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有源集成天线,工作元件不全是被动的元器件,而是有源器件(如晶体管,集成电路放大器等)的天线。
近年来得到最大发展和注意的是有源相控阵天线,天线上集成了接收/发射(T/R)模块。有源集成天线的使用,使很多无线电设备提高了性能,系统的损耗大大减少,信号噪声比得到提高。有源集成天线的辐射或接收方向图可快速变换,使雷达波束的扫描变得很方便。有源集成天线使数字技术在天线中获得了大量的应用。近年来,迅猛发展的数字波束就是有源集成天线的又一应用成果。
很简单,用粗一点的铁丝先弯成一个天线,○型或者喜欢的形状都可以不需要太大,大了效果反而不好,第二步是把弯成型铁丝的下部固定住,最好是固定在木棍上,天线的下部的铁丝弯一个小环留着与电线铜丝连接。第三连接...
有源电视天线的制作方法 第一步:取一段同轴电缆,电缆的长度将是天线加上馈线的总长度,可以适当留长一点。 第二步:从馈线的一头量出四分之一波长的位置。波长(米)等于300/频率(MHz),理论上来说,...
有源滤波器工作原理是:用电流互感器直流线路上的电流,经A/D采样,将所得的电流信号进行谐波分离算法的处理,得到谐波参考信号,作为PWM的调制信号,与三角波相比,从而得到开关信号,用此开关信号去控制IG...
隔离型有源PFC离线式LED控制器
凌力尔特公司(Linear Technology Corporation)推出具备有源功率因数校正(PFC)的隔离型LED控制器LT3799,该器件专为90VAC至265VAC的通用输入范围来驱动LED而设计。LT3799专门针对那些需要4~100 W+LED功率的LED应用
有源纹波补偿BUCK型LED驱动电源
驱动电源是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照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因电解电容自身特性导致的驱动电源寿命与LED的长寿命不匹配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有源纹波补偿降压(BUCK)型拓扑结构。该拓扑充分结合了开关电源和线性电源的特点,用辅助有源电路补偿电感纹波电流来取代传统电解电容滤波。文中详细分析了该拓扑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并且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拓扑的结构有效性。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均表明,采用有源纹波补偿的拓扑结构可将电感纹波电流完全补偿,使得电路输出为直流。
大规模MIMO天线技术是移动通信与天线领域的研究热点,有源集成天线是移动通信基站的关键组件,差分馈电天线为差分射频电路所必需。项目结合有源集成天线、差分馈电天线以及大规模MIMO技术,研究有源差分馈电大规模MIMO集成天线,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本项目在充分的前期研究基础之上,提出了具有平面结构的双极化有源差分馈电天线,通过引入人工磁导(AMC)表面降低天线剖面,为大规模MIMO天线集成创造必要条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有源差分馈电双极化平面天线;2)基于AMC表面的有源差分馈电双极化平面天线低剖面技术;3)有源差分馈电大规模MIMO集成天线。本项目系统研究差分馈电天线、有源天线、宽带AMC表面以及有源大规模MIMO集成天线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法。通过本项目实施,有望解决移动通信基站天线领域的关键技术问题,为有源差分馈电大规模MIMO集成天线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持。
本项目首次将超导二流体模型引入时域有限差分法,建立了稳定的时域有限差分方程。并与非线性有源器件模型及无源天线结合,对高温超导有源天线进行了非线性电磁模拟和全波分析。首次将谐波平衡法与神经网络法结合,大大提高了有源天线的分析计算速度。首次研制了一个C波段振荡型高温超导有源集成天线,在液氮温度下测得工作频率为6.719GHz,天线等效全向辐射功率为188mw。此外,还测试了天线的方向性图,其交叉极化面低于共面极化面12dB。我们还采用双栅场效应管研制成自振混频型有源天线,利用矩形贴片天线研制收发双工有源天线,均获得了预期的实验结果。本项目共发表论文15篇,其中国际国内一流刊物发表6篇。
大规模MIMO天线技术作为5G无线通信的核心技术之一,其研究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为满足通信系统集成化、高性能化和多功能化的要求,本项目结合差分馈电技术、天线小型化技术、有源集成和解耦技术,研究适用于5G无线通信的大规模MIMO集成天线,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和经济价值。差分电路广泛应用于通信系统,为实现大规模MIMO集成天线,本课题引入了差分馈电技术。研究差分馈电宽带天线的基本工作原理,总结基本设计方法,并提出系列差分馈电宽带平面天线,包括差分馈电宽带双极化平面天线、改进型差分馈电宽带双极化平面天线,差分馈电宽带圆极化平面天线、改进型的差分馈电宽带圆极化平面天线和基于介质基片集成波导的差分馈电双极化双频/三频天线。针对天线小型化,分别从降低天线高度和减小天线横截面尺寸二个维度解决。提出了弯折线型人工磁导表面(AMC表面)和螺旋线型AMC表面,探讨了AMC表面对不同极化的天线降低高度的作用,研究表明所提出的AMC表面可有效降低平面天线高度至少50%且与极化无关,并成功研制多个低剖面宽带天线。另一方面,项目研究提出小型化宽带双极化天线,尺寸仅为0.464λ×0.464λ×0.35λ(λ是自由空间中2.2GHz频点的波长),且其带宽扩展至63.4%。在差分馈电大规模MIMO集成天线实现方便进行了一些探索研究,并针对密集排布的大规模MIMO天线的解耦问题,提出了“场对消法”,去互耦效果明显,同时制作了天线模型进行了实测验证。本项目研究探索了差分馈电大规模MIMO集成天线的基本理论与设计方法,对有源差分馈电集成天线设计提供参考,在天线单元小型化和大规模MIMO天线解耦方面取得技术进步。围绕这些研究工作,本课题共发表SCI期刊论文11篇,6篇国际学术会议论文,授权专利10项,特别是在天线的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上面发表论文3篇。本研究对天线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在移动通信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