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五桠果属,约60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少数到达印度洋西部的马达加斯加。我国有3种,产 广东、广西及云南。
五桠果 Dillenia indica Linn.
约60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少数到达印度洋西部的马达加斯加。我国有3种,产广东、广西及云南。
五桠果属,约60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少数到达印度洋西部的马达加斯加。我国有3种,产 广东、广西及云南。
这是玉蕊科植物树,并非五桠果。
http://baike.haosou.com/doc/1313924.htmlhttp://baike.baidu.com/view/4477084.htm
主要分实木复合和纯实木2种,如果家里面是地暖的话建议铺实木复合的,其实也是实木的不过是一层一层压制而成,不容易变形,也环保,价格相对来讲也便宜一些
五桠果属
Linn., Sp. Pl. 1: 535, 1753.
常绿或落叶乔木或灌木。单叶,互生,长达50厘米,具羽状脉,侧脉多而密,且相平- 行,常在上下两面均突起,边缘有锯齿或波状齿;叶柄粗大,基部常略膨大,并有宽窄不一 的翅。花单生或数朵排成总状花序,生于枝顶叶腋内,或生于老枝的短侧枝上,白色或黄 色,花梗粗壮;苞片早落或缺;萼片通常5个,覆瓦状排列,宿存,厚革质或硬肉质;花瓣5个,早落,有时或不存在;雄蕊多数,离生,排成2轮,外轮较短,有时发育不全,内轮较长,数目较少,花药长或短,生于花丝侧面或顶端,纵裂或顶孔裂开;心皮5-20个,以腹面贴生于隆起成圆锥状的花托上,花柱线形,稍扩大,常向外弯或散射状,柱头不明显,胚珠倒;生,每心皮有胚珠数个至多个。果实圆球形,外有宿存的肥厚萼片包着,成熟心皮有时不裂开,被包在宿萼里,则或沿心皮腹缝裂开,并与宿萼成放射状散射;种子有厚薄不一的假种皮,有时或无假种皮。
五桠果 Dillenia indica Linn.
小花五桠果 Dillenia pentagyna Roxb.
大花五桠果 Dillenia turbinata Finet et Gagnep.
大花五桠果、秋枫、大叶合欢、南洋楹
大花五桠果(大花第伦桃、山牛杷)五桠果科Dillenia turbinata Fin. et Gagnep.常绿乔木,高10~30m。干直,树皮灰色,平滑;分枝低,幼枝具明显叶痕和硬毛,顶芽被棕色长绢毛。树冠广卵形或卵圆形。叶互生,革质,叶片倒
广西蒜头果属及青皮木属木材解剖研究
本文报道蒜头果、青皮木和华南青皮木的木材解剖特征以及对它们的三种木材分子进行研究的结果。
1980年和2001年分别对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五桠果叶木姜子(LitseadilleniifoliaP.Y.PaietP.H.Huang)群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五桠果叶木姜子群落层次结构完整,植物种类丰富。2次调查结果显示,在600m^2的样方内共有维管植物50科86属102种,五桠果叶木姜子的重要值分别达到141.6和108.4,在主林层中的优势非常明显。种群大小级结构及其分布格局的分析结果表明,五桠果叶木姜子种群属介于稳定型和衰退型种群之间的成熟型种群,整个种群呈集群分布。在分析造成五桠果叶木姜子濒危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拯救和扩大其种群的基本途径。
该种的叶背及嫩枝有褐锈色绒毛,侧脉较少,通常少于30对,脉间距离较疏,花较大,数朵排成总状花序,足与五桠果(Dillenia indicaLinn.)和小花五桠果(Dillenia pentagynaRoxb.)区别。
产云南南部。生于沟谷雨林河岸湿润处,海拔500米。
五桠果叶木姜子属于微域分布植物,仅零星分布于云南南部勐腊、勐醒、勐海、景洪、孟连、思茅和西南部沧源、耿马等地,垂直分布幅也窄。生于海拔800米以下的沟谷密林之中。
渐危种。五桠果叶木姜子仅见于云南西南部,散生于季节性雨林中。因当地群众喜作建筑用材,森林不断遭到破坏,生境恶化,更新困难,植株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