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玉叶金花属约120种。分布于热带亚洲、非洲和太平洋诸岛。中国约31种、1变种、1变型,产于西南部至东部以及西藏和台湾。 洋玉叶金花原产越南、柬埔寨、印度尼西亚及印度;中国广东、海南和香港有栽培。
乔木、灌木或缠绕藤本。
叶对生或偶有3枚轮生;托叶生叶柄间,全缘或2裂。
聚伞花序顶生;苞片和小苞片脱落;花萼管长圆形或陀螺形,萼裂片5枚,脱落或宿存,其中有些花的萼裂片中有1枚极发达呈花瓣状,很少全部均成花瓣状,白色或其他颜色,且有长柄,通常称花叶;花冠黄色、红色或稀为白色,高脚碟状,花冠管通常较长,外面有绢毛或长毛,里面喉部密生黄色棒形毛,花冠裂片5枚,在芽内摄合状排列;雄蕊5枚,着生于花冠管的膨胀部位,内藏,花丝很短或无,花药线形;子房2室,花柱丝状,2型,内藏或伸出,柱头2个,细小;胚珠极多数,着生于通常长圆状的肉质胎座上。
花盘大,环形。
浆果肉质,萼裂片宿存或脱落;种子小,种皮有小孔穴状纹,胚乳丰富,肉质。
玉叶金花生于灌丛、溪谷、山坡或村旁。
圆锥绣球,虎耳草科挂苦子组灌木或小乔木,枝暗红褐色或灰褐色,初时被疏柔毛,后变无毛,具凹条纹和圆形浅色皮孔。生长于山谷、山坡疏林下或山脊灌丛中。中文学名:圆锥绣球
金枝玉叶是多肉植物,属于景天科 此种植物可以吸收房间的毒物,如甲醛,和过量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 对于哪些植物可以吸收电脑辐射,其实只是卖花人一种无可考证的噱头
洋玉叶金花作用: 1、玉叶金花有清热解暑的功效 经常取墨脱玉叶金花的藤根入药,可以新鲜用,也可以晒干之后切成碎片用。取玉叶金花藤 60 -90 &nbs...
我国玉叶金花属植物的药用资源十分丰富,从玉叶金花属植物中分离出来的主要化学成分为三萜皂苷、环烯醚萜苷、黄酮类、挥发油等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抗胆碱、抗肿瘤、保肝等药理活性,以玉叶金花为原料开发出来的中成药主要有玉叶解毒颗粒、玉叶清火片、三金感冒片等。国内研究和应用最多的品种是玉叶金花,功能主治集中在抗炎抗菌抗病毒方面 2100433B
洋玉叶金花Mussaenda frondosaLinn.
攀援灌木,小枝压扁,褐色,有淡红色毛,后变圆而无毛,有红色皮孔。叶对生,薄纸质或革质,广椭圆形、卵状椭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有时为倒披针形,长8-15厘米,宽3-8厘米,顶端尾状渐尖,基部短尖或圆,上面深绿色,下面浅绿色,脉上有柔毛;侧脉7-8对,微向上弯曲,背面略隆突;叶柄长8-10毫米;托叶长5-6毫米,披针形,短尖,2裂,有柔毛。聚伞花序顶生,总花梗长3-8厘米,有柔毛;花梗长1-2毫米;花萼管椭圆形,长3-4毫米,萼裂片长6-8毫米,短尖;花叶大,长圆形,长6-8厘米,宽2.5-4厘米,顶端略钝,基部短尖;花冠管长2.5厘米,上部膨大,外面有短柔毛,喉部内面密生棒形毛,花冠裂片长4毫米,宽2.5毫米,长圆形,短尖;雄蕊5,着生于花冠管膨胀部位,花丝极短,花药线形,顶端短尖,长4毫米;花柱长7毫米,无毛,柱头2裂。浆果卵圆形或椭圆形,长10毫米,直径7毫米,成熟时淡黑色,顶部有萼裂片脱落后的环痕;种子长0.7毫米,种皮黑色,有斑纹。花期4-5月。
原产越南、柬埔寨、印度尼西亚及印度;我国广东、海南和香港有栽培。
约120种。分布于热带亚洲、非洲和太平洋诸岛。中国约31种、1变种、1变型,产于西南部至东部以及西藏和台湾。 洋玉叶金花原产越南、柬埔寨、印度尼西亚及印度;中国广东、海南和香港有栽培。
近年来,中外学者对玉叶金花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大量研究,从其叶、根皮、花、茎等部位分离得到多种化合物,主要有三萜皂苷、环烯醚萜苷、黄酮类、挥发油等。具体化合物结构有以下几个类型。
1. 三萜皂苷
三萜皂苷也是该属的特征性成分之一,从玉叶金花属植物中分离出大约三十多个三萜皂苷,所含的糖基基本为葡萄糖、木糖及鼠李糖。从得到的三萜皂苷的皂苷元基本骨架可以分为环菠萝蜜烷型、乌苏烷型及齐墩果烷型皂苷。
2. 环烯醚萜苷类
玉叶金花属植物中还含有环烯醚萜苷化合物,该类型也是该属的特征性成分之一,多在1位碳上连上葡萄糖。
3. 单萜类及生物碱类
从玉叶金花的地上部分分离得到四个单萜化合物mussaenins A(43)、B(44)、C(45)、argyol(46)。
4. 黄酮及其苷类
已报道中,玉叶金花属植物中含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
5. 挥发油类
从玉叶金花的叶子中分离鉴定了29 个挥发性成分,占总成分的97. 2%,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E )-己烯酸-2 -丁酯,(E ,E )-2 -己烯酸-2 己烯酯,β-紫罗酮;还发现玉叶金花的主要芳香成分为β-紫罗酮、芳樟醇、柠檬烯。
玉叶金花总三萜类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建立
目的:建立玉叶金花总三萜类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以熊果酸作对照品,采用L9(34)正交设计优选显色条件,并测定玉叶金花药材中总三萜类成分的含量。结果:最佳显色条件为:5%香草醛-冰醋酸溶液0.6 m L,高氯酸0.6 m L,70℃,反应15 min;该方法在0.021~0.16 mg含量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当显色反应完全后对照品和供试品液在70 min内稳定性良好,精密度高(RSD=2.00%,n=5),平均回收率为100.08%(RSD=1.18%,n=6)。结论:香草醛比色法适合玉叶金花总三萜类成分的含量测定,可用于其药材的质量控制。
HPLC测定大叶金花草中牡荆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叶金花草中牡荆素含量。方法:采用Waters Symmetry C18(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冰乙酸溶液(27∶73),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39 nm,柱温为30℃。结果:牡荆素浓度在10.03~90.27 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48%,RSD为0.98%。结论:本分析方法准确、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大叶金花草中牡荆素的含量测定。
科研:异形玉叶金花是中国玉叶金花属中极少见的种类。玉叶金花属多数种类萼檐的裂片常是1枚扩大成花瓣状,而异形玉叶金花萼檐的5枚裂片全都扩大成白色花瓣状,形态特殊,对研究其分类位置及种内种间亲缘关系等,有一定科学意义。
药用:异形玉叶金花的藤、根可入药。茎性味甘、淡,凉,民间又称为“山甘草”、“凉口茶”、“凉藤子”等,用于中暑、感冒、支气管炎、扁桃体炎、咽喉炎、肾炎水肿、肠炎、子宫出血、毒蛇咬伤等的治疗。
观赏:异形玉叶金花四季常绿,姿态优雅,花形美观,装饰性强,非常适宜于园林造景、花坛点缀、庭院美化和家庭盆植,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观赏树种。
玉叶金花大田栽培应选择在不积水、不淹水的砂质、砂壤质土上栽培,既要求土壤具有一定的通透性,又要求土壤有一定的保水保肥能力,还要求土壤有一定的排灌条件。
每亩撒施1500-2000kg圈粪后耕翻耙细掏厢,掏厢按1.7m开厢,其中厢面宽1.2m,沟宽0.5m,要求中沟深0.25m以上,边沟深0.3m以上,并开好排水口。
旱施提苗肥,移栽后7-10天,应及时施提苗肥,提苗肥用1%尿素水溶液或清粪水浇施。传统种苗待新枝条萌发培土后再提苗。若栽苗时未施底肥,可于此阶段在行间开沟补施,肥料应以有机肥或有机复合肥为主。
中耕锄草及追肥,一般栽后1个月需结合中耕锄草追肥1次。此次追肥每亩施尿素20kg或复合肥、尿素等量混合肥30kg,可在行间均匀撒施后混土或开沟蕹施,蕹施时肥料不能接触苗根(肥料距苗7cm以上)传统苗栽培方法此阶段应及时培土。
中耕追肥和培土,栽后45-60天,苗高30cm后应及时追肥和培土,促使玉叶金花迅速进入旺长阶段。方法是 轻松表土后在行间铺上圈肥 (1000kg/667㎡)或撒施有机复合肥(80kg/667㎡),清理条沟泥土将肥料和苗下部盖住即可。
玉叶金花属阳性植物无论地植或盆栽都需置于全日照或半日照的环境中。当幼苗长出3--5对叶子时,即可进行上盆或装袋。盆土或袋装土以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壤土或沙质壤土为最佳,移植后要立即浇透水以便定根。因移植时根部损伤,为调节体内水分平衡,减少蒸发,需要对苗木进行摘心或摘叶。温度在20℃~30℃时枝叶生长较快土壤要经常保持湿润每月可追施一次腐熟肥。
以后随着苗木的生长,为了促使植株矮化、丰满,需要进行反复的摘心处理。生长过程中可对过长枝进行疏剪,还可以根据造型需要牵引定型,同时对枯枝、老枝、过密枝、徒长枝、病虫枝等及时剪除,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花后要及时剪除残枝,以减少养分消耗,促其再度开花。生长期要给予充足光照,控制水分,炎夏要叶面洒水以降低气温。勤中耕除杂草,以改善土壤空气状况。
花蕾期喷施花朵壮蒂灵,花色艳丽,花期延长,还要勤施薄肥,亦可采取根外即叶面追肥,注意加强N、P、K肥的管理。每次除蕾后,要浇足水,一周后可施淡肥水,并适当增施P、K肥,以促生新梢开花繁茂。苗期注意多施磷、钾肥,花蕾期要勤施薄肥,亦可采取叶面追肥。
成年植株在花期可增施2次磷肥。花后需及时修剪以控制枝条蔓生。冬季气温低于0℃时植株易产生落叶现象若长期的低温则易造成地上部干枯死亡。故南方露地栽植或北方盆栽在冬季都应注意保温以保证植株安全越冬。
本种是国产玉叶金花属中极少见的种类。本属多数种类萼檐的裂片常是1枚扩大成花瓣状,而本种萼檐的5枚裂片全都扩大成白色花瓣状,形态特殊,对研究其分类位置及种内种间亲缘关系等,有一定科学意义。经过多年的调查,在9个目的物种中,实际调查到的只有6种(仙湖苏铁、银杏、南方红豆杉、合柱金莲木、伯乐树和报春苣苔),而水松、异形玉叶金花和台湾苏铁的野生种群没有发现。现对广东省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资源状况分析。
大瑶山已划为自然保护区,应进行广泛调查,弄清是否已经灭绝。如能发现,应注意保护,并引种栽培。要保护粤东地区珍稀植物物种及其遗传多样性,首先必须保护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及生态系统,注意植物栖息环境的保护和提供最适宜生境条件,使物种得以有效保存。因此,对珍稀植物分布较集中,种类较多的山地,如潮安的凤凰山、万峰山、叫水坑、饶平的仙脚迹、揭西的五更富、陆丰的莲花山等,建议建立自然保护小区,而以珍稀植物种类形成单种群的地段,如潮安的天然油杉,饶平的桫椤和苏铁蕨、陆丰的异形玉叶金花等更应划定生态保护点,禁止采伐。
保护珍稀濒危植物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好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对国家I级重点保护植物所在地尽可能划建自然保护区,对零星分布于"四旁"的风水林和水源林,因面积太小不适合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可以建立自然保护小区。乳源县已在南方红豆杉分布较集中的红云镇建立了红豆杉县级自然保护区,专门安排了护林员进行管理。
濒危种。1936年在广西大瑶山首次采得标本,但多次去大瑶山调查采集、都没再找到。于2008年8月在江西石城赣江源国家自然保护区有发现该树种,数量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