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无缝道岔,将道岔内以及与邻接的正线和侧线的钢轨接头以焊接或胶接连接起来形成无轨缝的道岔。特点是:消除接头区的轮轨冲击作用;提高道岔区轨道的平顺性,确保列车运行的安全和平稳;减少道岔养护维修工作;延长道岔各部件使用寿命;为实现跨区间无缝线路创造条件。
无缝化不是无缝管,当然也就不属于无缝管。 但是无缝化钢管完全可以替代无缝管,更能够满足无缝管的要求,现在的无缝化早已能够达到GB/T8163-2008流体用无缝管标准,这个标准可不是我说...
无缝钢轨不是几千公里没有缝隙的,而是把25米长的钢轨焊接起来连成几百米长然后运到铺轨地点,再焊接成1000m到2000m的长度,然后在铺在路基上,无缝钢轨一段和一段之间还是有11毫米的空隙。如果没有加...
天津有“小无缝”和“大无缝”之说,大无缝是指是天钢集团,那小无缝是指哪一公司呢?
小无缝:天津无缝钢管厂,其实比大无缝要老很多,大沽南路976号,邮编300220
连续梁桥上无缝道岔合理化布置研究
为了进一步研究连续梁桥上无缝道岔-梁-墩合理布置形式,基于梁轨相互作用关系,建立了"岔-板-桥-墩"一体化空间计算模型,并编制了相应程序。计算分析表明:连续梁跨度应适中,建议取为32 m+48 m+32 m的一联三跨连续梁,岔前或岔后距离梁端宜在20 m以上,固定支座宜布置在连续梁中间跨的两端,尽可能离岔心近一些。在需要增大桥墩刚度且又难以实现时,可考虑将连续梁相邻桥墩支座设置成双固定支座,这样同时可以起到减小桥上无缝道岔受力与变形的作用。
钢轨伸缩调节器对桥上无缝道岔的影响
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连续梁桥上有砟轨道无缝道岔的线-桥-墩一体化有限元模型,分析在不同工况下,设置钢轨伸缩调节器的无缝道岔受力和变形的分布规律。通过对不同工况下的基本轨纵向力、基本轨伸缩位移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距岔前钢轨伸缩调节器60 m以上,基本上消除其对道岔纵向稳定性的影响;距岔后钢轨伸缩调节器45 m以上,其对道岔纵向稳定性的影响可控制在3 mm内;岔后设置钢轨伸缩调节器优于岔前设置等结论。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国外桥上无缝道岔概况
第二节我国桥上无缝道岔概况
第三节桥上无缝道岔设计理论体系
第二章桥上无缝道岔纵向相互作用计算理论与分析
第一节岔—(板)—梁—墩一体化纵向相互作用计算理论
第二节有砟轨道简支梁桥与道岔纵向相互作用规律
第三节有砟轨道连续梁桥与道岔纵向相互作用规律
第四节无砟轨道连续梁桥与道岔纵向相互作用规律
第五节底座纵连无砟轨道桥上无缝道岔纵向相互作用规律
第六节道岔梁合理结构与岔桥布置
第三章列车—道岔—桥梁系统耦合振动计算理论
第一节列车—道岔—桥梁耦合系统动力学理论
第二节列车—道岔—桥梁动态安全性及舒适性评价标准
第三节桥上无缝道岔计算参数
第四节桥上无缝道岔动力相互作用规律
第四章桥上无缝道岔计算理论验证
第一节岔桥纵向相互作用理论验证
第二节车岔桥动力相互作用理论验证
第五章桥上无缝道岔设计要求与设计方法
第一节梁端横移对线路平顺性的影响规律
第二节桥上无缝道岔设计技术要求
第三节桥上无缝道岔设计方法
参考文献2100433B
本书分为5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桥上无缝道岔纵向相互作用计算理论与分析;列车——道岔——桥梁系统耦合振动计算理论;桥上无缝道岔计算理论验证等。
《无缝道岔计算理论与设计方法》为系列专著的首册。无缝道岔钢轨受力与变形的计算是无缝道岔设计的核心与难点。由于道岔外股基本轨基本不动,内股尖轨和心轨则睡于可伸缩状态,使得钢轨的温度力与伸缩立移理论分析比较复杂。我国不少学者及科研工作者各自提出了不同的理论计算方法,对无缝道岔的理论研究做出了有益的贡献。作者在上述计算理论的基础上,吸收了各种计算理论的优点,对于某些局限作了必要的补充,采取了有限单元分析方法,建立了新的模型,其合理的单元划分使道床阻力、扣件阻力、限位器、间隔铁等阻力因素(非线性)得到较全面、真实的反映。这种无缝道岔有限元法计算理论,其特点是能更方便地对道岔的每个作用力的变化、对道岔结构各个部分的作用进行具体分析。作者利用有限单元计算理论,对影响无缝道岔钢轨内的温度力与位移的12种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的计算分析,得出了一般性的规律,这对加强道岔结构和道岔设计起到了理论指导作用。
《无缝道岔计算理论与设计方法》内容对无缝道岔的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的普及与提高起到了有益的推动作用。该书对从事轨道工程教学、科研、设计及工程管理人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