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1无机材料的化学键与电子结构
1.1离子键与离子晶体的结合能
1.2共价键与分子轨道理论
1.3金属键与固体中电子的能带结构
2晶体的结构与常见晶体结构类型
2.1晶体的周期性结构与点阵
2.2点阵宏观对称性与类型
2.3点阵结构的微观对称性——空间群
2.4元素晶体的常见晶体结构
2.5合金与金属间化合物常见晶体结构
2.6无机非金属化合物常见晶体结构
3熔体与非晶态固体
3.1固体的熔融与玻璃化转变
3.2无序结构的特点与统计描述
3.3非晶态金属的无规密堆积结构
3.4无机非金属玻璃的结构
3.5常见金属与无机非金属玻璃材料
4晶体中的点缺陷与线缺陷
4.1热力学平衡态点缺陷
4.2非热力学平衡态点缺陷
4.3.2点缺陷化学方程式
4.4离子晶体中的点缺陷与色心
4.5掺杂与非化学计量化合物
4.6晶体中的线缺陷——位错
4.7位错的核心结构
4.8位错的形成和增殖
5表面与界面
5.1晶体表面的形貌与结构
5.2晶体中的平移界面与孪晶界面
5.3无机材料中的晶界与相界
5.4胶体分散体系与纳米材料中的界面
6相平衡与相图
6.1凝聚态系统相平衡特点
6.2一元系统
6.3二元系统
6.4三元系统
6.5四元系统
6.6三元交互系统
6.7相图的热力学计算
7固体中质点的扩散
7.1固体中质点扩散的特点与唯象理论
7.2质点迁移的微观机制与扩散系数
7.3扩散的热力学理论
7.4带电质点的扩散行为
7.5短路扩散与非平衡态点缺陷的扩散
7.6金属中的电迁移和热迁移
8固态化学反应
8.1凝聚态体系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
8.2固相化学反应热力学
8.3固相化学反应动力学
8.4影响固相化学反应的因素
8.5固相反应的研究实例
9固态相变
9.1相变的基本结构特征
9.2相变热力学
9.3固态相变动力学
9.4结晶与晶体生长
9.5薄膜材料中晶体生长
10固态烧结
10.1烧结的基本特征
10.2烧结机制与动力学方程
10.3烧结过程中晶粒生长与异常生长
10.4影响烧结的因素
10.5特种烧结技术
附录
参考文献
本书以无机材料为重点,阐述了现代材料科学中有关材料结构、材料热力学和材料合成制备过程动力学等方面的基本原理与知识。全书共10章,包括无机材料的化学键与电子结构、晶体结构与缺陷、熔体与非晶态固体、表面与界面、相平衡、扩散与固相反应、固态相变与晶体生长以及固态烧结等内容,每章后附有思考题与习题。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无机材料相关专业的本科教材,也可作为材料类相关专业研究生与科技人员的参考书。
貌似没有指定参考书!838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内容范围 ;一、 ; ; ;性质与要求《材料科学基础》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一级学科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从材料的组织结构出发,研究材料的结构与材料的制备方法、加...
是研究材料组成、结构、加工及材料性能和应用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苏州大学和南航虽都属于211大学,但南航在实力上,特别是在工科方面要强于苏州大学。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两校在教育部2012学科评估中,这一学科并列全国第33名,实力相当;但两校在这一学科的特色和方向...
05B研无机材料科学基础答案
江西理工大学 第 1 页二 OO 五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 B卷) 考试科目: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 报考专业: 材料学 一 名词解释( 25分,每题 5分) 1、固相反应:凡是有固相参与的化学反应都可称为固相反应 2、均匀成核 :晶核从均匀的单相熔体中产生的几率处处相同的成核 过程 非均匀成核:借助于表面、界面、微粒裂纹、器壁以及各种催化位置等而形 成晶核的过程 3、正尖晶石:二价阳离子分布在 1/8四面体空隙中,三价阳离子分布 在1/2八面体空隙的尖晶石,称为正型尖晶石; 反尖晶石:如果二价阳离子分布在八面体空隙中,而三价阳离子一 半在四面体空隙中,另一半在八面体空隙的尖晶石,称为反型尖晶石 4、硼反常现象:当数量不多的碱金属氧化物同一起熔融时,碱金属所提供的氧 不象熔融玻璃中作为非桥氧出现在结构中,而是使硼氧三角体转变为 桥氧组
基于CDIO理念的《无机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对构建该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体系和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分析了无机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提出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无机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及实现方式,进而对无机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是高等工科院校无机非金属材料与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理论课程。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主要内容有:结晶学基础、晶体结构与缺陷、熔体和玻璃体、表面与界面、热力学应用、相平衡、扩散与固相反应、相变、烧结。共九章,每章后附有习题。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除作教材外,也适于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研制与生产的科技人员参考。
第1章 实验误差与数据处理
1.1 误差分析
1.2 实验数据的有效数字与计数法
1.3.实验结果的表示方法与数据处理
1.4 实验要求及注意事项
第2章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实验
实验2.1 空间点阵与晶胞分析
实验2.2 典型离子晶体结构模型分析
实验2.3 盐类晶体结晶过程及晶体生长形态观察
实验2.4 硅酸盐晶体结构分析
实验2.5 位错的实验观察
实验2.6 差热分析
实验2.7 高温熔体黏度的测定
实验2.8 玻璃析晶性能的测定
实验2.9 无机材料润湿实验
实验2.10黏土-水系统-电位测定
实验2.11 黏土阳离子交换容量的测定
实验2.12 泥浆的流动性和触变性
实验2.13 淬冷法测定二元相图
实验2.14 相变实验
实验2.15 固相反应
实验2.16 烧结动力学实验
第3章 无机材料工程基础实验
实验3.1 伯努利方程实验
实验3.2 雷诺实验
实验3.3 流体静力学实验
实验3.4 流体流速和流量测量
实验3.5 管道流体阻力的测定
实验3.6 稳态平板法测定绝热材料的导热系数
实验3.7 稳态球壁导热法测定松散材料的导热系数
实验3.8 材料中温辐射黑度的测定
实验3.9 综合传热系数的测定
实验3.10 干燥实验
实验3.11 煤的工业分析
实验3.12 燃煤发热量的测定
实验3.13 油黏度的测定
实验3.14 烟气成分分析
附录
参考文献
本书共11章,内容包括无机材料引论、晶体结构、晶体结构缺陷、非晶态结构与性质、固体表面与界面、相平衡与相图、固体中的扩散、固相反应、相变过程、烧结过程、无机材料的环境效应。
本书的特点表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较全面地涵盖无机材料科学和工程的基础理论。无机材料的发展与无机材料理论密切相关,如果说早期传统硅酸盐材料的制备或生产较多地是依靠经验和手艺,那么在当代新型无机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则必然更多地是在理论指导下进行。
② 注重科学原理,强化工程意识。以无机材料制备加工过程中的基本原理和共性规律为主,兼顾无机材料应用过程中的环境行为效应,使科学和工程融为一体。
③ 突出认识论的规律性。遵循从理想到实际、从规则到不规则、从静态到动态、从宏观到微观再到宏观的原则,循序渐进地介绍无机材料的组成、制备、结构、性能的依从性。
④ 强调思维方法和分析能力的培养。在阐述基础理论时,通过问题提出、例题解析、讨论提示的方式,突出科学的创新性思维方法的培养;每章末尾附有与实际结合紧密的思考题和习题,以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⑤ 选材组织与结构编排上突出新颖性、易读性和普适性。注重新概论、新理论、新工艺、新材料以及不同学科知识的融合交叉,内容丰富,结构新颖,深广度适中,力求既能反映无机材料学科当代发展水平,又能适应专业基础课程教学。
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类别高等院校教学的需要,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结构,深化基础理论,开阔专业视野,并有利于扩展思路,便于自学和考研复习,另行出版与本书配套的教学辅助教材《无机材料科学基础学习指导》,以方便学习辅导。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无机非金属材料各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教材,亦可用作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学、矿物材料及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用书和参考书,并可供科研院所、厂矿企业、公司等从事材料、无机材料、矿物材料及相关领域工作的广大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企业家们的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