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温带。
喜光;耐寒;中度喜湿;群居习性:散生;多年生;花期3~5月;果期4 -6月。
山西省。
小叶杨的叶子能吃,大叶杨不能吃。小叶杨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比如祛风活血;清热利湿。风湿痹疹;跌打捉痛;肺热咳嗽;小便淋沥;口疮;牙痛;痢疾;脚气;蛔虫病。吃法很多,可以洗干净后凉拌,也可以用水煎服后服...
是中国本土品种的一种杨树,生长缓慢,叶片较小,适应性较差,现在多被加拿大杨,毛白杨,德国杨等外来品种取代
小叶杨,学名Populus simonii Carr,别名明杨,白杨柳,杨柳科,杨属。其树形美观,叶片秀丽,生长快速,适应性强,广泛应用于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城镇绿化,是河南省优良的绿化观赏树种之一。...
高产、优质;树冠圆平顶;树干通直度一般;树皮灰绿色;老时暗灰色。
无性繁殖(扦插繁殖)。
由河曲县林业局培育。
防风;建筑;器具;造纸;人造纤维;火柴杆。
海拔1000.0m,土壤类型:褐土,生态环境:温带落叶针叶林区:含针叶树的落叶阔叶林地带.,年均温度8.8℃,年均降雨量493.0mm。
小叶榕树蓟马的危害与防治
小叶榕树蓟马的危害与防治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小叶杨沙棘混交林研究
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小叶杨(Populus simonii)、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混交 林和小叶杨纯林生物量进行了研究,同时应用Miami模型和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对 林分气候生产潜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叶杨、沙棘混交林与小叶杨纯林相比,混交林能够 显著提高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能有效地利用当地气候资源,小叶杨与沙棘混交林林分生物量 为40.442t/hm2,小叶杨纯林的生物量为20.710t/hm2,混交林是纯林的1.95倍;小叶杨、沙 棘混交林的生产力比纯林小叶杨生产力提高了40.9%。小叶杨、沙棘混交林是适于黄土丘陵 区发展的混交林类型。
保存单位:福建省桐口林场
单位编号:000
采集号:南山茶优树
保存资源类型:植株
保存方式:异地保存
种质名称山茶优树-钱叶山茶优树
种质外文名shanchajiaxi-
科名山茶科
科拉丁名Theaceae
属拉丁名Camellia
属名山茶属
种名或亚种名山茶
种拉丁名C.japonica
原产地广西
省广西
来源地福建省
归类编码11132115105
资源类型野生资源(群体)
主要特性高产
主要用途材用
气候带亚热带
生长习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应性强,能耐较瘠薄的土壤
开花结实特性多年生,花期11月,球果翌年1月成熟
特征特性常绿乔木;速生、优质
具体用途木材可作家具、农具和燃料等,茶油可作肥皂、蜡烛、燃油等
选育单位福建省桐口林场
海拔125
经度11908
纬度2612
土壤类型红壤
平均温度14-21
平均降雨量1000
具耐寒、耐旱、耐盐碱,抗病虫害,生长快的特性,材质较一般小叶杨更好,因此不能将小叶杨一概视为"小老树"或"疙瘩杨",本变种就是群众在生产实践中所选出来的小叶杨优良类型。可做为营造农田防护林、用材林、固砂林及四旁绿化树种,有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