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叶底花凤仙花,高40-50厘米,生于常绿阔叶林中或林缘溪边,海拔1900-2600米。种拉丁名为Impatiens cornucopia Franch.科拉丁名为Balsaminaceae属拉丁名为Impatiens。
生于常绿阔叶林中或林缘溪边,海拔1900-2600米。
近似黄麻叶凤仙花 I. corchorifolia Franch., 但花梗基部具大且带粉紫色的苞片以及翼瓣的形状不同。过去仅见于云南,在四川为新记录
一年生草本,高40-50厘米,具少数支柱根,无毛或仅上部被疏腺毛,或蛛丝状毛。茎直立,不分枝或自基部具帚状分枝。
叶互生,具柄,叶片膜质,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8.5厘米,宽2.5-3.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状狭或近圆形,边缘具圆齿状齿,齿端具小尖,上面绿色,被贴生短毛,下面淡绿色,无毛;侧脉6-8对;叶柄长1.5-3厘米,基部有少数具柄的腺毛。
总花梗生于上部叶腋,短或长于叶柄,长4-6厘米,具4-6花;花排成疏总状;花梗细,长1-2厘米,基部具苞片;苞片膜质,宽卵形,长4-6毫米,宽2-3毫米,绿色或粉紫色,顶端急尖,脱落。花黄色带紫色,长15-20毫米。侧生萼片4,膜质,外面2枚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5毫米,对称或不等侧,顶端突尖,内面2枚较短,披针形,渐尖,具1脉;旗瓣圆形,宽8-10毫米,顶端凹,背面中肋不增厚,极细;翼瓣无柄,长15毫米,2裂,基部裂片长圆形,上部裂片较长,带状,顶端圆形,背部有反折的小耳;唇瓣舟状,长15毫米,基部渐狭成长4-5毫米顶端细棒状内弯的距。花丝线形,花药具柄,2室,顶端钝,子房纺锤状,直立,渐尖。未成熟的蒴果线形。花期8月。
茶花凤仙发芽适温:22-30℃,生长适温:15-32℃,撒播在培养土上,轻加覆土约0.3公分,5-6天后发芽,真叶3-4片时即可定植于花盆或花坛,株距30公分。栽培土质以肥沃而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为佳...
茶花凤仙发芽适温:22-30℃,生长适温:15-32℃,撒播在培养土上,轻加覆土约0.3公分,5-6天后发芽,真叶3-4片时即可定植于花盆或花坛,株距30公分。栽培土质以肥沃而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为佳,...
黄花凤仙花的功效与作用 1、黄花凤仙花是一种形体美丽的植物,这种植物叶子是互生存在的披针形,花是单生存在,开放时为诱人的黄色,两朵花之间有长长的花距,是园林中最重要的特色植物,可以为人们带来视觉上的享...
产云南(大理、泸水、镇雄、鹤庆)、四川(木里)。模式标本采自云南大理苍山。
施用污泥堆肥对凤仙花生长和土壤的影响
以金华市某污水处理厂污泥为研究对象,研究污泥堆肥对凤仙花生长及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堆肥不同处理与对照相比,污泥堆肥60%+园土20%+炉渣20%,施用效果最好。污泥土地利用提高了土壤中N、P及有机质含量,土壤理化性质有明显改善,但同时也增加了土壤中Cd元素的含量,土壤Pb、Cu、Zn含量变化甚微。
铜-锌复合胁迫对凤仙花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为了探明重金属Cu-Zn处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选用凤仙花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u-Zn处理对凤仙花种子的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40 mg/L低浓度处理时,Cu-Zn处理对凤仙花种子的萌发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但仍低于对照处理;而在40~320 mg/L高浓度处理时,随着Cu-Zn处理浓度的增加,凤仙花种子的发芽率呈下降趋势。Cu-Zn处理对凤仙花幼苗的生长表现出低促高抑效应,当Cu-Zn处理浓度为40 mg/L时,呈现出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升高抑制效应逐渐增强。Cu-Zn处理对凤仙花幼根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对芽生长的抑制作用。Cu-Zn处理下凤仙花幼苗的根系活力受到显著的抑制。
该种外形与黄麻叶凤仙花I. corchorifoliaFranch. 相似,但叶二型,上部叶近无柄,下部叶具长柄,侧生萼片内外均同形,具1脉,可区别之。 |
|
该种不同于峨眉山其他风仙花在于侧生萼小,翼瓣两裂片近相等,花期时距变直,而蕾期距卷曲。形态上接近平卧凤仙花(I. procumbens Franch.), 但叶为菱形。
该花为人们所喜爱的重要原因是它有染指甲的功效。用凤仙花染指甲风俗由来已久。宋代周密所撰《葵辛杂识续集》中载有以凤仙花染指甲之法。将带色的凤仙花花瓣捣烂,加入适量食盐或明矾湿均,蘸取适量涂于指甲上,用布片或植物叶片包好,经一段时间后就染好了。染好的指甲,用凤仙花染指甲色若胭脂,洗涤不去,可经数月。所以凤仙花又名指甲花。
该花的拉丁属名为Impatiens(意思是没有耐心的),英文名为Touch-me-not(别碰我)中医上,其种子入药,称"急性子",结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