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压力容器设计制造中的设计压力主要是针对于容器的各个腔体,是容器检验要求、确定试验压力和选择材料、划分类别、提出制造等的重要依据,也是确定各个容器受压元件计算压力的主要依据。液化气槽车各个腔体的设计压力是根据其爆破片的爆破压力或工作压力、安全阀的开启压力等来确定的。设计压力不能低于工作的压力,装有安全泄放装置时,不得低于爆破片的爆破压力或安全阀的开启压力。计算压力主要是针对于容器的各个受压元件,仅用于确定容器稳定、刚度要求的厚度和各个受压元件满足强度。容器的各个受压元件的计算压力是根据容器各个腔体的设计压力加液柱静压力对它单独和共同作用的情况确定的。对于多腔容器中受多腔压力作用的受压元件,应根据生产操作中可能出现的情况确定其计算压力,如:确定换热器管板的计算压力时,要考虑管程压力单独作用、壳程压力单独作用和它们共同作用的情况;确定带夹套的容器中内容器上被夹套包围的受压元件的计算压力时,要考虑内容器压力单独作用、夹套压力单独作用和它们一起共同作用时的情况,同时还要考虑其在夹套试验压力下的稳定性。对于单腔容器,介质中有液体时,受液柱静压力作用的受压元件的计算压力为容器的设计压力加上液柱静压力;介质全为气体时,容器上各个受压元件的计算压力均为该容器的设计压力。2100433B
不需要考试和持证,老外不看这些。只要压力容器制造设计公司对你进行认可就可以进行ASME压力容器设计
材料本身不一定要选取ASME材料,但是考虑到后续的焊接评定等因素,建议最好选用ASME材料,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管路尺寸如果是涉及到和外部管路连接的地方一定要满足ASME的尺寸和材料要求。
压力容器设计的基本步骤:以稳压罐的设计为例,对容器设计的全过程进行讲解。首先,我们根据用户提出的、在压力容器规范范围内双方签署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设计技术协议书,该协议书也可以经双方同意共同修改、完善,...
开孔补强设计在压力容器设计中的应用
开孔补强设计,在压力容器的设计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属于压力容器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近几年,我国压力容器的发展比较快,积极落实开孔补强设计,用于处理压力容器中的各项问题,提高容器的强度,避免压力容器出现质量缺陷或性能不足.本文主要探讨几种开孔补强结构型式在压力容器设计中的应用.
压力容器设计中的节能降耗措施
压力容器设计中的节能降耗措施 摘要:本文着重从压力容器选材、 结构优化、提高换热效率和设备利旧等方 面研究了为实现节能降耗应该采取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压力容器;节能降耗;合理选材;结构优化;设备利旧 前言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 我国的压力容器行业在设计和制造方面都取得 了飞速发展。但自中国加入 WTO,仍面临着国际先进技术的挑战,为了提高在 国际上的竞争力,节能降耗显得尤为重要。 2009 版《固容规》 3.7 条指出“压力 容器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节能降耗原则,并符合以下要求: 1)充分考虑压力容 器的经济性,合理选材、合理确定结构尺寸; 2)对换热容器进行优化设计,提 高换热效率,满足能效要求 ”[1]。 压力容器设计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 无论从设计方法的选择、 材料的选 取,还是结构的确定, 设计人员都应将节能降耗考虑其中。 在设计中应该在确保 使用要求的前提下, 尽量选择
中国《钢制压力容器》系我国压力容器设计、制造、检验与验收的综合性国家标准。由全国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制订,发布于1989年,全称GB150-89《钢制压力容器》。内容包括压力容器的板、壳元件设计计算;容器的制造、检验和检收。共有正文10章和附录12个。规范引用了当时最新的相关标准82个。
是在已实施20多年的石油化工钢制压力容器有关三部标准(原机械工业部、化工部、中国石化总公司制订)基础上,以理论为指导,经过调查研究和实验验证,吸取先进技术和国际上同类先进标准的内容,经充实完善而制订的。 2100433B
第2版序
第2版前言
第1章 压力容器的结构特点和焊接接头的形式
1.1 压力容器的种类和结构特点
1.1.1 压力容器的分类
1.1.2 压力容器的结构形式
1.2 压力容器焊接接头的形式
1.2.1 压力容器焊接接头的分类
1.2.2 单层压力容器的焊接接头形式
1.2.3 多层压力容器的焊接接头形式
1.2.4 不锈复合钢板制压力容器的焊接接头形式
1.2.5 换热器管子/管板的接头形式
1.2.6 储罐的焊接接头形式
第2章 压力容器用钢
2.1 对压力容器用钢基本性能的要求
本书属于ASME 2013版非金属压力容器系列标准之一,ASME X—2013《纤维增强塑料制压力容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非金属容器标准。该标准主要内容包括:纤维增强塑料(FRP)制压力容器的通用要求,材料要求,设计要求,制造要求,资质要求,泄压装置,检验规则,检验要求,标记、钢印和报告,以及9个规范性附录和9个资料性附录。
本书主要用作从事非金属压力容器专业的制造、设计、研发、监督用书,也可作为院校的教学参考用书,还可以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自学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