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高性能结构材料技术丛书》序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氮化硅陶瓷材料粉体的制备技术
第三章 Si3N4粉末制备
第四章 Sialon陶瓷的低成本制备技术
第五章 高品质氮化硅超细粉体的低成本制备技术
第六章 金属包覆氧化物陶瓷粉体及其应用前景
第七章 氧化锆纤维
第八章 氧化铝基连续陶瓷纤维
第九章 高强、耐高温纤维增强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
第十章 氮化铝稀土氧化物助烧结剂液相烧结碳化硅陶瓷
第十一章 复合陶瓷蒸发舟的制备、结构和性能
第十二章 高性能二硅化钼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第十三章 碳化硼核芯部件
第十四章 光纤连接器用氧化锆陶瓷套筒
第十五章 氮化物基复合陶瓷特种热电偶保护管低成本制备技术
第十六章 脉冲电流烧结技术快速制备氮化铝透明陶瓷
第十七章 Ti3SiC2系材料在高速列车滑板的应用
第十八章 陶瓷材料的注射成型
第十九章 大功率铝电解电极陶瓷材料
第二十章 采油陶瓷柱塞
第二十一章 脆性材料的力学性能评价新方法
第二十二章 智能混凝土
第二十三章 高胶凝性阿利特硫铝酸钡钙水泥材料及其制备技术的研究
第二十四章 轻质结构混凝土
第二十五章 高性能、节能型水泥胶凝材料技术
第二十六章 硅铝基胶凝材料——凝石
第二十七章 高锆微晶陶瓷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二十八章 高原环境建筑材料
第二十九章 生态陶瓷及其复合材料
第三十章 透水沥青材料
第三十一章 水泥窑用碱性耐火材料的最新进展2100433B
《先进陶瓷及无机非金属材料》简介:先进陶瓷及无机非金属材料在现代工业和国防建设中具有广泛的用途,有些部件的使用甚至是不可替代的。“十五”期间,国家“863计划”在先进陶瓷及无机非金属材料方向安排了几十个课题,包括高品质、低成本陶瓷材料规模化制备技术、陶瓷纤维制备技术及其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先进结构陶瓷与产品应用技术、大尺寸复杂形状陶瓷部件工业化制备关键技术、环境协调性建筑材料与制备技术等,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先进陶瓷及无机非金属材料》组织各项目负责人和科研骨干结合自己的研究工作,介绍了本项目研究的国内外进展和自己的科研成果,包括在应用基础研究、工艺过程研究、装备研制、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绩。
上中国知网,或者豆丁上下..很多的... 智能无机非金属材料 摘 要 结构材料所处的环境极为复杂,材料损坏引起事故的危险性不断增加,研究与开发对损坏能自行诊断并具有自修复能力的结构材料是十分重要而急迫...
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1.水泥和其他胶凝材料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石灰、石膏等;2.陶瓷粘土质、长石质、滑石质和骨灰质陶瓷等;3.耐火材料硅质、硅酸铝质、高铝质、镁质、铬镁质等,玻璃硅酸盐 ;4.搪 ...
让你借鉴一下我俩的情况吧,我和我同位都是学的材料,我在老建材学院,现在的济南大学材料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无机非金属方向,最后选的水泥,我同位在山大读的研,材料学院金属方向,最后我进了水泥厂,也是国企...
无机非金属材料实习报告
1 重 庆 理 工 大 学 生 产 实 习 报 告 材料科学与工程 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 09934 班 姓 名: 黄亚文 学 号: 10909030311 带队教师: 龙志强 孟范成 日 期: 2012年 7月 2 目录 一、实习目的 二、实习地点 三、实习时间 四、重庆北源玻璃有限公司 4.1、实习单位介绍 4.2、实习内容 4.3、太阳能玻璃管的生产 4.4、全电窑炉的耐火材料 4.5、玻璃窑炉 4.6、太阳能热水器中玻管制造 4.7、小结 五、重庆金九水泥有限公司 5.1、实习单位介绍 5.2、水泥生产工艺流程 5.3、中央控制室和实验室 5.4、小结 六、重庆华磊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6.1、实习单位介绍 6.2、实习内容 6.4、小结 七、实习总结 3 一、实习目的 通过在重庆北源玻璃有限公司、 重庆金九水泥有限公司和重庆华磊商品混凝 土有限公司这三个公司的实地参观
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生产实习报告
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生产实习报告 一、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流程 1、破碎及预均化 破碎水泥生产过程中,大部分原料要进行破碎,如石灰石、黏土、铁矿石及 煤等。石灰石是生产水泥用量最大的原料,开采后的粒度较大,硬度较高。原料 预均化预均化技术就是在原料的存、 取过程中,运用科学的堆取料技术, 实现原 料的初步均化,使原料堆场同时具备贮存与均化的功能。 2、生料制备 水泥生产过程中, 每生产 1吨硅酸盐水泥设备至少要粉磨 3吨物料(包括各 种原料、燃料、熟料、混合料、石膏) ,据统计,干法水泥生产线粉磨作业需要 消耗的动力约占全厂动力的 60%以上,其中生料粉磨占 30%以上,煤磨占约 3%, 水泥粉磨约占 40%。因此,合理选择粉磨设备和工艺流程,优化工艺参数,正确 操作,控制作业制度,对保证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具有重大意义。 3、生料均化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过程中, 稳定入窑生料成分是稳定熟料烧成
陶瓷材料简析
陶瓷材料中已崛起了精细陶瓷,它以抗高温、超强度、多功能等优良性能在新材料世界独领风骚。精细陶瓷是指以精制的高纯度人工合成的无机化合物为原料,采用精密控制工艺烧结的高性能陶瓷,因此又称先进陶瓷或新型陶瓷。精细陶瓷有许多种,它们大致可分成三类。
(一)结构陶瓷。
这种陶瓷主要用于制作结构零件。机械工业中的一些密封件、轴承、刀具、球阀、缸套等都是频繁经受摩擦而易磨损的零件,用金属和合金制造有时也是使用不了多久就会损坏,而先进的结构陶瓷零件就能经受住这种“磨难”。
(二)电子陶瓷
指用来生产电子元器件和电子系统结构零部件的功能性陶瓷。这些陶瓷除了具有高硬度等力学性能外,对周围环境的变化能“无动于衷”,即具有极好的稳定性,这对电子元件是很重要的性能,另外就是能耐高温。
(三)生物陶瓷
生物陶瓷是用于制造人体“骨骼一肌肉”系统,以修复或替换人体器官或组织的一种陶瓷材料。
精细陶瓷是新型材料特别值中得注意的一种,它有广阔的发展前途。这种具有优良性能的精细陶瓷,有可能在很大的范围内代替钢铁以及其他金属而得到广泛应用,达到节约能源、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目的;精细陶瓷和高分子合成材料相结合.可以使交通运输工具轻量化、小型化和高效化。
深圳方泰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在先进陶瓷领域集研发、制造与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总部位于香港,工厂设立在广东省深圳市。 我们致力于为国内外客户提供耐磨损、耐腐蚀材料和微波陶瓷应用等行业应用解决方案。主要产品有氧化铝、氧化锆、氮化硅、碳化硅等材质的陶瓷柱塞和各类精密结构件。
第1章先进陶瓷的结构、性能与制备技术的关系1
11先进陶瓷的应用1
12先进陶瓷的结构、性能与制备工艺的关系6
13先进陶瓷均匀性及可靠性控制原则8
第2章先进陶瓷粉体和颗粒10
21颗粒和粉体的性能及表征10
211概述10
212颗粒的粒度、粒径及形状表征10
213粉体的性能21
22粉体制备技术24
221概述24
222合成法制备粉体25
23粉体表面处理和改性47
231概述47
232表面改性方法与工艺49
233表面改性剂53
参考文献59
第3章先进陶瓷的干法成型技术62
31干法成型原理62
32粉料处理64
321粉料的造粒工艺64
322压制过程对坯体的影响66
323加压对坯体质量的影响68
324添加剂的选用69
33模压成型70
331加压方式与压力分布70
332模压成型工艺参数控制71
333成型工艺的特点71
334干压成型设备72
34等静压成型74
341等静压成型方法74
342常温等静压成型工艺76
343等静压成型的特点77
344等静压成型设备77
35滚制成型80
参考文献81
第4章先进陶瓷的塑性成型技术82
41塑性成型原理82
42注射成型83
421混合操作90
422分散体的鉴定技术92
423注射成型用浆料的流动性93
424浆料的物理性质100
425型腔中的固化103
426有机载体的脱除110
427陶瓷注射成型用有机材料116
43其他塑性成型技术118
431旋坯成型118
432挤出成型121
433塑性充模成型123
434轧膜成型124
参考文献126
第5章浆料脱水固化成型技术127
51陶瓷浆料体系127
511陶瓷浆料体系的性能及相互关系127
512固体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力129
513DLVO理论133
514表面活性剂的作用134
515浆料的流变性能135
516pH值对浆料体系性能的影响136
517颗粒尺寸和尺寸分布对浆料性能的影响137
518有机添加剂对浆料性能的影响137
519固相含量对浆料流变性的影响139
52注浆成型139
521注浆成型机理及动力学140
522浆料性能对注浆成型的影响144
523粉末特性对注浆浆料的影响146
53压滤成型147
531压滤成型坯体的均匀性148
532浆料分散程度对坯体均匀性的影响150
533浆料颗粒尺寸分布对坯体均匀性的影响151
534浆料固相含量对坯体均匀性的影响151
535成型压力的影响152
536模型材料及模型结构对坯体均匀性的影响153
54同步超声波辅助压滤成型155
541超声波作用对浆料流变性能的影响155
542陈置过程对浆料流变性的影响157
543陈置过程中浆料体系的相分离158
544同步超声波辅助压滤成型工艺159
55其他浆料脱水固化成型技术160
551可溶性有机模型注浆技术161
552真空注浆成型和离心注浆成型162
553电泳沉积成型162
554聚沉离心注浆技术163
参考文献164
第6章浆料原位固化成型技术165
61注凝成型165
611注凝成型工艺过程165
612注凝成型工艺特点166
613注凝成型技术进展167
614注凝成型应用前景170
62直接凝固成型171
621直接凝固成型工艺流程171
622直接凝固成型的工艺特点172
623直接凝固成型的应用172
63温度诱导絮凝成型172
631温度诱导絮凝成型工艺流程173
632温度诱导絮凝成型应用173
64高分子交联注凝成型173
641高分子交联注凝工艺流程174
642高分子交联注凝成型制备浆料的方法174
643高分子交联注凝成型应用174
参考文献175
第7章先进陶瓷的烧结176
71烧结的基本类型176
72烧结驱动力与致密化机理178
721烧结过程179
722烧结的驱动力180
723烧结机理182
73烧结工艺187
731固相烧结187
732液相烧结198
733气氛压力烧结207
74烧结过程的变形和开裂控制210
75热压烧结和热等静压烧结211
751热压烧结211
752热等静压烧结212
参考文献226
第8章先进陶瓷的特种制备技术227
81溶胶凝胶合成法227
811无机盐的水解聚合反应228
812金属有机分子的水解聚合反应230
813溶胶凝胶法在无机材料合成中的应用231
82无机聚合物热解化工艺233
821聚合物热解工艺过程234
822由聚(有机基团)硅烷制备SiC陶瓷235
823由聚(有机基团)硅氮烷制备SiN陶瓷237
824硅基非氧化物陶瓷部件的生产239
83化学气相沉积247
831化学气相沉积法的化学反应248
832化学气相沉积法的技术装置252
833化学气相沉积法合成梯度功能材料259
84仿生制备技术260
841仿生制备技术简介260
842典型的生物矿物材料261
843无机晶体形成的模板262
844纳米材料仿生合成263
参考文献267
第9章陶瓷基复合材料特种制备技术269
91陶瓷基复合材料269
911概述269
912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270
913陶瓷基复合材料分类及其增强材料的种类271
914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273
915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未来发展275
92反应结合技术276
921反应结合机理276
922反应结合技术制备工艺280
923反应结合技术应用实例281
93化学气相渗积技术283
931化学气相渗积技术原理283
932化学气相渗积的动力学机制286
933化学气相渗积技术工艺类型及其装置287
934化学气相渗积技术的应用实例292
94前驱体有机聚合物浸渍热解转化技术293
941前驱体有机聚合物浸渍热解转化技术的特点及对前
驱体的基本要求293
942前驱体有机聚合物热解转化过程296
943前驱体有机聚合物浸渍热解转化技术制备陶瓷基
复合材料的工艺297
944前驱体有机聚合物浸渍热解转化技术存在的问题
及解决途径299
945前驱体有机聚合物浸渍热解法制备的陶瓷基复合
材料性能302
946前驱体有机聚合物浸渍热解技术的应用实例304
参考文献306
第10章计算机辅助无模成型技术309
101计算机辅助无模成型技术原理309
102三维打印成型310
103分层叠积成型311
104熔融沉积成型311
105立体激光固化成型312
106激光选域烧结313
107微区注a浆成型314
108浆料打印成型315
109其他无模成型技术316
参考文献317
第11章先进陶瓷典型制备工艺及应用实例319
111先进陶瓷制备技术选择原则319
112大尺寸结构陶瓷工程化制备技术进展320
1121大尺寸结构陶瓷制备技术的特殊难度320
1122大尺寸陶瓷制品的成型322
1123大尺寸结构陶瓷制品的烧结326
113陶瓷球体与微珠的制备技术327
1131喷雾干燥法328
1132溶胶凝胶法329
1133等离子体熔融法332
114薄壁陶瓷管的制备技术333
1141离心注凝成型法334
1142胶态注射成型335
115陶瓷弹簧制备技术338
1151陶瓷弹簧成型模具设计338
1152陶瓷弹簧的制备方法339
116泡沫陶瓷制备技术342
1161泡沫陶瓷的制备343
1162泡沫陶瓷的种类347
1163泡沫陶瓷的性能347
1164泡沫陶瓷的应用349
117蜂窝陶瓷的制备工艺350
1171蜂窝陶瓷的成型工艺350
1172泥团的可塑性352
1173调整泥料性能的添加剂355
参考文献358
0 绪论
0.1 先进结构陶瓷
0.1.1 概述
0.1.2 先进结构陶瓷的评价技术及发展趋势
0.1.3 结构陶瓷研究需要考虑的问题
0.2 陶瓷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0.2.1 陶瓷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0.2.2 陶瓷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
0.2.3 陶瓷复合材料的剪裁与设计
0.2.4 纳米陶瓷复合材料
参考文献
第1章 氧化锆陶瓷概述
1.1 氧化锆陶瓷的类型、性能、特点及应用
1.1.1 氧化锆增韧陶瓷
1.1.2 部分稳定氧化锆
1.1.3 四方氧化锆多晶体
1.1.4 氧化锆超塑性陶瓷
1.1.5 氧化锆传感器(PZT压电陶瓷)
1.1.6 氧化锆高温发热体
1.1.7 氧化锆离子导电材料
1.1.8 氧化锆及磷酸锆生物陶瓷
1.1.9 氧化锆压电衬槽
1.2 氧化锆陶瓷的组成与性能的关系
1.2.1 氧化锆添加含量对复合体基体力学性能的影响
1.2.2 氧化锆增韧陶瓷微观结构与断裂行为的关系
1.3 氧化锆陶瓷的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1.3.1 Y"para" label-module="para">
1.3.2 改进措施
1.3.3 氧化锆陶瓷的应用
1.3.4 氧化锆陶瓷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第2章 氧化锆陶瓷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2.1 晶体结构
2.2 陶瓷晶体结合类型与负电性
2.2.1 晶体的结合能
2.2.2 陶瓷晶体结合的基本类型及特性
2.3 氧化锆陶瓷的结构与性能
2.3.1 单晶ZrO2的晶体结构、多型体
2.3.2 氧化锆陶瓷的性能和应用
参考文献
第3章 氧化锆陶瓷制备工艺
3.1 氧化锆陶瓷的原料及提炼方法
3.1.1 氯化和热分解法
3.1.2 碱金属氧化物分解法
3.1.3 石灰熔融法
3.1.4 等离子弧法
3.1.5 沉淀法
3.1.6 胶体法
3.1.7 水解法
3.1.8 喷雾热分解法
3.2 氧化锆陶瓷的粉料加工
3.2.1 共沉淀法
3.2.2 溶胶"para" label-module="para">
3.2.3 乳浊液法
3.2.4 蒸发法
3.2.5 超临界合成法
3.2.6气相法
3.3 氧化锆微粉的干燥
3.3.1 直接高温煅烧
3.3.2 冷冻干燥法
3.3.3 超临界流体干燥
3.3.4 溶剂置换干燥法
3.3.5 喷雾干燥法
3.4 氧化锆陶瓷的成型
3.5 氧化锆陶瓷高温烧结过程中的热力学和动力学问题
3.5.1 烧结初期的动力学特征
3.5.2 纳米陶瓷烧结特点
3.5.3 氧化锆的烧结工艺
3.6 氧化锆陶瓷的抗热震性及低温老化现象
3.6.1 氧化锆陶瓷的抗热震性
3.6.2 氧化锆陶瓷的低温老化现象
3.7 氧化锆陶瓷的烧结体材料加工
参考文献
第4章 氧化铝陶瓷概述
4.1 氧化铝陶瓷的类型和性能
4.2 氧化铝陶瓷组成与性能的关系
4.2.1 瓷料高温下的挥发
4.2.2 原料杂质对瓷料性能的影响
4.2.3 高铝瓷的组成和性能
4.2.4 红紫色氧化铝瓷
4.2.5 黑色Al2O3陶瓷的组成和性能
4.3 氧化铝陶瓷的应用、金属化及其发展
4.3.1 氧化铝陶瓷的应用
4.3.2 氧化铝陶瓷的金属化
4.3.3 高铝瓷的现状与发展
参考文献
第5章 氧化铝陶瓷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5.1 氧化铝陶瓷的晶型转变
5.1.1 γ"para" label-module="para">
5.1.2 α"para" label-module="para">
5.1.3 β"para" label-module="para">
5.2 氧化铝陶瓷中的离子排列
5.3 氧化铝陶瓷的晶体缺陷
5.4 制备过程中的物理化学
5.4.1 氧化铝陶瓷增强铁"para" label-module="para">
5.4.2 氧化铝陶瓷的热学性能和抗热震性
参考文献
第6章 氧化铝陶瓷的制备与加工
6.1 氧化铝陶瓷的原料
6.2 氧化铝陶瓷的粉料加工
6.2.1 原料的颗粒度与粉碎
6.2.2 氧化铝粉料的活性及其表面能
6.3 氧化铝陶瓷的成型
6.3.1 氧化铝陶瓷粉料的配料与制备
6.3.2 氧化铝粉料成型方案分类
6.4 氧化铝陶瓷的高温烧结过程
6.4.1 氧化铝陶瓷烧结概论
6.4.2 氧化铝陶瓷的烧结工艺方法
6.5 氧化铝陶瓷的加工
6.5.1 氧化铝晶体的塑性变形
6.5.2 氧化铝陶瓷材料的蠕变
6.5.3 氧化铝陶瓷材料的普通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