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海拔:300
经度:14838
纬度:-2105
土壤类型:酸红壤
平均温度:21
平均降雨量:1050
记录地址:广东湛江
保存单位: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
单位编号:702
保存资源类型:植株
保存方式:原地保存
保存时间:2012
实物状态:良好
共享方式:公益性;资源租赁
获取途径:现场获取
主要特性:优质;抗逆
主要用途:材用;防护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
生长习性:喜温;喜光
开花结实特性:3-4年始花;8-9月开花;9-10月结实;来年13月可收果
特征特性:叶披针形或阔披针形;树皮光滑;白;灰或蓝灰
具体用途:造纸;造板;
观测地点:广东湛江
繁殖方式:种子繁殖
选育单位: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
选育年份:2012
斯利琪(深圳)家具有限公司,创立于2004年,占地10000余平方米的现代化标准厂房,是专业设计、生产经营中高档沙发著名企业,产品具有浓烈时尚、现代气息,我们拥有专业设计团队,对我们的产品开发和设计,...
这是条基问题,你可以看04规范
不错的,质量也是相对比较好的,在市面上也是相对比较有口碑的,性价比也是相对比较高的,价格相对比较便宜的,现在市面上都有很多人选择的,是很不错的选择 空间大师是由深圳市宝翔商贸有限公司持有的DIY家具...
尾叶桉×细叶桉木材密度与生长的联合选择
[目的]评估Resistograph钻刺法间接测定尾叶桉×细叶桉木材密度的可靠性,检测杂交亲本对子代表型的效应以及生长与木材密度的相关,评选速生、优质的尾细桉杂种。[方法]基于10株尾叶桉与10株细叶桉不完全析因交配产生的56个杂交组合的7.5年生试验林,利用79株分析容积法与Resistograph钻刺法测定的木材密度的相关,通过方差分析检测亲本对杂种生长和木材密度的效应,结合多重比较和独立淘汰法进行材积和木材密度的联合选择。[结果]容积法与Resistograph钻刺法测定的木材密度的表型相关系数为0.52(P<0.001),遗传相关系数为0.55(P<0.05);树高、胸径及材积的母本间和父本间均呈极显著差异(P<0.001或0.01),但母本×父本互作的效应不显著;对钻刺木材密度,父本间呈极显著差异(P<0.001),母本×父本互作显著(P<0.05),但母本间差异不显著;树高、胸径和材积间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均极显著(P<0.001),其与钻刺木材密度的表型相关极显著(P<0.001),但遗传相关不显著;评选出速生、木材密度较高的杂交组合14个、单株17株。[结论]Resistograph钻刺法是一种间接测定尾细桉木材密度的简便、经济和可靠的方法;母本和父本选择以及母本与父本的组配对培育速生、材质优良的尾细桉杂种均较重要;尾细桉生长与木材密度的遗传相关不显著,需要对这两类性状分别进行选择;评选的尾细桉杂交组合和单株为培育速生、优质的桉树良种提供了有用的材料。
P(2017)011号招标文件
1 武汉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 招 标 文 件 P(2017)011号 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 二○一七年一月 2 本招标文件包括下列资料 一、出让公告 二、投标须知 三、评标规则 四、规划设计条件 五、地块现状与其它说明 六、投标申请书(样本) 七、投标书(样本) 八、《中标通知书》(样本) 九、《储备土地开发补偿协议书》(样本) 十、《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样本) 十一、有关附图 3 武汉市公开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公告 武告字( 2017年)2号 经武汉市人民政府、黄陂区和东西湖区人民政府批准,武汉市 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决定以挂牌 (包括现场挂牌和网上挂牌) 和招标等 方式出让 11宗地块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 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公开出让地块的基本情况和规划指标要求(详见附表)。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的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除因 拖欠土地成交价款等行为被纳入
细叶桉造林过程中的整地、施肥和抚育等技术措施与尾叶桉的措施基本相同,但在造林密度上除视经营目的不同之外,细叶桉的树冠比尾叶桉的相对要窄,且稀疏桉因此,细叶桉的造林密度比尾叶桉略大。如培育纸浆材一般米用1×3米和1.5×3米的株行距造林。
种植细叶桉时,林地最好是机耕全垦或带垦后挖穴(40厘米×40厘米×35厘米)挖穴后适当施基肥(100克磷肥加上2-3千克土杂肥/穴),回细土混匀后种植。定植宜在春天或雨季的雨后种植,成活率在98%以上,否则成活率低(90%以下)。
造林初期苗小难与杂草竞争,必须除草和松土。造啉半年后细叶桉高度超过杂草,与杂草竞争能力渐强,一般可不抚育,但为促其速生,第二三年每年需抚育除草1-2次,在有条件地方第二三年每年追肥1次,施肥量每株100-150克磷肥加上50克尿素,也可每株施100-200克复合肥。在中国以外,多用拖拉机定期抚育,中国国内则由人工在穴周围(0.5-1米范围内)除草松土。
细叶桉树冠较稀疏,透光度大,许多国家将它作为林下间种好树种,在林下间种农作物或经济作物。在植后2年内均可间种,但6-12个月内是间种最好时期。在细叶桉林下可间种玉米、木薯、菠萝等农作物及经济作物。
细叶桉生长快可与相思等固氮树种组成混交林,但由于相思类树种多生长较快,且枝冠舒展,因此2-3年生时应采收相思类树种,否则影响桉树生长。采收后萌芽更新每隔2-3年复采1次相思,获取薪材和肥料。
细叶桉枝种子细小,蒴果采收晒出种子后,宜用塑料袋装,并密封置于冰箱冷藏,冷藏68年仍有90%以上的发芽率。种子不需任何处理即可播种育苗。在气温25-35℃的条件下,5-6天发芽出土,冷藏期长的种子发芽天数相对较长在6-10天。通常采用苗床或育苗盘播种,培育小苗然后移植上杯。也可采用组培和扦插繁殖培育无性系苗。在扦插繁殖过程中,插穗不易感病(茎腐病)、且生根率极高。因此细叶桉的打插育苗技术比尾叶桉的更易掌握。
原产地在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地区,在原产地分布范围非常广泛,从南纬6°-38°,从维多利亚南部,穿过新南威尔士州和昆士兰州至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巴布亚沿海地带。
中国华南各地栽种有60年以上的历史。细叶桉是中国引种最早的桉树之一,于1890年由法国驻龙州领事馆引种到中国广西龙州县。自20世纪80年代中澳国际合作项目实施以后,从澳大利亚引进了33个种源的细叶桉,先后在中国广西(东门林场)、海南(琼海、乐东、临高)、福建(漳州)、广东(阳西、海丰)、贵州和云南等地栽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