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阎民怡痴迷于“迷你”家具,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为了创作,他吃的方便面箱子堆起来比冰箱还高;曾经有一次,他把自己关在工作室里3个月……
他用8年时间来研究中国古家具的历史及特征,16年的时间来复制微缩明式家具。他对复制明式微缩家具的精密程度及其苛刻,用游标卡尺、千分尺丈量每一件家具,精确到1毫米的百分之一。他坚持选材、制作上与实物一模一样,甚至连家具之间粘连的地方都使用古人的鱼漂熬胶的方法来粘合。
阎民怡说:“明清家具是世界家具发展史上不可磨灭的工艺精品。我想通过‘迷你’家具,让更多人了解这种博大精深的文化!”
获得湖北省首届绝技绝活大赛一等奖。 2100433B
明式家具微缩技艺以阎民怡为代表,用古代珍贵木材按7:1的比例缩微复制的明式家具,著名学者王世襄赞誉它们“小中见大,比例不差毫厘,神韵如真,堪称一绝”。
阎明怡曾是武汉冶金设备制造公司的水泵工,痴迷于制作微缩明式家具已近20年。他制作的最小的微缩明式家具和传统木工工具在1999年获得了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颁发的“世界上最小的传统木工工具”和“世界上最小的明式家具”证书。
明式家具并不是指明代家具。明代家具,是专指在明代制作的家具。明代家具是时间概念,而明式家具则是艺术概念。两者有着本质区别。明式家具是我国明代形成的一项艺术成就,被世人誉为东方艺术的一颗明珠。在世界家具...
家具是几千年来文化艺术的结晶,与其它艺术形式一样,人类生活中的每一步变化,都会在他的身上以不同的形式体现出来,演绎着人类文明的进程,我国明代家具以造型简练、结构严谨、做工精细,装饰得当,繁简相宜、文理...
明式家具的造型中运用曲线比例较多,它吸收了中国绘画用线的优良传统,深得其流畅舒展,刚柔相济的精髓。不论是大曲率的受力构件,还是小曲率的装饰线脚,花饰、牙板,大多简洁挺劲,圆润流畅,绝无矫揉造作,妄生圭...
明式家具线脚装饰研究
明式家具线脚装饰是在继承了传统建筑线脚装饰手法的同时,在家具的各部件上利用线和面的变化更加细致地装饰,丰富家具形态,但对家具的结构、承重等不产生任何影响。线脚装饰利用线和面的不同组合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家具的造型美感,使其在空间上具有层次感和节奏韵律。线脚装饰主要是指家具部件截断面边缘线形,
明式家具与建筑装折的整体形态研究
研究明代刻本和明代保留较好的苏州园林建筑可以发现,其建筑装修的装饰手法与明式家具的装饰手法如出一辙,稍能窥见小木作与细木作之间的相关相通性。晚明期间,民间有意识地追求家具与住宅建筑装饰统一性的设计思想已悄然形成,家居陈设之间初建起了功能完整、装饰统一的系统观念。
明式家具的品种十分丰富。保留下来的,主要有凳椅类,几案类、橱柜类、床塌类、台架类等。此外尚有作 为屏障之用的围屏、插屏、落地屏风等。
明式家具的制作技艺被称为古代家具制作技艺的最高峰。正宗的明式家具不论大小,都没有一滴胶水、一颗钉子,而是以精密巧妙的榫卯技艺来结合部件,使家具能适应冷热、干湿变化,这也是明式家具能保持百年的秘诀之一。另一个令人称奇的制作技艺是明式家具的线条弧度与人体结构相适应,人坐上去不仅舒适,还能有助于纠正身姿坐态。此外,苏州制造的明式家具也继承了江浙地区匠人精明细致的特点,做到了惜木如金。苏州工匠用灵巧的双手将木料巧妙套用,甚至连很小的木片都派上用场。
明式家具制作年代为明中期至清早期,时间跨度200余年。经典明式家具以其材质昂贵,做工精绝,式样讲究,数量稀少而称雄。
结构
木构的榫卯结构在明式家具的运用中有很大发展。明式家具的榫卯多达200多种,比其他木构榫卯更趋多样、精密、巧妙。
功能
明式家具注重符合人体的尺度,如座椅的设计,让人们在使用时不忘礼仪,养成良好的坐姿和彬彬有礼的习惯,体现儒家风范。
特色
苏州明式家具制作技艺经过千锤百炼,形成了“结构严谨、线条流畅、工艺精良、漆泽光亮”的特点和“造型简练、作工精巧、风格典雅”的特色,具有很高的艺术格调。
花纹
苏作明式家具的雕刻纹样,龙风纹常施于宝座,蝙蝠纹、竹节纹常施于桌椅橱柜,灵芝纹常施于衣架、面盆架的搭脑两端。回字纹、忍冬纹常施于家具的边缘部位,莲花纹、八宝花纹应用广泛,云纹则常与龙纹、蝙蝠纹、八仙、八宝等组合,形成各种占祥图案。
文化遗产名称:明式家具制作技艺
所属地区: 江苏 ·苏州
遗产编号:Ⅷ-45
遗产类别: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日期:2006年
申报人/申报单位:江苏省苏州市
遗产级别: 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