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第1章 温度与温标
第一节 温度的基本概念
一、热力学基础
二、统计概念
第二节 温标的建立
第三节 温标的发展
一、经验温标
二、热力学温标
三、国际温标
第四节 1990年国际温标(ITS-90)综述
一、定义固定点
二、内插仪器和内插方程
习题一
第2章 电阻温度计
第一节 测温原理
一、导体电阻率
二、半导体电阻率
第二节 铂电阻温度计
一、结构与分类
二、技术性能
三、内插方法
第三节 其他金属电阻温度计
一、铜电阻温度计(CuRT)
二、铟电阻温度计(InRT)
三、铑-铁电阻温度计(RIRT)
四、铂-钻电阻温度计(PCRT)
第四节 半导体电阻温度计
一、锗电阻流量计计(GeRT)
二、碳电阻温度计(CRT)
三、碳玻璃电阻温度计(CaRT)
四、热敏电阻温度计
第五节 使用电阻温度计的注意事项
一、震动与应力
二、淬火与氧化效应
三、磁阻效应
四、自热效应
五、压力的影响
六、引线电阻的影响
七、热电势的影响
八、漏热误差
九、迟滞
十、绝缘不良的影响
十一、环境温度的影响
十二、计算W(T)时的正确取值
第六节 测量电路
一、单电桥法
二、双电桥法
三、电位差计法
四、不平衡电桥法
第七节 检定与分度
一、定点法
二、比较法
习题二
第3章 膨胀式温度计
第4章 热电偶
第5章 辐射测温法
第6章 常用测试技术
参考文献
《温度计量》系统地介绍了温度与温标的基本概念以及温度计量的基础知识,着重讲述了各种温度仪表,如膨胀型温度计与压力式温度计、电阻温度计、热电偶、光学高温计、辐射温度计、动圈式测量仪表、电子自动平衡显示仪表、数字式温度仪表等的工作原理、结构、使用、调修及检定等。
温度计量体温时间;就我所知, 要看一下是什么体温计了,如果是普通的水印体温计在腋下测量,那么最起码要测量3到5分钟左右,这样测出来的效果会比较准确, 如...
你好,据我所知温度计量程就是这个温度计可以量到温度的范围。 使用温度计时,不能超过它的量程,否则会使温度计胀破, 量程就是测量的范围。 希望对您有帮助,如有帮助请采纳,谢谢。
使用前先将体温计的汞柱甩到35℃以下。将体温计端放在腋下最顶端(即腋窝深处),用上臂将体温计夹紧,以免脱位或掉落;测量5—10分钟;取出体温计,读取温度数据后,用卫生纸擦拭体温计,以便下次或他人使用。...
无线射频温度测量系统在温度计量中的运用
温度参数被无线温度传感器转化为相应电信号,之后将无线信号发送至接收终端,控制、调节和检测系统。在实际应用中,温度是较多使用的物理量,在育种育苗、农业栽培、医疗卫生、食品加工、工业生产等行业广泛应用了温度监控,以保证产品质量、生产工艺和流程达到要求。在多样化设备涌现的同时,出现了无线射频温度测量系统以满足使用需求。本文主要分析无线射频温度测量系统的组成,在温度计量中的应用。
无线射频温度测量系统在温度计量中的应用探讨
在当前的自动化行业中,无线温度传感器的应用极为广泛。设备具备了多个种类,在环境监测、温度计量等方面,传统有线温度测温仪目前已经无法满足上述的使用需求。本论文粗略的阐述了无线射频温度测量系统的相关信息,如组成、特殊环境下如何应用,并总结了其优缺点,最后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第一章基础知识
第一节温度
一、概念
二、单位
第二节温标
一、经验温标
二、热力学温标
三、国际温标
第三节热交换方式
第四节温度量值传递系统
一、O.65~273.16K范围温度计量器具检定系统
二、O~961.78℃(273.15~1234.93K)范围温度计量器具检定系统
三、961.78~2200℃(1234.93~2473K)范围温度计量器具检定系统
四、温度计量器具热电偶部分检定系统
第二章辐射测温
第一节概述
一、热辐射
二、辐射度量
第二节辐射基本定律及特性
一、基尔霍夫定律
二、朗伯特余弦定律
三、普朗克定律
四、斯忒藩一玻尔兹曼定律
五、维恩位移定律
第三节辐射测温与表观温度
一、辐射测温方法
二、辐射测温的主要特点
三、辐射测温的主要缺点
四、表观(视在)温度
第四节有效波长
一、有效波长的意义
二、有效波长(平均有效波长)
三、极限有效波长
四、有效波长的应用
第五节热辐射源
一、黑体辐射源
二、温度灯
第六节辐射温度计分类、构成和技术性能
一、分类
二、构成
三、主要技术参数和性能
第七节光学高温计
一、标准光学高温计
二、工作用隐丝式光学高温计
第八节光电温度计
一、在线式光电高温计
二、便携式高温计
三、精密直流光电高温计
第九节辐射感温器
第十节比色温度计
第十一节标准光学高温计的检定
一、技术要求
二、检定核查用设备
三、检定核查方法-
第十二节标准温度灯的检定
一、技术要求
二、检定核查用设备
三、检定核查方法
第十三节工作用光学高温计的检定
一、技术要求
二、检定核查条件和使用设备
三、检定核查方法
四、测温上限超过温度灯上限的检定核查方法
五、数据处理
第十四节辐射测温量值传递误差分析和不确定度评定
一、误差来源
二、各级传递中不确定度评定
第十五节工作用辐射温度计的检定
一、计量性能要求
……
第三章 热电偶
第四章 膨胀式温试计
第五章 电阻温度计
第六章 温度二次仪表
参考文献
对温度计量基准器具,一般采用绝对温度复现方法,由一系列定义固定点装置实现;
0.65-273.16K计量基准器具
1 0.65-5.0K温度国家基准(我国暂缺);
2 3.0-24.5561K温度国家基准(我国暂缺);
3 13.8033-273.16K温度国家基准:包括低温固定点基准装置、氩三相点基准装置、汞三相点基准装置、水三相点基准装置以及套管铂电阻温度计国家基准组、铂电阻温度计国家基准组。
273.15-1234.93K计量基准器具
相对应0-961.78℃
水三相点、镓熔点、铟凝固点、锡凝固点、锌凝固点、铝凝固点和银凝固点等几个基准定义固定点装置,以及国家基准铂电阻温度计组。
1234.93-2473K计量基准器具
相对应961.78-2200℃
我国采用银凝固点作为复现温标的参考点,用光电比较仪延伸至2200℃。
国家基准温度灯组温度范围为961.78℃-2200℃ ;国家副基准温度灯组温度范围为800℃-2200℃。
本书于2007年由中国计量出版社出版,是《计量检测人员培训教材》第4分册,介绍了温度计量基础知识以及辐射测温仪、热电偶、膨胀式温度计、电阻温度计、温度二次仪表等的基本原理、分类、使用方法、检定、数据处理、合格评判和典型计量器具的不确定度分析等,并归纳了50多种温度计量器具的检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