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自然生长于沼泽地、湿草地或向阳坡地。耐旱、耐湿,喜光耐半阴。对环境要求不严,抗逆性强。原产亚洲西部、北非及南欧。我国东北各省及日本、朝鲜、前苏联也有分布。
习性:自然生长于沼泽地、湿草地或向阳坡地。耐旱、耐湿,耐寒(- 5℃以上),喜光耐半阴。对环境要求不严,抗逆性强。
原产亚洲西部、北非及南欧。中国东北各省及日本、朝鲜、前苏联也有分布。
多年生草本。 高50-100厘米,根茎横向匍匐伸展。叶线状剑形,中肋明显。花茎圆柱形,于叶同高, 有花3朵。苞片晕红色。垂瓣圆形,爪部有紫斑;旗瓣色稍浅,爪部黄色具紫斑,长椭圆形,直立。花紫色,中心淡紫色或紫色网纹,有白色、青紫色变种,优良品种多。花期5月。
鸢尾花代表恋爱使者 鸢尾花虽然具有粗大的根,宽阔如刀的叶,非常强韧的生命力。但是由於它是制造香水的原料,因此相当受尊重,也广被使用。所以它的花语是-优美。 受到这种花祝福而生的人具有柔美娇...
鸢尾(学名:Iris tectorum Maxim. )又名:蓝蝴蝶、紫蝴蝶、扁竹花等,属天门冬目,鸢尾科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壮,直径约1cm,斜伸;叶长15~50cm,宽1.5~3.5cm,花蓝紫色...
鸢尾花,俗称鸢尾属多年生草本。根状茎长条形或块状,横走或斜伸,纤细或肥厚。叶多基生,相互套迭,排成2列,叶剑形,条形或丝状,叶脉平行,中脉明显或无,基部鞘状,顶端渐尖。 &nbs...
溪荪鸢尾离体快繁技术研究
研究不同外植体,消毒方法和激素配比对溪荪鸢尾诱导率、 增殖系数以及生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MS+6-BA 2.0mg/L+NAA0.1 mg/L是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愈伤组织诱导率为85.6%,MS+6-BA2.0mg/L+KT1.0mg/L+NAA 0.1mg/L是继代增殖的最佳培养基,增殖系数可达到8.0,1/2MS+NAA0.2 mg/L是不定芽生根的最佳培养基,生根率可达96%,建立了溪荪鸢尾离体快繁技术体系,为溪荪鸢尾的种苗化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鸢尾
关于鸢尾 自古希腊时代起就作为香料使用的鸢尾花精油中,发现了高度的抗 氧化效果及抑制黑色素生成的效果。鸢尾花精油是在鸢尾花根酿熟后从 中所提取的高级且珍贵的香料,这一过程需要几年的时间,自古以来一 直作为高级化妆品及高级香水中不可缺少的香料。本次研究确认了该香 气中同时含有极高的抗氧化效果和抑制黑色素生成效果。 鸢尾花精油目前作为香料已经在各种产品中使用,今后有待于通过 更加有效的使用方式运用于新型产品之中。 “鸢尾花 (Iris) ”又名“爱丽丝” ,原产于地中海,属菖蒲科。其 花瓣美丽、花香宜人,在古希腊神话中是彩虹女神的化身。鸢尾花以其 优美的姿态及高雅的品格备受青睐,自古希腊时代、古埃及王朝时代起 就作为皇家贵族的象征之物。 品种也多种多样, 其中包括香根鸢尾 (Iris pallida )、 佛罗伦 萨鸢尾 ( Iris florentina )、德 国鸢 尾 ( Iris
溪荪生长于沼泽地、湿草地或向阳坡地。 溪荪是鸢尾属植物中喜水湿的种类,根状茎可在零下30℃的冻土中越冬,有较强的抗病、抗寒及耐湿能力。
滨水驳岸:溪荪是鸢尾属植物中喜水湿的种类,可种植在水池、沼泽、湖(河)畔,不仅可以美化水岸,还能够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借助自然地形、地势,因地制宜,适当调整株行距,错落有致地种植,也可以与灌木、地被植物和观赏草合理配置,丰富园林景观。
花坛花境:溪荪株型整齐,花大艳丽,可用作花坛、花境布置,弥补早春开花植物种类少,以及夏季花坛用花时冷色系花不足的遗憾。作为花境种植,既可以镶边,也可以与其他灌木和草本花卉搭配,进行分区域、重复种植。
其它应用:溪荪耐寒,耐湿,抗逆性强,适合在中国东北、西北、华北等严寒地区广泛种植。栽培管理简单,可丛植、片植,既可以应用在公园、广场、街道、坡地,也可在石间路旁、岩石园点缀种植。溪荪鸢尾花形奇特,花径大,花期长,容易与其它花材进行搭配,也是很好的切花素材。
根状茎入药,清热解毒,捣烂外敷治疗疗疮肿毒,可治疗胃痛、腹痛、便秘及食积等。
茎、叶可用作造纸原料。
溪荪播种在苗盘内进行,撒播或者条播均可,然后覆土2厘米,经常保持土壤湿润。溪荪种子采收后立即进行消毒及层积处理,种子在清水中浸泡,每隔12小时换1次水,持续3天,然后用600倍多菌灵溶液浸泡6-8小时,沥干表面水分,放在用0.2%的高锰酸钾消毒过的细沙中混合拌匀,种子和沙的比例为1:3,混合后可装入种子袋,然后在0-5℃下处理60天后撒播到苗盘中。溪荪种子成熟后不能直接干藏,否则不出苗或者出苗率极低,采收后立即进行消毒和层积处理出苗率可以达到85%,播种后覆盖2厘米左右的细土并进行压实,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整齐度,实生苗2-3年开花。
溪荪可以进行分株繁殖,通常每2-3年进行一次,可以在每年的4-5月或者10-11月进行,分割根茎时,每株应有2-3个芽,并将老残根茎剪去,以利于新根发根萌发,然后按株行距20厘米×20厘米,深度20厘米栽植。先将基肥施入坑中,略盖细土,然后栽植,栽后覆土4-5厘米,压实,浇透水。分株后生长旺盛,多年不进行分株的生长势减弱,开花数量少,花径小。分株法具有生长快、方法简便等优点,是溪荪繁殖中多采用的繁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