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斜裂铁角蕨主要生长于岩壁上。
斜裂铁角蕨产于海南(陵水)。
叶片椭圆披针形,长20-30厘米。宽6-8厘米,顶部急尖,一回羽状;羽片10-15对,下部的对生,向上互生,斜展,有柄(长2-4毫米),各对羽片相距2-3厘米,彼此疏离,中部以下各对羽片几同大,长3-5.5厘米,基部宽1-2.2厘米,菱状披针形,渐尖头,基部为略不对称的阔楔形,边缘片裂,深几达主脉,裂片3-4对,极斜向上,椭圆形,长6-11毫米,宽3-8毫米,基部上侧一片特大,先端为圆截形并呈撕裂状,两侧全缘。叶脉两面均明显,隆起呈沟脊状,侧脉二至三回二叉,极斜向上,小脉纤细,彼此密接,几达叶边。叶革质,干后棕绿色,两面均呈沟脊状;叶轴上面青灰色并有浅纵沟,下面灰褐色,光滑。孢子囊群短线形,长2.5-5毫米,深棕色,极斜向上,彼此疏离,生于小脉中部,每裂片有2-4枚,基部上侧裂片有4-6枚,排列极不整齐;囊群盖短线形,淡棕色,厚膜质,全缘,有的开向主脉,有的开向叶边,宿存。
你好,以下给您参考: 1、梗海棠树苗铁脚海棠小苗 贴梗海棠苗 铁角海棠大苗 盆栽苗。价钱约  ...
还有其他图纸吗?这2个图还是不太明确
东南,西南,东北.西北.是说的房子的朝向.依次为金银铜铁
江苏铁角蕨的系统位置和多倍体起源
运用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江苏铁角蕨(Asplenium kiangsuense)的系统位置及其与庐山铁角蕨(A.gulingense)的关系,并探讨了该类群可能的多倍体起源方式。结果显示:江苏铁角蕨与庐山铁角蕨可能为同源四倍体,是组成倒挂铁角蕨复合体(A.normale complex)的成员之一;二者在形态特征与基因序列方面均表现一致,接受英文版中国植物志的处理,即把庐山铁角蕨处理为江苏铁角蕨的异名。
扁铁角铁槽钢理论重量表
扁铁角铁槽钢理论重量表
植株高10-25 (-30) 厘米。根状茎直立,先端密被鳞片;鳞片线形,长4-5毫米,黑色,有棕色狭边和虹色光泽,厚膜质,边缘略有齿牙。叶簇生;叶柄圆形,长6-18厘米,粗0.5-0.8毫米,乌木色,有光泽,光滑;叶片长三角形,细裂,长6-10厘米,宽3-5厘米,渐尖头,三回羽状;羽片12-16对,相距1-1.5厘米,下部的对生,向上互生,斜展,有短柄或近无柄,基部一对略长,2-4.3厘米,宽7-15毫米,长三角形,尖头,基部圆截形,上侧覆盖叶轴,二回羽状;小羽片6-10对,互生,上先出,斜展,密集,基部一对(或仅上侧一片)较大,椭圆形,长5-10毫米,宽5-7毫米,钝头,有短柄,羽状;末回小羽片2-4对,互生,斜向上,通常上侧的较大(基部1-2片略大),长宽各约2-4毫米,二至三深裂,分裂度极纤细,不育裂片为狭线形,宽约0.6毫米,能育裂片较阔,长1.5-2.5毫米,尖头,全缘。叶脉两面均明显,隆起,每裂片有小脉1条,不达叶边。叶薄草质,干后草绿色;叶轴中部以下为乌木色,有光泽,中部以上为草绿色,光滑,上面有阔纵沟,羽轴及小羽轴均与叶片同色,两面均隆起。孢子囊群椭圆形,长1-1.5毫米,棕色,每能育裂片1枚,生于小脉中部或下部的上侧;囊群盖椭圆形,淡绿色,后变淡棕色,薄膜质,透明,全缘,开向叶边,宿存。
生长于海拔700-180米的林下溪边石上。
分布于福建(厦门、上杭)、台湾、广东(罗浮山、连县、乳源、乐昌、西江)、广西(桂林、德保)、四川(南川、峨眉)、贵州(贵阳、安顺、清镇、平伐)、云南(昆明、贡山、蒙自、西畴、广南、麻栗坡、丘北、勐腊)。越南北部也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