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主要特性:抗逆,优质
主要用途:观赏
气候带:温带
生长习性:落叶灌木、喜生于高山背阴和半阴半阳山坡、较抗寒抗旱、最喜阴凉湿润气候、喜潮湿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忌酸性和盐渍化黏土、生长于海拔2500-3200米之间,以小片纯林形式集中于高山半阴半阳处,或零星分布于乔林灌丛边缘
开花结实特性:花期4月下旬-5月中旬;果期5月上旬-10月上旬
特征特性:树高1.5-2.5米;小枝浅灰色或灰褐色,一年生枝条呈紫褐色,光滑,无毛;奇数羽状复叶7-9枚,对生;叶椭圆形,叶面绿色,中脉凹陷,叶背灰绿色;圆锥形花序,花朵密集;蒴果长圆形、有不明显的棱、常宿存于翌年春季,为我国珍惜濒危树种,被列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具体用途:园林绿化观赏树种
观测地点: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
繁殖方式:无性繁殖(嫁接繁殖),无性繁殖(扦插繁殖),有性繁殖(种子繁殖)
保存单位:西宁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单位编号:015
库编号:015
保存材料类型:植株
保存方式:异地保存
保存时间:20130507
实物状态:良好
共享方式:公益性
获取途径:现场获取
平台资源号:1111C0003886000024
资源编号:SYPIN6301050004
种质名称:羽叶丁香SXXZ无性系
种质外文名:Syringa pinnatifolia Hemsl
原产地:宁夏贺兰山
省:山西
来源地:山西忻州市
国家:中国
归类编码:11132113155
资源类型:地方品种
濒危种。羽叶丁香为中国特有种。星散分布于陕西秦岭中部和四川、青海的局部地区。由于繁殖力弱,生长缓慢和森林砍伐而导致生境破坏,天然资源不断减少,即将陷入绝灭的险境。 羽叶丁香形态奇特,对于研究丁香属的系...
植物分类不是一种,但苗不好分别,开花都是紫色的,都有香气,毛叶丁香叶子偏小,像小叶丁香。紫丁香花序很大,更壮观。
丁香,为木犀科,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广泛分布于桑给巴尔、马达加斯加岛等地,因花筒细长如钉且香故名,为哈尔滨市市花,是著名的庭园花木。花序硕大、开花繁茂,花色淡雅、芳香,习性强健,栽培简易,因而在园林中广...
杉木无性系木材干缩性与吸水性的变异
以102个17年生杉木无性系为试材,对木材的干缩性与吸水性进行测定分析发现,木材干缩性、吸水性在杉木无性系间差异极显著;干缩性变异幅度为3.1%~20.0%,表型变异系数达59.8%;吸水性变异幅度在214.5%~338.1%间,表型变异系数为13.2%。木材干缩性与吸水性均具有明显的无性系方差分量,表明杉木木材干缩性与吸水性受遗传控制。进一步研究显示,杉木无性系木材干缩性遗传变异系数为38.6%,重复力为0.390,均属中低水平;吸水性遗传变异系数值虽较低,但重复力相对较高(0.664),属中上水平;在不同入选率(10%、20%、30%)下,木材干缩性与吸水性随入选率的降低其遗传增益值(绝对值)不断提高。研究还发现,杉木木材干缩性与木材基本密度、心材比间为极显著遗传负相关,与木材吸水性间则表现为极显著遗传正相关;木材吸水性在遗传水平上与胸径、材积、心材比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木材基本密度间为极显著负相关。
HPLC分析暴马丁香不同部位的紫丁香苷含量
分析研究了暴马丁香不同部位中的紫丁香苷含量,为可持续合理利用和保护暴马丁香资源提供依据。利用Alltech高效液相色谱仪对暴马丁香不同部位中的紫丁香苷含量进行了测定,色谱柱为ODS-C18(4.6mm×250mm,5um),测定紫丁香苷的流动相为乙腈∶水(12∶88),体积流量1ml/min,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265nm。结果表明,紫丁香苷在0.1—7.0μg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紫丁香苷含量为韧皮部3.593%>枝皮1.174%>干皮1.166%>木栓层0.568%>枝条0.509%>根0.421%>木质部0.104%。该方法简便可靠、快速、重现性好,适用于暴马丁香中紫丁香苷的含量测定。
现状
濒危种。羽叶丁香为中国特有种。星散分布于陕西秦岭中部和四川、青海的局部地区。由于繁殖力弱,生长缓慢和森林砍伐而导致生境破坏,天然资源不断减少,即将陷入绝灭的险境。
羽叶丁香形态奇特,对于研究丁香属的系统发育、地理分布以及中国中部植物区系等,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贺兰山羽叶丁香引种与开发”是阿拉嘎教授的自费研究项目,这一次是为考察而来。在腾格里沙漠东缘格林滩的一片沙地上,中见到了阿拉嘎和陈大夫自费种植的约两亩羽叶丁香。由于缺少经费而无法正常管理和养护,三年了,地里有了杂草,树苗长势不良,花开星点,枝叶懒散,同峡子沟的野生羽叶丁香无法相比。但毕竟引种成功。
措施
分布区太白山已建立自然保护区,陕西户县和青海循化均设有林场,应将该种列为保护对象,加强管护,促进生长。并积极开展繁殖试验,扩大种植范围。羽叶丁香的情有独钟缘自她对贺兰山蒙药材的开发保护与研究。阿教授研究羽叶丁香多年,写过不少关于羽叶丁香的分布、生长环境、保护、药用研究的论文,多次自费雇车来过峡子沟,对于这里的山、水、植物、草木、地形,特别是峡子沟里羽叶丁香的分布、生长、习性等,熟于胸中。阿教授的执著不只体现在她对羽叶丁香的保护与研究。
羽叶丁香种子采自陕西宁陕县。分别将羽叶丁香的种皮去除,用FAA固定,用番红——固绿染色,按常规石蜡切片法制成永久切片。
羽叶丁香种皮坚硬致密,故采用将种子用清水浸泡后,徒手制成切片进行观察。厚而坚硬、骨质,用软化剂处理无效,后用小钢锯在果皮中部,沿横向、径向和切向三个切面锯取小块果皮,用油石磨至约0.1mm,磨片呈半透明状,水洗后,番红染色,脱水,透明,加拿大树胶封片。组织化学成分鉴定用新鲜材料做徒手切片,试剂滴染显色反应来判定。羽叶丁香果实为蒴果,表面光滑,呈圆柱形,果长0.5-1.4m,先端钝,具小尖头,果内含有2-4枚种子。种子褐色,属双子叶有胚乳类型。长约8cm,背部有纵胁,纵剖面呈长梭形。胚长约占种子长的三分之二,为长棒状。
羽叶丁香种子的两片子叶、胚根、胚轴的形态建成虽已完成,但两子叶间生长锥呈凹陷状,说明胚芽形态并未完成形态建成,这或许是造成种子繁殖率低的一个因素。
种子的种皮、果皮结构及含有物直接影响着种子的萌发。羽叶丁香果为蒴果,成熟后开裂,种皮除最外一层紧密排列的柱状厚壁细胞层可能影响种子的透水、透气性,从而对种子萌发形成机械阻碍,是羽叶丁香种子繁殖率低的另一个因素外,其内侧多层薄壁或厚壁细胞由于其排列均呈疏松状,故不会成为种子萌发的障碍。华榛种皮虽极薄不会影响种子的萌发,但其果皮由呈柱状紧密排列的栅栏状石细胞层和多数近球形的、排列紧密整齐的厚壁细胞堆积层组成,因而具有高度的不透气、不透水性,难以满足胚正常生长所需的水、气条件;另外果皮中不同形态的石细胞彼此纵横交错,相互嵌合,形成坚固的机械实体,萌发的幼胚不能穿破果皮的机械障碍而萌发,这是造成华榛种子繁殖力低的主要原因。
羽叶丁香为木犀科丁香属灌木,经野外调查、引种试验与分析,首次掌握了其生长规律及对自然条件的适应性,并对其观赏价值进行了综合的评价,认为是适合中国西北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区生长的良好的观赏树种。
根、枝:辛,微温。降气,温中,暖肾。用于寒喘,胃腹胀痛,阴挺,脱肛;外用于皮肤损伤。
羽叶丁香是中医、蒙医的名贵药材,曰山沉香,为羽叶丁香的根或枝干。全年采挖,以秋末为好,挖取树根,除净外皮,晒干。具有降气,温中,暖肾,治寒喘、胃腹胀痛、子宫下垂、脱肛、外伤等功效。
附方
【出处】《宁夏中草药手册》
【拼音名】 Yǔ Yè Dīnɡ Xiānɡ
【别名】山沉香(《宁夏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木犀科植物羽叶丁香的根或枝干。全年采挖,以秋末为好。挖取树根,除净外皮,晒干。
【原形态】直立灌木,高可达3~4米。树皮灰褐色。羽状复叶;小叶7~11片,卵形、卵状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有短柄,先端圆或急尖,基部圆形或广楔形。圆锥花序腋生;花淡紫色。蒴果红褐色,长不足1厘米。
【生境分布】生于高山灌木丛中。
【性味】辛,微温。
【功能主治】降气,温中,暖肾。
【附方】 ①治寒喘:山沉香一钱五分,五味子、附子各二钱。水煎服。
②治胃腹胀痛:山沉香、小茴香各一钱五分。水煎服。
③治子宫下垂,脱肛:山沉香适量,烧烟熏患处。
④治皮肤擦伤:山沉香烧灰,加香油调成糊状外涂,可防止发炎。(性味以下出《宁夏中草药手册》)
【摘录】《*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