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维护与故障检修》是2009年11月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黄宪伟。
第1章 有线电视系统概述 1
1.1 有线电视的发展进程 1
1.1.1 有线电视的定义 1
1.1.2 有线电视的发展历程 2
1.1.3 有线电视带来的变革 7
1.1.4 有线电视的发展趋势 8
1.2 有线电视系统的组成 8
1.2.1 前端 10
1.2.2 干线 11
1.2.3 分配系统 16
1.3 有线电视系统的网络结构 19
1.3.1 混合结构模式 19
1.3.2 HFC网络 19
1.4 有线电视的频谱划分 23
1.4.1 频谱分割方案 23
1.4.2 HFC双向系统的频谱划分 24
1.4.3 双向MMDS的频谱划分 24
1.5 有线电视系统的传输特性 25
1.5.1 下行传输特性 26
1.5.2 上行传输特性 27
1.6 有线电视系统的可用性 31
第2章 有线电视系统主要设备的性能参数 32
2.1 有线电视系统主要设备的性能及其对系统指标的影响 32
2.1.1 有线电视系统主要设备的性能 32
2.1.2 有线电视系统主要设备的性能与系统指标的关系 32
2.2 有线电视系统同轴电缆的主要性能参数 32
2.2.1 有线电视系统同轴电缆的结构与分类 32
2.2.2 有线电视系统同轴电缆的主要性能参数 34
2.3 有线电视系统分配器、分支器的主要性能参数 36
2.3.1 有线电视系统分配器的结构与性能 36
2.3.2 有线电视系统分支器的结构与性能 38
2.4 有线电视系统混合器的主要性能参数 40
2.4.1 有线电视系统混合器的作用与分类 40
2.4.2 有线电视系统混合器的主要性能参数 41
2.5 有线电视系统调制器的主要性能参数 41
2.5.1 电视调制器的原理与技术参数 41
2.5.2 调频调制器的原理与技术参数 43
2.5.3 QAM调制器的原理与技术参数 44
2.5.4 FSK调制器的原理介绍 46
2.6 有线电视系统放大器的主要性能参数 47
2.6.1 有线电视系统放大器的作用与分类 47
2.6.2 有线电视系统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48
2.6.3 有线电视系统分配(分支)放大器 50
2.7 有线电视系统光缆的主要性能参数 51
2.7.1 光纤 51
2.7.2 光缆 54
2.8 有线电视系统光分路器的主要性能参数 58
2.8.1 光分路器的分类 58
2.8.2 光分路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60
2.8.3 部分国产光分路器的性能 62
2.8.4 光分路器的应用 63
2.9 有线电视系统波分复用器的主要性能参数与应用 65
2.9.1 波分复用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65
2.9.2 波分复用器的主要性能参数 66
2.9.3 商用WDM器件的类型及产品的技术参数 67
2.9.4 应用实例 69
2.10 有线电视系统光发射机的主要性能参数 75
2.10.1 直接调制光发射机 75
2.10.2 外调制光发射机 76
2.10.3 光发射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77
2.11 有线电视系统光放大器的主要性能参数 77
2.11.1 间接放大方式 78
2.11.2 直接放大方式 78
2.11.3 掺铒光纤放大器的结构 79
2.11.4 掺铒光纤放大器的主要参数 80
2.12 有线电视系统光接收机的主要性能参数 81
2.12.1 光接收机的基本组成 81
2.12.2 光接收机的主要技术参数 81
2.13 有线电视系统其他光路无源器件的主要性能参数 85
2.13.1 光衰减器 85
2.13.2 光纤连接器 85
2.14 可寻址收费系统和IC卡收费系统的比较 87
2.14.1 概述 87
2.14.2 可寻址收费系统的结构与技术原理 87
2.14.3 可寻址收费系统的特点 89
2.14.4 IC卡集线器的结构与技术原理 90
2.14.5 IC卡集线器的特点 91
第3章 有线电视系统的设计 93
3.1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的目标及主要内容 93
3.1.1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的目标 93
3.1.2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 93
3.2 有线电视系统技术指标的分配 94
3.2.1 视频信号的技术指标 94
3.2.2 射频信号的技术指标 95
3.2.3 其他射频系统的技术指标 97
3.2.4 系统技术指标的分配 98
3.3 有线数字电视前端系统的设计 102
3.3.1 有线数字电视前端系统的组成 102
3.3.2 有线数字电视前端系统各部分的原理 103
3.3.3 有线数字电视前端系统的主要设备 108
3.3.4 有线数字电视前端系统案例 110
3.4 有线电视系统前端下行信号的混合与分配 114
3.4.1 概述 114
3.4.2 有线数字电视HFC系统前端下行信号的组成及特点 114
3.4.3 HFC系统前端下行信号的混合、分配方式与调试分析 118
3.5 双向有线电视系统回传通道的设计 125
3.5.1 HFC网络回传通道的状况 125
3.5.2 上行通道的均衡 133
3.5.3 上行通道的电平设置 136
3.5.4 各种业务间功率的分配 140
3.5.5 上行通道的噪声与干扰 143
3.5.6 回传的应用及具体要求 145
3.5.7 上行通道的调整与开发 149
3.5.8 上行传输特点的总结 153
3.6 有线电视城域HFC环形光网络的设计 153
3.6.1 主干光缆的选择 153
3.6.2 带状光缆的结构与分类 154
3.6.3 有线电视城域HFC环形光网络的设计 155
3.7 低接收光功率、高输出电平光工作站的可行性分析 164
3.7.1 概述 164
3.7.2 低接收光功率的可行性分析 164
3.7.3 高输出电平的可行性分析 167
3.7.4 低接收光功率、高输出电平的优点 171
3.8 有线电视光链路技术指标的分析 172
3.8.1 概述 172
3.8.2 有线电视光纤链路的主要结构 172
3.8.3 有线电视光纤链路的技术指标分析 172
3.8.4 讨论 177
3.9 有线电视光节点(光工作站)覆盖用户数的确定 178
3.9.1 概述 178
3.9.2 回传系统的容量与噪声问题 179
3.9.3 问题讨论 182
3.9.4 总结 184
3.10 市、县有线电视城域网络改造技术方案的探讨 184
3.10.1 前端及分前端的系统原理 184
3.10.2 系统的技术指标设计 185
3.10.3 光链路的设计 186
3.10.4 分配网的设计 191
3.10.5 系统的频率配置 193
3.10.6 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技术实现方式 194
3.11 县、乡广播电视联网光缆线路工程的设计 194
3.11.1 概述 194
3.11.2 光缆线路设计的主要依据 195
3.11.3 光缆线路设计应遵循的规律 196
3.11.4 光节点及其路由计算 198
3.11.5 模拟有线电视光缆传输链路设计计算的原则 202
3.11.6 光节点的分光比与所需的光发射机的光功率的计算 204
3.11.7 所需光收发设备的费用比较及方案的选定 206
3.11.8 光缆线路的防雷电接地措施 208
3.11.9 技术指标的验算 208
3.11.10 方案实施结果 210
3.12 "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的设计 210
3.12.1 概述 210
3.12.2 "村村通"广播电视独立前端的设计 210
3.12.3 1550nm+EDFA+树形光网络的设计 220
3.12.4 1550nm+EDFA+星形光网络的设计 227
3.12.5 "村锅"与直播卫星电视的接收与调试 233
3.13 与电信共缆传输有线电视信号的技术要点 243
3.13.1 概述 243
3.13.2 电信农网光缆的链路结构与技术特点 243
3.13.3 与电信共缆传输有线电视光网络的结构与技术特点 244
3.13.4 与电信共缆传输有线电视信号的光链路设计 248
3.13.5 与电信共缆传输有线电视信号的几个问题 252
第4章 有线电视系统的维护 254
4.1 有线电视系统维护的主要内容与目标 254
4.1.1 有线电视系统维护的主要内容 254
4.1.2 有线电视系统维护的任务目标 254
4.2 模拟有线电视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与维护 255
4.2.1 模拟有线电视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 255
4.2.2 模拟有线电视系统的维护 256
4.3 数字有线电视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与维护 256
4.3.1 数字有线电视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 256
4.3.2 数字有线电视系统的维护 258
4.4 有线电视系统维护中常用的仪器 258
4.4.1 有线电视系统维护中常用的仪器 258
4.4.2 有线电视系统维护中常用仪器的用途 258
4.5 有线电视系统故障分类与处理 259
4.5.1 有线电视系统的故障分类及处理办法 259
4.5.2 前端动力系统发电机及UPS电源常见故障及处理办法 261
4.5.3 有线电视传输系统常见故障及处理办法 264
4.5.4 光时域反射仪测量基本图识 269
4.5.5 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参数定义与测量基本识图 270
4.5.6 光接收机常见的内部故障部位及故障处理 272
4.5.7 单模块单向线性电源放大器易发生故障器件和常见的故障处理 275
第5章 有线电视系统故障检修105例 277
5.1 有线电视系统频点设置不当引起的故障检修2例 277
5.2 有线电视系统混合器故障检修1例 279
5.3 有线电视系统60V电源供电器故障检修2例 280
5.4 有线电视系统放大器故障检修6例 282
5.5 波分复用器选择不当引起的故障检修1例 287
5.6 光分路器故障检修3例 289
5.7 光放大器故障检修1例 290
5.8 光发射机故障检修3例 291
5.9 光接收机故障检修7例 292
5.10 光缆干线故障检修15例 308
5.11 同轴电缆系统故障检修24例 313
5.12 调制器故障检修3例 329
5.13 卫星接收系统故障检修38例 331
附录1 有线电视的技术标准与规范 361
附录2 有线电视系统的频率配置 371
参考文献 378
……
一根75-9的同轴电缆,由分支箱分支
两幅图中的设备是相同的 系统图上的分配器出的同轴电缆数量就是电视插座的数量。
定额里面是自带了接头的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
第七章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 7.1 有线电视系统简介和组成 5.1.1 有线电视系统简介 有线电视系统( Cable Antenna Television-CATV)是利用光纤 /同轴电缆进行 宽频传输的图像传输系统, 该系统通过同轴电缆分配网络将电视图像信号高质量 地传送到楼层各用户终端。 先进的有线电视系统汇集了当今电子技术许多领域的新成就, 包括电视、广 播、微波传输、数字通信、自动控制、遥控遥测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等。而且还将 与“信息高速公路 ”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天上卫星传送,地面有线电视覆盖 ”的星 网相结合结构模式,不仅成为 21世纪广播电视覆盖的主要技术手段,也将构成 “信息高速公路 ”的基础框架。 5.1.2 系统的组成 任何一个有线电视系统,无论多么复杂,均可认为是由前端、干线传输、用 户分配三个部分组成。 前端由信号源设备包括接收天线、天线放大器、自办节目设备、变换器、
有线电视系统算量与计价.
1 教学单元 25 有线电视系统算量与计价 25.1 室内有线电视系统 (1)有线电视系统简介 有线电视 (CATV)系统是通信网络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它由共同天线电视系统演变而 来,是住宅建筑和大多数公用建筑必须设置的系统, CATV系统一般采用同轴电缆光缆来 传输信号。同轴电缆具有很好的屏蔽性能,光缆传输的是光波信号,更是具有极强的抗 电磁干扰的能力,所以, CATV系统传输的电视信号质量高,成像清晰,传输容量大,可 为用户提供丰富的节目信号。 1)有线电视系统的组成: 有线电视( CATV)系统:有前端、信号传输分配网络和用户终端三部分组成, ,如 图 25-1 所示。 图 25-1 有线电视系统组成图 ①前端系统。 前端系统主要包括电视接收天线,频道放大器、频率变换器、自播 节目设备、卫星接收设备、导频信号发生器、调节器、混合器以及连接线缆等部件。 ②信号传输分配网络。分配网络分
《设备检修与维护》的主要目的是针对过程工业生产系统中不同的生产过程及所使用的不同设备,讨论各种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故障及发生故障后的检修方法。《设备检修与维护》除理论阐述外,还列举了许多工业应用实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力求使读者通过对《设备检修与维护》的学习,能对目前过程工业中涉及的不同工艺过程与设备发生故障后的检修技术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
虽然PLC的故障率很低,由PLC构成的控制系统可以长期稳定和可靠的工作,单对它进行维护和检查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每半年应对PLC系统进行一次周期性检查。检修内容包括:
(1)供电电源。查看PLC的供电电压是否在标准范围内。交流电源工作电压的范围为85~264V,直流电源电压应为24V。
(2)环境条件。查看控制柜内的温度是否在0~55℃范围内,相对湿度在35%-85%范围内,以及无粉尘、铁屑等积尘。
(3)安装条件。连接电缆的连接器是否完全插入旋紧,螺钉是否松动,各单元是否可靠固定、有无松动。
(4)I/O端电压。均应在工作要求的电压范围内。
《设备检修与维护》在介绍故障诊断原理的基础上,分别详细介绍了泵、压缩机、风机、燃气轮机、汽轮机、转化炉、换热设备、反应设备、过滤机等现代工业过程中常用机器与设备的检修与维护,并对设备检修与维护过程中常用零部件的修复技术、仪表测量与控制技术和现代检测技术作了简要的介绍。
《设备检修与维护》系统科学,通俗易懂,是一本具有使用价值的教材及技术参考书,适用于石油、化工、生物、制药、食品、医药、机械等专业的大专院校教师、研究生及高年级本科生,同时对工程技术人员、研究设计人员也会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