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斜果菊属(学名:Plagiobasis)是菊科下的一个属,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斜果菊属共有3种,分布于西亚。中国新疆有1种。
多年生草本。根直伸。茎基粗厚,茎单生或少数(2-3条)成簇生,高25-60(80)厘米,有细条纹,中部以上分枝,分枝斜升,全部茎枝粗壮,无毛。基生叶与下部茎叶有叶柄,柄长1.5-6厘米,中部及上部茎叶无柄。中部茎叶椭圆形或几卵形,上部茎叶披针形。全部茎叶质地厚,边缘有锯齿。头状花序少数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花序或疏松的圆锥花序。总苞碗状,直径1.5-2.5厘米。总苞片、7层,外层卵形、卵圆形,长0.5-1.2厘米,宽2-7毫米,顶端圆形;中层椭圆形,长1.3厘米,宽7毫米,顶端圆形或钝;内层及最内层长椭圆形至线状披针形,宽1.5-6毫米,包括顶端透明膜质附属物长1.7-1.9厘米,顶端透明膜、质附属物圆形,顶端钝或圆形或急尖。边花雌性或无性,中央盘花两性,全部小花紫色,花冠管状,长2厘米,细管部长9毫米、檐部长 1.1厘米,花冠裂片长5毫米。瘦果长椭圆状圆柱形,长5-6毫米,宽1毫米,被稀疏的白色柔毛,果期脱毛至无毛,无肋棱亦无细脉纹,顶端圆形,无果缘。冠毛白色,几与瘦果等长,多层,向内层渐长,基部不连合成环,但易脱落;冠毛刚毛锯齿状。花果期7-10月。
分布新疆天山及准噶尔盆地(沙湾等)。生于半荒漠及砾石地。东天山、帕米尔阿赖山地等亦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准噶尔阿拉套山。
斜果菊
斜果菊属
松果菊中有效成分菊苣酸的含量测定
目的 :通过测定松果菊中菊苣酸的含量、分析松果菊有效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反相HPLC法测定。结果 :松果菊根的菊苣酸含量是 5月的幼苗期最高 ,花的菊苣酸含量是 7月中旬的盛花期最高 ,茎的菊苣酸含量普遍偏低 ;地上部分药材的菊苣酸含量是 7月中旬的盛花期最高。结论 :建立了稳定、可靠的菊苣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松果菊中菊苣酸的含量变化规律对于确定药材的药用部位及最佳采收期具有指导意义
HPLC法测定欧亚列当中松果菊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欧亚列当中松果菊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YMC-Pack ODS-A C18(250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1%醋酸(10∶17∶73),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为334 nm,柱温为室温,进样量为10μL。结果:松果菊苷进样浓度在0.1~1.0 m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3%,RSD=2.20%(n=9)。结论:本方法简便、重复性好,结果稳定可靠,可用于测定欧亚列当中松果菊苷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