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给排水百科

通用塑料改性技术

《通用塑料改性技术》是2007年1月1日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通用塑料改性技术基本信息

通用塑料改性技术内容简介

本书重点介绍了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ABS及聚甲基内烯酸甲酯塑料的接枝与交联改性,共混与赠韧改性、填充改性、增强改性及纳米改性等内容,并从制备方法、性能分析与效果评价等方面详尽介绍了每一种材料的改性技术。本书内容翔实,技术可靠,是从事塑料材料研究、产品设计、制造、销售、管理及教学人员的必读之书。

查看详情

通用塑料改性技术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塑料U型卡

  • 品种:U型管卡;材质:HDPE;类型:塑料管用;规格(mm):80;颜色:黑色;说明:U型卡长期有50000个/袋现货;
  • 泓玺
  • 13%
  • 郑州泓玺建材有限公司
  • 2025-05-15
查看价格

塑料U型卡

  • 品种:U型管卡;材质:HDPE;类型:塑料管用;规格(mm):80;颜色:白色;说明:U型卡长期有50000个/袋现货;
  • 泓玺
  • 13%
  • 郑州泓玺建材有限公司
  • 2025-05-15
查看价格

塑料

  • DN300
  • m
  • 13%
  • 深圳市泓融发贸易有限公司
  • 2025-05-15
查看价格

塑料

  • 110×4.5
  • m
  • 恒杰
  • 13%
  • 福建恒杰塑业新材料有限公司广州办事处
  • 2025-05-15
查看价格

塑料

  • 品种:PVR管;壁厚(mm):3;外径De(mm):20
  • 东方梁氏
  • 13%
  • 贵州中建双成物资有限责任公司
  • 2025-05-15
查看价格

改性聚丙烯双壁波纹管

  • Φ100
  • m
  • 珠海市2020年3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改性聚丙烯双壁波纹管

  • Φ200
  • m
  • 珠海市2020年3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改性聚丙烯双壁波纹管

  • Φ100
  • m
  • 珠海市2020年2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改性聚丙烯双壁波纹管

  • Φ150
  • m
  • 珠海市2020年2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改性聚丙烯双壁波纹管

  • Φ200
  • m
  • 珠海市2020年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通用技术实验材料

  • 常用金属、塑料、木质等基础材料
  • 12
  • 3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4-01-25
查看价格

埃索技术高模量改性沥青

  • 埃索技术高模量改性沥青
  • 1000
  • 1
  • 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6-01-14
查看价格

通用技术实验材料

  • 通过五种典型实例,经历设计的一般过程,可制作出笔筒、书架、光控百叶窗、密码箱、汽车等模型.使用ABS标准构件、木工板、电机等材料.采用:拼插、胶合、铰接等方式连接.包括基本板材、标准件、学生活动手册(含制作图纸).
  • 30
  • 1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9-06-21
查看价格

通用技术室环境搭建

  • 详见线下技术要求文件
  • 248
  • 2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5-24
查看价格

高弹改性沥青

  • 高弹改性
  • 1
  • 1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07-14
查看价格

通用塑料改性技术目录

前言

第1章 聚乙烯改性

1.1 简介

1.2 聚乙烯的接枝改性

1.3 聚乙烯的交联改性

1.4 聚乙烯共混(聚)改性

1.5 聚乙烯的填充与增强改性

1.6 聚乙烯的纳米改性

第2章 聚内烯改性

2.1 简介

2.2 聚丙烯接枝改性

2.3 PP的交联和共混改性

2.4 聚丙烯的增韧改性

2.5 PP的填充与增强改性

2.6 PP纳米改性

第3章 聚氯乙烯改性

3.1 简介

3.2 聚氯乙烯交联改性

3.3 PVC增韧改性

3.4 PVC的填充与增强改性

3.5 PVC纳米改性

第4章 聚苯乙烯改性

4.1 简介

4.2 聚苯乙烯接枝改性

4.3 PS共混改性

4.4 聚苯乙烯的增韧改性

4.5 聚苯乙烯的纳米改性

第5章 ABS树脂改性

5.1 简介

5.2 ABS树脂接枝改性

5.3 ABS填充与增强改性

5.4 ABS的纳米改性

第6章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

6.1 简介

6.2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增韧改性

6.3 PMMA的填充与增强改性

6.4 PMMA纳米改性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通用塑料改性技术基本信息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1版 (2007年1月1日)丛书名: 高分子材料改性丛书

平装: 364页

开本: 16开

ISBN: 7111200632

条形码: 9787111200635

查看详情

通用塑料改性技术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通用塑料改性技术编辑推荐

本书重点介绍了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ABS及聚甲基内烯酸甲酯塑料的接枝与交联改性,共混与赠韧改性、填充改性、增强改性及纳米改性等内容,并从制备方法、性能分析与效果评价等方面详尽介绍了每一种材料的改性技术。本书内容翔实,技术可靠,是从事塑料材料研究、产品设计、制造、销售、管理及教学人员的必读之书。

查看详情
通用塑料_工程塑料_介绍 通用塑料_工程塑料_介绍

通用塑料_工程塑料_介绍

格式:pdf

大小:23KB

页数: 6页

通用塑料 百科名片 一般是指产量大、用途广、成型性好、价格便宜的塑料,如聚乙烯、聚丙烯、酚醛等。 目录 基本分类总述聚乙烯( PE)聚丙烯( PP)聚氯乙烯( PVC)聚苯乙烯( PS) ABS 其他相关 PE PP PS PVC ABS PA 基本分类 总述 聚乙烯( PE) 聚丙烯( PP) 聚氯乙烯( PVC) 聚苯乙烯( PS) ABS 总述 通用塑料 通用塑料有五大品种,即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及 ABS。它们都是热塑性塑料。 聚乙烯( PE) 聚乙烯是塑料工业中产量最高的品种。聚乙烯是不透明或半透明、质轻的结晶性塑料,具有优良的耐低温性能(最低 使用温度可达- 70 ~ -100℃),电绝缘性、化学稳定性好,能耐大多数酸碱的侵蚀,但不耐热。聚乙烯适宜采用注塑、吹 塑、挤塑等方法加工。 PE 根据密度不同可分为:低密度聚乙烯 LDPE;高密度聚乙烯 HDPE;线

汽车通用塑料底漆 汽车通用塑料底漆

汽车通用塑料底漆

格式:pdf

大小:11KB

页数: 1页

专利号:200710139469.3汽车塑料涂料分为底漆、清漆或面漆等,底漆可直接涂在经表面处理过的塑料底材表面上,覆盖塑料部件表面的流痕和缺陷。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汽车的自重有轻量化的趋势,因此,各种材质的塑料件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汽车上。在汽车用塑料件涂料制作中,其主体树脂多采用聚丙烯树脂配以其它原料,

塑料改性技术方法

塑料改性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添加改性

(1)添加小分子无机物或有机物

在聚合物(树脂)中加入小分子无机物或有机物,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以取得某种预期性能的一种改性方法。这种方法是最早的一种改性方法,它改性效果明显,工艺简单,成本低,因而应用十分广泛。相信在高校做过毕业课题的都接触和了解这种方法。

这种改性方法按照改性目的分为降低成本(添加各种价廉的无机、有机填料)、提高强度(添加各种增强纤维)、提高韧性(添加弹性体及超细填料等)、提高阻燃性(添加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无机磷、有机卤化物、有机磷化物、有机硅及氮化物等)、提高寿命(添加各种抗氧剂、光稳定剂等)、改善加工性(添加增塑剂、热稳定剂、润滑剂及加工助剂等)、增加耐磨性(添加石墨、MoS2、SiO2等)、改善结晶结构(添加成核剂,具体有有机羧酸类、山梨醇类等)、改善抗静电及导电性(添加抗静电剂及导电剂)、改善可降解性(淀粉填充、降解添加剂等)、改善抗射线辐射性能等。

这种方法常用的添加剂有:无机添加剂(填充剂、增强剂、阻燃剂、着色剂及成核剂等)、有机添加剂(增塑剂、有机锡稳定剂、抗氧剂及有机阻燃剂、降解添加剂等)。

(2)添加高分子物质

这种方法也成为共混改性,其主要的方法是在一种树脂中掺入一种或多种其它树脂(包括塑料和橡胶),从而达到改变原有树脂性能。由于共混改性的复合体系中都为高分子物质,因而其相容性好于添加小分子的体系,改性同时对原有树脂的其它性能没有太大影响。我们常见的聚合物合金就是此方法改性产物。共混改性是一种开发新型高分子材料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对现有塑料品种实现高性能化、精细化的主要途径。

2、形态及结构改性

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塑料本身的树脂形态及结构来改性。通常方法是改变塑料的晶型状态、交联、共聚、接枝等。

(1)形态控制改性

塑料的形态控制改性即控制塑料制品不同的聚集形态,使之取得我们预期的性能。这种方法是在非外力作用下通过加工成型工艺条件的调整,进行形态控制,一般称之为自我改性,其中以自增强最为常用。通过塑料形态控制可以改善塑料的许多性能,如力学、热学、光学等各个方面,有些方面的改性效果十分明显。例如通过成核技术控制结晶质量,用双向拉伸技术获取高度取向。

(2)交联改性

交联应该很熟悉,一般为线性结构交联为网状结构或立体结构。引发交联是需要外界条件的,通常为不同形式的能源(例如光、热、辐射等)。大分子链由于外界作用产生可反应自由基或官能团,从而在大分子链之间形成新的化学键,使线型结构聚合物形成不同程度网状结构聚合物。例如聚丙烯的交联改性可以提高其机械性能。

(3)共聚及接枝改性

这种方法主要是在原有的分子链上加上其他分子链段或功能基团。共聚是指两种或多种单体共同参加的聚合反应,能够扩展聚合物性能,是改进聚合物性能和用途的重要途径。例如聚苯乙烯与丙烯腈共聚改善聚苯乙烯性脆的弱点;聚氯乙烯与醋酸乙烯酯共聚改善聚氯乙烯的塑性。接枝有链转移接枝、化学接枝、辐射接枝,其改性在刚性体和弹性体方面的应用较多,例如苯乙烯-丁二烯接枝共聚物改善PS的冲击性能。

3、复合改性

塑料的复合改性即通过粘合剂或热熔等方法将两层或两层以上的膜、片等材料复合在一起而形成一种多层膜、片等材料的方法。塑料的复合改性实际上是塑料共混改性方法中层状共混的极端化,也可以看成是一种特殊的塑料共混改性。

4、表面改性

塑料表面改性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使塑料制品表面性能发生变化的一类改性方法。塑料表面改性与其它改性不同之处有二点:一是其改性仅局限于制品的表面,其内部性能不发生变化;二是其改性实施于塑料制品一次成型加工之后,属于二次加工改性。

塑料表面改性的目的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应用的改性,另一类是间接应用的改性。

(1)直接应用的塑料表面改性直接应用改性是指可以直接获得应用的一些改性,具体有表面光泽度、表面硬度、表面耐磨性及摩擦性、表面防老化、表面阻燃、表面导电及表面阻隔等。塑料表面这方面的改性近年来开发应用很快,如在塑料阻隔改性方面,表面阻隔改性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2)间接应用的塑料表面改性间接应用改性是指为直接应用打基础的一些改性,具体如为改善塑料的粘接性、印刷性及层化性等而进行的提高塑料表面张力的改性。例如,以塑料电镀为例,未经表面处理的塑料品种只有abs的镀层牢度能达到要求;尤其聚烯烃类塑料品种,镀层牢度十分低,必须进行表面改性以提高与镀层的结合牢度,方可进行电镀处理。

查看详情

塑料填充改性实用技术目录

上篇 填充改性实用技术

第1章 概论

1.1 塑料概况

1.1.1 塑料的组成

1.1.2 塑料的特性

1.1.3 塑料的分类

1.1.4 塑料的鉴别

1.2 塑料填充改性基本概念

1.2.1 塑料改性的分类

1.2.2 塑料填充改性的目的

1.3 塑料填充改性发展概况

1.4 塑料填充改性发展趋势

第2章 塑料填充改性常用原辅材料

2.1 合成树脂

2.1.1 聚丙烯

2.1.2 聚乙烯

2.1.3 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

2.1.4 聚氯乙烯

2.1.5 聚苯乙烯

2.1.6 聚酰胺

2.1.7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2.2 塑料助剂

2.2.1 偶联剂

2.2.2 增塑剂

2.2.3 润滑剂

2.2.4 改性剂

2.2.5 增白剂

2.2.6 增韧剂

2.3 无机材料

2.3.1 碳酸钙

2.3.2 滑石粉

2.3.3 硅灰石

2.3.4 高岭土

2.3.5 玻璃纤维

2.3.6 氧化钙

2.4 新型改性材料

2.4.1 无机纳米粒子

2.4.2 稀土类助剂

2.4.3 碳-石墨纤维

2.4.4 液晶聚合物

第3章 塑料填充改性生产机械

3.1 概述

3.2 混合机械

3.2.1 高速混合机

3.2.2 开炼机

3.2.3 密炼机

3.2.4 复合式混炼机

3.3 挤出造粒机组系列

3.3.1 单螺杆挤出机

3.3.2 双螺杆挤出机

3.3.3 往复式单螺杆挤出造粒机组

3.3.4 切粒造粒辅机

第4章 塑料填充改性生产技术

4.1 碳酸钙改性母料产品配方与生产工艺

4.1.1 碳酸钙改性母料产品配方

4.1.2 碳酸钙改性母料工艺路线

4.1.3 碳酸钙的指标要求

4.1.4 载体树脂的选择

4.1.5 加工助剂的选择

4.1.6 生产设备的技术要求

4.2 滑石粉透明改性母料产品配方与生产工艺

4.2.1 滑石粉透明改性母料产品配方

4.2.2 滑石粉透明改性母料生产工艺

4.2.3 滑石粉的指标要求

4.2.4 载体树脂的选择

4.2.5 加工助剂的选择

4.2.6 生产设备的技术要求

4.3 功能性农用薄膜母料生产工艺

4.4 消泡干燥母料生产工艺与应用

4.4.1 消泡干燥母料原辅材料及配方

4.4.2 消泡干燥母料技术原理

4.4.3 消泡干燥母料生产工艺流程

4.4.4 消泡干燥母料应用特点

4.5 无机纳米粒子母料的生产制备

第5章 塑料填充改性工艺要点

5.1 塑料填充改性母料共混预塑化工艺要点

5.2 塑料填充改性母料加工工艺关键要点

5.2.1 水分及易挥发物

5.2.2 消除静电

5.2.3 活化包覆

5.2.4 界面相容

5.2.5 挤出造粒工艺

5.2.6 熔体流动速率的调整

5.2.7 工艺温度的控制

5.2.8 无机粉体的磨耗比较

5.2.9 改性母料的密度与价格

5.2.10 产品分散性

第6章 塑料填充改性产品应用

6.1 碳酸钙填充改性母料

6.1.1 碳酸钙填充改性母料产品应用

6.1.2 碳酸钙填充改性母料的生态效益

6.1.3 研制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扩大产品应用领域

6.2 滑石粉透明改性母料

6.3 聚丙烯透明增强改性母料

6.3.1 家电、汽车零部件的应用效果

6.3.2 电缆填充绳的应用效果

6.3.3 扁丝的应用性能

6.4 滑石透明增强改性母料在生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6.5 色母料

6.6 功能性农用薄膜母料

6.7 聚氯乙烯共混改性

6.7.1 PVC/CPE共混改性

6.7.2 PVC/MBS共混改性

6.7.3 PVC/NBR共混改性

6.7.4 PVC/ACR共混改性

6.7.5 PVC/EVA共混改性

6.7.6 PVC/ABS共混改性

6.7.7 PVC/TPu共混改性

6.7.8 PVC/CaC03共混改性

6.7.9不同品种聚氯乙烯的共混

6.8 聚苯乙烯的共混改性

6.8.1 聚苯乙烯/聚烯烃共混改性

6.8.2 聚苯乙烯/橡胶的共混改性

6.9 聚酰胺改性

6.9.1 聚酰胺增韧、增强共混体系

6.9.2 聚酰胺/聚烯烃弹性体共混体系

6.9.3 P.A/PP共混体系

6.9.4 聚酰胺与其他聚合物的共混

6.9.5 其他聚酰胺品种

6.10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树脂改性

6.10.1 ABS/PVC共混改性

6.10.2 ABS/PC共混改性

6.10.3 ABS/PA共混改性

6.10.4 ABS/TPU共混改性

6.10.5 ABS/PET共混改性

6.10.6 ABS与其他聚合物的共混

第7章 纳米复合材料

7.1 无机纳米粒子/聚合物复合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

7.2 无机纳米粒子/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性能

7.3 无机纳米粒子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

7.3.1 关于纳米粒子的团聚现象

7.3.2 防止团聚的途径

7.4 无机纳米粒子/聚合物共混材料

7.4.1 纳米CaCO3/聚合物共混体系

7.4.2 蒙脱土/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

7.4.3 其他无机纳米粒子/聚合物复合材料

7.5 无机纳米粒子增韧机理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下篇 专业论文

以回收烯烃树脂为载体的填充母料生产工艺探讨

烯烃改性母料所用助剂的选择与应用

新型煅烧高岭土在塑料及农地膜中的应用

多功能塑料薄膜的研制及其在发展农业生产上的意义

耐老化防雾滴农膜母料的生产工艺探讨

重质碳酸钙的加工与应用

金属填料在塑料工业中的应用

农地膜改性保温母料的应用研究

填充改性母料生产现状与市场展望

废旧塑料的处理方法与再生利用

无机矿物材料在塑料中的应用

碳酸钙质量指标对改性母料的影响

碳酸钙环保改性母料的生产工艺

滑石粉在塑料中的应用

改性母料加工技术进展综述

塑料新型改性母料新进展

滑石粉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研究

除湿干燥剂在工程塑料中的应用

重钙填充改性母料生产应用技术新进展

江西永丰碳酸钙物理性能及在塑料中的应用对比研究

无机粉体在塑料产品中的应用新进展

碳酸钙在塑料中应用现状及重要意义

无机粉体/烯烃树脂环保合成纸的生产应用前景

辩证看待"石头纸"

附录

附录一 常用塑料中文、英文缩写对照表

附录二 名词解释

附录三 计量单位表

附录四 塑料的鉴别方法

附录五 各种填充材料的物理性能

附录六 QB/T 1126一1991 聚烯烃填充母料

附录七 QB/T 1648-1992聚乙烯着色母料

后记

查看详情

塑料改性实用技术目录

第1篇 塑料改性总论

第l章 塑料改性概论

1-1 塑料的特点

1-1-1 塑料的优点

1-1-2 塑料的缺点

1-2 塑料的改性

1-2-1 塑料改性的概念

1-2-2 塑料改性的分类

1-2-3 塑料改性的目的

1-2-4 塑料改性的发展

第2篇 塑料的改性方法

第2章 塑料添加改性方法

2-1 塑料添加改性的概况

2-1-1 塑料添加改性的定义

2-1-2 塑料添加改性的分类

2-2 塑料添加改性机理

2-2-1 物理作用机理

2-2-2 化学作用机理

2-3 塑料添加剂的分散形态结构

2-3-l 不规则分散结构

2-3-2 层状分散结构

2-3-3 纤维状分散结构

2-3-4 网状分散结构

2-4 料添加改性的相容性

2-4-1 脂与添加剂的相容性

2-4-2 提高树脂与添加剂相容性的方法

2-5 塑料添加改性的配方设计

2-5-1 添加剂的属性

2-5-2 添加剂之间的相互作用

2-5-3 添加剂与树脂的关系

主要参考文献

第3章 塑料共混改性方法

3-1 塑料共混改性概况

3-1-l 塑料共混改性的定义

3-1-2 塑料共混改性的作用

3-2 塑料共混物的结构

3-2-1 共混物单相连续结构

3-2-2 共混物两相连续结构

3-2-3 共混物两相互锁或交错结构

3-3 塑料共混物的相容性

3-3-1 塑料共混物相容性原则

3-3-2 提高塑料共混物相容性的方法

主要参考文献

第4章 塑料复合改性方法

4-1 塑料复合改性概况

4-1-1 塑料复合改性的定义

4-1-2 塑料复合改性的目的

4-1-3 塑料复合改性的方法

4-1-4 塑料复合改性的发展

第3篇 塑料改性的应用

附录 本书中英文符号的含义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23-1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