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楔式电动闸阀,是做直线运作的阀门,它与Z型多回转执行机构相配,有开关型和智能型。此类阀门操作非常简单是一种最常见的启闭式阀。
电动楔式闸阀是做直线运作的阀门,它与Z型多回转执行机构相配,有开关型和智能型。此类阀门操作非常简单是一种最常见的启闭式阀,它利用闸板的上下运作来接通和关闭管道中的流体介质。它广泛应用于化工、造纸、石油、电力、冶金、污水处理等部门。
它的特点
1、流动阻力不大,密封面受介质的冲刷和侵蚀小(闸板开启度高)
2、开启时有力度,密封的性能较好,介质流向不受限制,不拢流,不降压力。
3、形体简单明了,制做工艺性好,使用范围大。
4、闭阀所需力矩较小。
介质多为碱性泥浆和颗粒状物质,氧化铝工业在生产过程中。结疤现象极为严重,且介质对电动阀电动闸阀门体腔及内件的冲蚀现象也很严重。因此,氧化铝工业用阀要求其抗结疤耐结疤;抗冲蚀耐冲蚀电动阀门开关动作速度可...
气动阀采购时只明确规格、类别、工压就满足采购要求的作法,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里是不完善的。因为气动阀制造厂家为了产品的竞争,各自均在气动阀统一设计的构思下,进行不同的创新,形成了各自的企业标准及产品个性...
气动阀采购时只明确规格、类别、工压就满足采购要求的作法,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里是不完善的。因为气动阀制造厂家为了产品的竞争,各自均在气动阀统一设计的构思下,进行不同的创新,形成了各自的企业标准及产品个性...
矿用电动闸阀,防爆电动闸阀电动装置
多回转阀门电动装置使用说明书 1 1. 概述 多回转阀门电动装置,简称为 Z 型电装,是阀门实现开启、关闭或调节控制的驱动设备。 Z 型电装 适用于闸阀、截止阀、隔膜阀、柱塞阀、节流阀、水闸门等。可用于明杆阀,也可用于暗杆阀。 本系列电装具有功能全、性能可靠、控制系统先进、体积小、重量轻、使用维护方便等特点。可对 阀门实行远控、集控和自动控制。广泛用于电力、冶金、石油、化工、造纸、污水处理等行业。 本产品的性能符合 JB/T8528-1997《普通型阀门电动装置技术条件》的规定。隔爆型的性能符合 GB3836.1-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 1 部分:通用要求》 ,GB3836.2-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 电气设备第 2 部分:隔爆型“ d”》及 JB/T8529-1997《隔爆型阀门电动装置技术条件》的规定。 多回转电动装置按防护类型分:有户外型和隔爆型; 按控制方式分:
电动闸阀结构
电动闸阀结构 电动闸阀就是采用电动执行器控制的闸阀, 只需通过电动装 置即可遥控操作闸阀, 通常电动执行装置是安装在闸阀的上半部 分的。 电动闸阀分两种: 一种为角行程电动阀: 由角行程的电动执 行器配合角行程的阀使用,实现阀门 90 度以内旋控制管道流体 通断 ;另一种为直行程电动阀:由直行程的电动执行器配合直行 程的阀使用, 实现阀板上下动作控制管道流体通断。 通常在自动 化程度较高的设备上配套使用 ,本阀水平安装调节精度最佳。 电动闸阀结构由阀杆、阀体、阀盖、闸板、驱动装置及其他 零件(紧固件、阀杆螺母、密封填料)组成。 良赞电动阀闸结构图 一.阀杆 闸阀阀杆按运动形式分为明杆 (升降轴)和暗杆(旋转轴), 闸阀因此而分为明杆闸阀和暗杆闸阀两种。 1、明杆闸阀。手轮(或其他驱动装置) 固定在阀杆螺母上, 当手轮(或其他驱动装置)转动带动阀杆螺母旋转时,阀杆作上 下移动,从而带动闸阀作
多楔式竹锚杆由杆体、侧楔、中楔、托板、尾楔组成。杆体由两片截面24 mm×8 mm毛竹片钉合而成,侧楔、中楔、尾楔均选用硬杂木制成。竹锚杆安装时,杆体、中楔、倒楔在专用安装套管击捣下互相背紧,上托板背尾楔后,随着围岩外移,靠倒楔对杆体的挤压力与摩擦力之合力起到锚固作用。锚杆锚固可靠,锚固及时,让压性能好,可被采煤机切割。杆体长1.3~2.2 m。适应孔径∅42mrn~∅45mm,锚固力大于10 kN,服务年限大于3年。多用于回采巷道护帮,为专利产品 。
楔横轧采用的工艺设备有加热设备和楔横轧轧机。加热设备多采用感应加热装置。楔横轧轧机按结构分有平板式、单辊圆弧式和辊式等3种,辊式又可分为二辊式和三辊式; 按轧辊布置可分为卧式和立式两种; 按传动部分与工作机座相对位置可分为整体式和分体式。
楔横轧轧机主要由主电机、传动装置和工作机座组成。楔横轧的工作机座包括轧辊、调整机构、导卫装置和机架。
轧辊的变形楔采用直接车削在轧辊上的整体式和组装在轧辊上的组合式两种。后者又可分为把环状辊片组装在辊轴上和把模块组装在轧辊或轧辊T型槽上的两种。
楔横轧轧机的调整机构除有轴向、径向调整机构外,还有相位调整机构。相位调整机构用来进行相位调整即调整各轧辊上的变形楔在轧辊圆周方向上相对于轧件的位置。
楔冲式断层:产状相近的一套逆冲断层和一套正断层共同构成上宽下窄的楔状冲断体。这种型式的逆冲断层一般产于盆地之中或两个盆地之间。
较老的岩系一层逆掩于红层之上,而另一侧与红层成正断层接触,成上宽下窄的楔形片段,这就是楔形冲断体构造。
中国南方一些较大红盆地中有时出现一些基底老岩系。过去一般认为是断块式上升,以地垒形式隆起于红层之中。近年研究发现,这些老岩系一侧逆冲于红层之上,而另一侧与红层呈正断层接触,成上宽下窄的楔形断片,称为楔形冲断体构造。这种冲断体本身又可由次级叠瓦式断层组成。湖南衡阳盆地坛子山是这种构造的一个典型实例。其他如苏南茅山粤北曲仁盆地等均有这类构造。某些向一个方向逆冲的褶皱山系,其结构上也与这类楔状冲断体构造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