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现代城市物流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是华夏英才基金学术文库之一。
序
上篇 现代城市物流规划的理论研究
第1章 现代城市物流规划概论
1.1 物流系统与现代城市物流
1.2 城市物流的基本内涵
1.3 现代城市物流的基本要素与层次
1.4 现代城市物流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2章 现代城市物流规划任务与要求
2.1 现代城市物流规划任务
2.2 现代城市物流规划要求
2.3 国内外城市物流规划概况
第3章 现代城市物流规划理论与方法
3.1 现代城市物流规划指导思想
3.2 现代城市物流规划理论
3.3 现代城市物流规划方法
3.4 现代城市物流规划过程
第4章 现代城市物流发展的要素规划
4.1 城市物流产业发展规划
4.2 城市物流园区规划
4.3 城市物流配送中心规划
4.4 城市物流信息系统规划
4.5 我国物流运输的现状
下篇 现代城市物流规划的实践研究——以广西梧州市为例
第5章 规划概况
5.1规划基本情况
5.2 规划依据
5.3 规划范围和年限
5.4 规划实施步骤
第6章 梧州市物流发展现状
6.1 社会发展的总体特征
6.2 物流发展现状、机遇与挑战
第7章 梧州市物流发展的需求预测分析
7.1 物流发展的需求分析
7.2 物流需求预测
7.3 物流规模预测
7.4 实际操作量预测与结果分析
第8章 梧州市物流发展战略规划
8.1 战略定位
8.2 战略体系
8.3 战略部署与战略重点
第9章 梧州市物流设施空间布局规划
9.1 物流设施的层次与分类
9.2 物流设施空间布局
9.3 公共物流设施布局规划
9.4 物流运输通道规划
9.5 物流规划的建设时序
第10章 物流发展的要素规划
10.1 消费品物流
10.2 农产品物流
10.3 工业品物流
10.4 旅游品物流
10.5 大宗产品物流
10.6 再生资源物流
10.7 化工化学品物流与应急物流
10.8 物流发展的环境影响评价
第11章 梧州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规划
11.1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目标
11.2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结构与功能
11.3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重点
第12章 物流发展规划实施
12.1 建立政府协调机构,组织协调和规划管理
12.2 规范行业管理,促进物流服务市场体系建设
12.3 制定优惠政策,引导物流产业发展
12.4 加快资源整合,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
12.5 加强口岸建设与管理,提升物流服务水平
12.6 推进人才战略工程,培养引进物流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2100433B
《现代城市物流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善于用系统的观点和思维方式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现代城市物流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理论篇,共包括4章,主要就现代城市《现代城市物流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理论、现代城市《现代城市物流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任务与要求、现代城市《现代城市物流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理论与方法、现代城市物流发展的要素规划进行系统阐述。下篇为实践篇,共包括8章,以广西梧州市的实际规划为案例,分别从规划概况、物流发展现状、物流发展的需求预测分析、物流发展战略规划、物流设施空间布局规划、物流发展的要素规划、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规划、物流发展规划实施等方面进行系统论述。
《现代城市物流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不仅是现代城市物流政策制定者和管理者用于日常管理工作的工具书,而且是物流管理与技术人员的业务管理手册,同时可作为高等院校管理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领域研究生、本科生教材,还可作为科研院所、相关理论工作者的重要参考文献。
城市规划理论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近代和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是在工业革命之后,城市急剧膨胀,城市矛盾日益尖锐。如居住拥挤、环境恶化、交通堵塞等问题,直接危害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为解决这些矛盾...
现代城市公园绿地中植物园规划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怎么翻译成英文。。。谢绝机器翻译。。谢谢了
Theory and practice research on botanical garden in green land of modern city park.
20世纪初,大城市的恶性膨胀,使如何控制及疏散大城市人口成为突出的问题。霍华德的追随者思维、美国规划师恩维等提出了在大城市外围建立卫星城市,是疏散人口,控制城市规模的理论。先后在欧洲一些国家建造了第一...
现代城市水利规划与建设研究
本文探讨了现代城市水利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引进高素质的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增强水利规划和建设的现代信息化建设;狠抓重点,不断完善城市防洪排涝保障体系;运用先进治理技术,减少城市水源污染;加强水利建设与其他环境建设的协调发展;理顺管理体制,健全法规建设,加强依法治水。
建筑设计知识辅导:近现代城市规划理论
城市规划理论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近代和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是在 工业革命之后,城市急剧膨胀,城市矛盾日益尖锐。如居住拥挤、环境恶化、交通堵塞等问 题,直接危害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 为解决这些矛盾, 在欧美先后提出了种种城市规划思想、 理论。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城市与“田园城市”理论 空想社会主义的城市规划理论是针对资本主义城市的城乡对立而提出的改革方案。其 中有: (1)托马斯、摩尔在 16 世纪提出的“乌托邦”; (2)康帕内拉在 1602 年著作的《太阳城》; (3)傅立叶以名为“法朗吉”生产者联合会为单位的组织社会化大生产等; (4)罗伯特 ?欧文在19 世纪初提出建立“新协合村”。 他们的学说,把城市当作一个社会经济范畴,并为适应新的生活而变化。 1898 年英国人霍华德提出 “田园城市” 理论。在他的著作 《明天——一条引向真正改 革的和平道路》中,提出“城市应与乡
第一部分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概说
概论
第一节 理论的含义与运用
第二节 城市规划及城市规划理论
第三节 本书的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一章 城市规划的合法性
第一节 规划是否需要:经济领域
第二节 为什么需要规划:实践领域
第三节 规划是否可能:知识领域
第二部分 现代城市规划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章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早期探索
第一节 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第二节 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思想基础
第三节 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技术基础
第四节 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现代城市规划思想体系:霍华德的田园城市
第五节 勒·柯布西耶的现代城市设想
第六节 现代城市规划早期的其他探索
第三章 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一)
第一节 20世纪20年代至二次大战时期的理论准备
第二节 二次大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的全面实践阶段
第四章 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二)
第一节 对现代建筑运动的批判
第二节 系统科学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
第三节 政策研究与城市管理的转型
第四节 城市发展和城市问题的政治经济学研究
第五节 后现代城市规划研究
第三部分 有关城市的理论
第五章 城市发展理论
第一节 城市的概念与城市的发展
第二节 对城市特质的认识
第三节 城市化理论
第四节 城市发展的理论解释
第六章 城市土地使用研究
第一节 城市土地使用的特征
第二节 城市土地使用的构成关系
第三节 城市土地使用布局的理论基础
第四节 城市土地使用的布局模式
第七章 城市空间理论
第一节 空间与空间的认识
第二节 城市空间的意义
第三节 城市空间形态构成的特质
第四节 空间认知与空间行为
第五节 城市空间的组织
第八章 城市发展形态研究
第一节 城市的集中发展与分散发展
第二节 城市发展的区域关系
第三节 城市发展的内部演化
第四节 大都市地区的发展
第四部分 有关规划的理论
第九章 规划的本质意义
第一节 规划的本质特性体现在规划的未来导向性
第二节 规划目标是建构统一的规划过程的关键性因素
第三节 规划行为的特征就是选择
第四节 规划是针对普遍的未来不确定性而展开的工作
第五节 规划在本质上是规范的而非实证的
第十章 城市规划的作用
第一节 作为国家宏观调控手段之一的城市规划
第二节 作为政策形成和实施工具之一的城市规划
第三节 作为城市未来空间架构和演变主体的城市规划
第四节 城市规划作用的有限度性
第十一章 城市规划的类型
第一节 综合理性规划
第二节 渐进主义规划
第三节 中间型规划理论
第四节 倡导性规划和公众参与
第十二章 城市规划政策研究
第一节 政策研究概要
第二节 城市规划的政策研究
第三节 城市规划的政策内容
第四节 城市规划所确立的主要政策方面
第五节 城市规划的具体政策手段
第六节 城市规划政策的准则
第七节 城市规划政策制定的理性过程
第十三章 城市规划的评价
第一节 城市规划评价概论
第二节 城市规划评价的类型
第三节 城市规划评价的方法
第五部分 新的理论维度与主题
第十四章 世纪之交时期的城市规划研究
第一节 全球化条件下的城市发展与规划
第二节 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城市发展及其规划
第三节 以城市创新为核心的城市竞争力研究
第四节 市民社会的治理与城市规划的转变
第五节 可持续发展与城市规划
附录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史录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第一章 概 论
第一章 概 论
第一节 物流园区
第二节 物流园区规划
第三节 物流园区规划的关键问题与需求分析
第四节 物流中心
第二章 物流园区规划与设计
第一节 物流园区规划原则与内容一
第二节 物流园区规划布局与策略
第三节 物流园区规划程序
第四节 物流园区整体规划
第五节 物流园区详细设计
第三章 物流园区选址
第一节 物流园区的选址布局
第二节 物流园区选址的影响因素和决策步骤 2100433B
内容介绍
《行政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的最终研究成果。参与前期研究的人员有王鑫、王华锋、邓博、陈颖、张小华、沈寿文、杨临宏、黄劲媚、曾圣谡等同志。课题验收后,主持人杨临宏又组织相关人员对最终成果作了全面的修改。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