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铁道科学技术名词》第一版。
1997年,经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发布。
50钢轨12号单开道岔
50钢轨12号单开道岔
单开道岔和渡线道岔运输技术交底书
技术交底书 编号: GDGCⅠ标 2008 年9月25日 工程名称 新岳阳站轨道工程 部位 道床板 一、交底范围 对单开道岔和渡线道岔运输进行技术交底。 二、交底内容 2.1作业工序 到站验收 →大件公司吊装 →汽车运输 →到站验收 →大件吊卸 2.2运输方案 根据BWG道岔装载方案, 18号道岔拆分为: 转辙器轨排: 24.596m×2.8m,件重 19t 辙叉段轨排: 15.014m×3.241m,件重 14.6t 散轨件: 29.413~21.575m钢轨 4件,件重 1. 3t; 22.762m×1.226m轨排 1件,件重 6. 3t 道岔小件:水泥枕 1.100~3.309m,80根,件重 88~265kg 转辙机 12件, 1.200m×0.8m×0.5m,件重 150kg 木包装箱
单开道岔是常见的铁路配件之一,可动辙叉单开道岔的一种,是指辙叉个别部件可以移动,以何证列车过贫时轨线的连续,消除单开道岔固定辙叉上存在的有害空间,并可取消护轨,同时单开道岔辙叉在纵断面上的几何下平顺也可以大大减少,从而显著地降低单开道岔辙叉部位的轮轨相互作用,提高运行和平稳性,延长辙叉的使用寿命。长期的运营实践表明,可动心轨辙叉的使用寿命为同型号高锰钢整铸辙叉的6~9倍,养护维修工作量减少40%,大大减少了机车车辆通过时的冲击力,提高了单开道岔容许速度及施行舒适度。
单开道岔可动心轨式辙叉中心轨可动,翼轨固定。这种单开道岔辙叉结构的优点是列车作用于心轨和横向力能直接传递给翼轨,保证了辙叉的横向稳定性。由于心轨的转换与转辙器同步,不会在误认进路时发生脱轨事故,故能保证行车安全。这种单开道岔辙叉缺点是制造比较复杂,并较固定式辙叉长。
单开道岔可动心轨辙叉包括两根翼轨、长心轨、短心轨、转换设备及各种联结零件。包括钢轨组合型可动心轨辙叉及锰钢型可动心轨辙叉两大类。
心轨跟端有铰接式和弹性可弯式两种。铰接式心轨跟端通过高强螺栓固定在翼轨上的间隔铁能保证心轨与翼轨的相对位置,并传递水症力。这种辙叉便于铸造,转换言之力较少,可以保持原有固定式辙叉的长度。铺设这种可动心轨辙叉时不致引起车站平面的变动,因此,尤其适用于既有线站场的技术改造。但是在辙叉范围内出现活接头,不如弹性可弯式结构稳妥可靠。
弹性可弯式跟部结构有两种型式,即心轨的一肢跟端为弹性可弯式,另一端为活动铰接式;或是心轨的两肢均为弹性可弯式。前一种结构不仅联结可靠,而且构造简单,辙叉轨换力也较小,可动心轨辙叉选用的就是这种型式。后一种结构在转换时长短心轨接合面上将产生少量的相对滑动,这种心轨较长,且转换力要求较大。
右焊法又叫后退焊法,是指焊接过程中,从一条焊缝的左端向右端焊接,焊嘴在焊丝前面,这种焊接方法称为右焊法,,焊接速度较快,而且能够得到较好的熔深,所以一般薄板的焊接都用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