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杨梅树皮是植物的一种,生长于淮河以南流域,低山丘陵向阳山坡或山谷中。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常绿乔木,高可达12m,树冠球形。单叶互生;叶片长椭圆或倒披针形,革质,长8-13cm,上部狭窄,先端稍钝,基部狭楔形,全缘,或先端有少数钝锯齿,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色稍淡,平滑无毛,有金黄色腺体。
杨梅树的施肥:大棚早熟栽培的杨梅施肥,主要在卸棚以后进行。分为二次:(1)卸棚肥:是采果后的一次重肥。要求:有机肥多,钾肥多。对结果树一般不施磷肥。如以树龄7~10年生,树冠直径2.5米左右的树体衡量...
杨梅树的整形:杨梅露地栽培时的树形,有自然开心形、自然圆头形、主干形、疏散分层形等。但是,以上这些树形的主干高,树冠也高,不利大棚早熟栽培的操作管理。所以,各地要对原有的大树进行大棚早熟栽培时,必须先...
1、东魁杨梅是较能耐寒的常绿果树,适宜于年平均温度15―20℃,绝对最低温度不低于12℃的气候条件下生长。高温对杨梅生长不利,特别忌烈日照射。杨梅喜阴耐湿,雨水充足,气候湿润时,寿命长而丰产,果实汁多...
不同浓度杨梅树皮浸提液对白菜种子的化感效应
以白菜种子为受体,采用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了杨梅树皮化感效应.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杨梅树皮浸提液对白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表现为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在发芽率和活力指数方面呈现出“低促高抑”现象,当浓度为0.4 g·mL-1时,促进作用转变为抑制作用;对白菜幼苗的茎生长表现出促进作用,且低浓度促进作用显著,对根生长表现为抑制作用,且高浓度抑制作用显著.综上说明,杨梅树皮浸提液中存在化感物质,且其化感物质对白菜各项生理指标的化感效应和作用强度均不同.
HPLC法测定毛杨梅树皮中杨梅醇的研究
研究从毛杨梅树皮中提取杨梅醇的工艺条件及用HPLC法测定其含量的色谱条件。实验数据显示,以甲醇作为溶剂,提取时间45min,提取效率最高,可达4.78%。采用DimaODS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V乙睛:V水=80:20,体系流速为1mL·minˉ1,紫外检测器(254nm的检测条件下,以实验室制备的杨梅醇为标准品,在2.552~12.76μg,范围内,相关系数为1.00,平均回收率为100.1%。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可行、精密度高、稳定性强、重复性好,可作为毛杨梅资源的进一步合理开发的依据及其质量评价的方法。
【化学成份】木材含硫黄菊素及其葡萄糖甙,又含杨梅树皮素及 没食子酸等鞣质成分。另有谓木材(带皮,树龄20年)含鞣质6.54%。
【性味】《本草拾遗》:味苦,寒,无毒。
【功能主治】
《本草拾遗》:除烦热,解酒疸,目黄,水煮服之。
《日华子本草》:洗汤、火、漆疮及赤眼。
该种在广西作药用,用根与水、酒、肉同煎,白糖冲服,可治白带下黄浊水。
附方
【出处】 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 药材基源:为柱鹃花科植物马银花的根。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挖根,洗净,切片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疏林中或密林的边缘。
【化学成份】 叶含槲皮素、杨梅树皮素、棉花皮素、双氢槲皮素。
【性味】 苦;性平;有毒
【功能主治】 清湿热;解疮毒。主湿热带下;痈肿;疔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g。外用:适量,煎水洗。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根有毒。有清热,利湿功能。用于湿热带下。根加适量樟树,水煎外洗治疗疔疮。
栲胶是从树皮、根皮、果壳和果实中用水提炼得到的树脂称为栲胶,其主要成分为单宁类化合物,还含有少量非单宁和不溶物。
为多元酚衍生物的混合物。
主要用于生产栲胶的植物有:落叶松树皮、杨梅树皮,木麻黄树皮、榭树皮、化香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