反映裂缝的形成。
施工要点 首先应根据具体条件选择适当的施工方法,一般分为路拌法和厂拌法两种。路拌法多为分层配料,厂拌法多用体积或重量计量;路拌多用犁拌,厂拌多用强制式或用水泥混凝土拌和机拌制。拌和时应注意检查是否拌至色泽均匀、含水量是否适当;在摊铺时应根据混合料的抛高系数掌握和检验基层的松铺厚度和放样标高,并检验路拱是否合格;在碾压最初一、二遍时应注意检验路型并及时修整,碾压稳定后可以开放交通,在行车下进一步压密。在碾压终了时应测定基层的密实度;在碾压和养护过程中如遇基层过湿翻浆应予挖开晾干后重新铺筑。这类基层应尽可能避免在严冬施工,并应在冻前一个月完工。在多雨季节应避免在雨中铺筑,对已铺好的基层应抓紧在雨前碾压,对遇雨造成翻浆的路段应翻松晾干后重新铺筑。
参考书目
上海市市政工程研究所编:《利用工业废渣修筑道路》,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