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她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兴起和进步,随着太原理工大学的沿革与发展,已经走过了百年的风雨历程。

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基本信息

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学院领导

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现任领导

院党委书记

白晓红

副书记

袁毅刚

委员

白晓红、陆凤华、雷宏刚、李宏、朱向东

院长

雷宏刚

副院长

陆凤华、朱向东

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各系领导

党政办

主任:赵庆生

建筑系

主任:朱向东

科教办

主任:孙建中

副主任:孟聪龄

学工办

负责:张亚东

土木工程系

副主任:张泽平(主持)

团委

书记:马丽莉

副主任:李铁英

工会

主席:李宏

实验中心

主任:陆凤华(兼)

副主席:张亚东

院党委书记白晓红,留英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在英国完成博士后研究,于1993年回国。是山西省岩土工程学科带头人,兼职《岩土工程学报》、《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编委,国际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协会会员,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分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分会理事,山西省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参加了国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的修订工作。其科研成果之一的复合地基技术研究开发项目为地方经济建设节省资金数千万余元。近年来在国内外重点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发表论文60余篇,SCI、EI、ISTP收录20余篇,引用7篇次,已培养博、硕士研究生30余名。

院党委书记范智,多年从事高等院校党建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工作作风朴实,认真负责。注重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过程中,培养青年学生的思想品格、言行习惯和知识技能等综合素质。注重教师队伍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同步提高,鼓励和扶持中青年骨干教师业务的个性化发展,顾全大局,整体把握教师队伍和青年学生政治思想的先进性,以保证教书育人的大方向。

查看详情

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木工板(工程板)

  • 1220×2440×165(E0/优等)
  • 大王椰
  • 13%
  • 杭州大王椰智环装饰新材料有限公司(湖州市厂商期刊)
  • 2025-07-22
查看价格

木工板(工程板)

  • 1220×2440×165(E1/一等)
  • 大王椰
  • 13%
  • 杭州大王椰智环装饰新材料有限公司(湖州市厂商期刊)
  • 2025-07-22
查看价格

木工板(工程板)

  • 1220×2440×160(E1/一等)
  • 大王椰
  • 13%
  • 杭州大王椰智环装饰新材料有限公司(湖州市厂商期刊)
  • 2025-07-22
查看价格

木工板(工程板)

  • 1220×2440×160(E1/一等)
  • 大王椰
  • 13%
  • 杭州大王椰智环装饰新材料有限公司(湖州市厂商期刊)
  • 2025-07-22
查看价格

人体工程学旋转座椅

  • 皮质
  • 13%
  • 深圳创时代家具有限公司
  • 2025-07-22
查看价格

建筑与装饰工程人工

  • A.1章土石方工程
  • 工日
  • 中山市2019年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建筑与装饰工程人工

  • 不含A.1章土石方工程
  • 工日
  • 中山市2018年12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建筑与装饰工程人工

  • A.1章土石方工程
  • 工日
  • 中山市2018年12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建筑与装饰工程人工

  • 不含A.1章土石方工程
  • 工日
  • 中山市2018年10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建筑与装饰工程人工

  • A.1章土石方工程
  • 工日
  • 中山市2018年10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铜字(华南理工大学)

  • 4mm厚
  • 6
  • 1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09-17
查看价格

15mmPVC宣传栏工程学院简介

  • 15mmPVC,面层彩印UV高清画面后雕刻成型
  • 120
  • 1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12-01
查看价格

人机工程学椅子

  • 1.包括但不限于人机工程学椅子购置、运输、安装(安放)、调试等工作内容
  • 21
  • 3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7-05-22
查看价格

系统网络器材布线工程

  • 实训系统配套.
  • 1
  • 1
  • /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3-11-29
查看价格

人体工程学座椅

  • 人体工程学座椅,满足指挥大厅20×2人员要求
  • 1
  • 1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09-02
查看价格

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历史沿革

太原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2年的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当时所设的四个科目中就有土木工程科;1931年扩建成为山西大学土木工程系;1953年太原工学院独立建院,土木工程系为全校所设四系之一;1984年太原工学院更名为太原工业大学,土木工程系下设工民建、建筑学、给水排水工程、供热与通风工程、环境与市政工程五个本科专业;1994年,土木工程系下设建

筑工程和交通土建两个本科专业;1997年,太原工业大学与山西矿业学院合并成立太原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建筑系、水利工程系和环境与市政工程系组建为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2004年,水利工程系、环境与市政工程系分别建院,土木工程系与建筑系组建成立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查看详情

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发展前景

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面向未来,立足地方经济建设,全力打造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科教精品。全院教职工再接再厉,必将在我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在山西地方经济建设中做出新的贡献。

百余年来,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培养的成千上万的毕业生遍及祖国的大江南北,不少学子已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和业界精英。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豪情满怀。建工人将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继往开来,秉承优良传统,紧扣时代脉搏,阔步奔向美好明天。

查看详情

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专业设置

学院设建筑系和土木工程系,有建筑学、城市规划和土木工程3个本科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包含建筑工程、交通土建、工程管理、地下工程4个专业方向。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土木工程4个一级学科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岩土工程、结构工程2个二级学科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同时拥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拥有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岩土工程和结构工程是山西省重点学科。

  • 建筑学专业

培养目标:从事公共建筑、住宅建筑、工业厂房以及公共福利设施建筑设计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导学科:建筑学专业是涉及理、工、文、艺诸多领域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具有技术与艺术、理工与人文相结合的特点。要求学生知识面宽广,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

主修课程:建筑初步、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素描、水彩、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建筑物理、中国古代建筑史、外国建筑史、建筑设计、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古建筑测绘、工地实习、专业调研、素描和水彩快速表现、快速设计、水彩渲染、CAD、建筑构造和建筑师业务实践等。

就业范围:学生毕业后可进入建筑设计院、建筑科学研究院或高校的建筑学专业从事建筑设计、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还可从事城市建筑管理工作或就业于房地产行业。

  • 城市规划专业

培养目标:该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及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与知识,能在政府管理部门、规划部门及设计部门从事城乡规划与设计、风景园林区规划与设计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导学科:城市规划专业是涉及理、工、文、艺诸多领域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具有艺术、理工、人文相结合的特点。要求学生具有知识面宽和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

主修课程:城市规划设计原理、居住区规划设计、风景园林区规划设计、美术、建筑设计、城市交通、城市发展史等。

就业范围:学生毕业后可进入城市规划管理、设计、施工等部门从事相应的设计、科研、教学及管理工作。

  • 土木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土木工程学科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从事土木工程的项目规划、设计、研究开发、施工及管理的能力,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可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道路、桥梁等的设计、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资、开发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具备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导学科:土木工程学科属于工学门类,在整个科学技术领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人类生存、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所依赖的主要学科之一。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总称。

主修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建筑材料、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砼结构、钢结构、基础工程、桥梁结构、道路勘测设计与路基路面结构、施工技术与管理。

土木工程专业的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认识实习、测量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结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等。

土木工程专业特色:历史悠久,享誉国内外,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复合性、实用性高级人才。

就业范围:该专业学生就业领域广,毕业后可以进入工业与民用建筑、地下建筑、道路、桥梁、隧道等领域的设计、施工、开发单位,咨询监理、管理部门以及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事设计、科研、教学及管理工作。 2100433B

查看详情

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科研成果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不断优化的学术和人文环境,产生出可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该学院毕业的博、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深受省内外经济建设一线用人单位的欢迎和赞誉。该院专家学者的科研成果亦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譬如:强夯法地基处理技术用于山西省基础设施及工业与民用建筑,比传统方法节省资金数千万元;三层网架空间结构研究成果被应用于首都国际机场的大距度机库和昆明世博园;抗震减震研究成果应用于应县辽代木塔的检测与维护;装饰吸声体的研究成果应用与太原理工大学文体中心成功实现CUBA和山西省春节晚会现场直播等。

在教学科研方面,近五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项,省部级及横向项目500项,其中获得山西省教学成果奖4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3项、 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SCI、EI收录100余篇、出版教材和专著30余部。在学科建设方面,结构工程和岩土工程分别于1998年、2000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2006年结构工程和岩土工程分别获批为山西省重点学科,2007年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获批为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土木工程专业于2006年评为山西省品牌专业。

查看详情

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学院介绍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历史悠久,自1902年建校设立土木工程科,学科和专业的沿革与发展,已走过了一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 学院拥有教职员工112名,其中正副教授45名,讲师40名,助教15名;有博士生导师15名,硕士生导师39名;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实验教学人员12名。学院的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同时拥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同时土木工程入选第一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和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建筑技术科学、建筑历史与理论、岩土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6个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具有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岩土工程和结构工程学科是山西省重点学科。学院的结构工程实验中心具有国内一流检测设备,是教育部先进实验室;冲击实验中心的设备居亚洲地区领先地位。学院下设建筑系和土木工程系,有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3个本科专业。在校博、硕士生及本科生1400余名。

查看详情

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师资力量

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学科带头骨干老师

学科方向

姓名

出生年月

获博士学位年月

职称

特殊环境下的岩土工程

白晓红

195912

199208

教授

梁仁旺

196201

199807

教授

葛忻声

196606

200507

教授

现代钢结构与空间结构

雷宏刚

196407

200807

教授

李海旺

196106

---

教授

杜红秀

196204

200507

教授

古建筑保护及结构防灾减灾

李铁英

196804

200507

教授

张文芳

196708

200007

教授

牛琪瑛

195707

---

教授

建筑节能材料与绿色建筑体系

李 珠

195912

199607

教授

张泽平

196403

200907

教授

陆凤华

195608

200805

教授

查看详情
前进中的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前进中的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前进中的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格式:pdf

大小:330KB

页数: 1页

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她随着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兴起和进步,随着太原理工大学的沿革与发展,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风雨历程。

建工学院工作总结-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建工学院工作总结-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建工学院工作总结-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格式:pdf

大小:118KB

页数: 16页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2015年度工作总结 2015 年,是 “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 “十三五”规 划的谋划之年。 在全院教职工的辛勤工作和竭诚努力下, 实现了年初 预定的目标,各项工作成绩喜人,现简要总结如下: 第一部分:行政工作 一、师资队伍建设 1、重抓校外优秀博士的引进工作,韩江龙、张家广两位正式入 职;李翔宇、安毅、赵林、何斌四位已获学校批准, 不久将陆续报到。 2、重视校内人员的招聘,靳世宏、赵刚、段利军、李宝江、韩 俊萍五位的加入,缓解了实验人员紧缺的局面。 3、聘请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评估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一级 注册建筑师,博士生导师曹亮功先生为太原理工大学客座教授和我院 建筑学专业的首席顾问,全面指导建筑学专业的评估和建设。 4、重视学院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发展,董晓强荣升教授,韩卫成 荣升副教授,韩鹏举副教授荣升博士生导师, 刘元珍作为高级访问学 者赴美深造一年,王

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学术研究

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科研方向

1.现代建筑设计研究及生态城市规划研究

2.建筑结构裂缝控制及理论研究

3.建筑结构耐久性、检测与加固研究

4.桥梁结构评价及加固研究

5.建筑节能及建筑能耗管理研究

6.岩土工程理论及岩土工程地址灾害防治研究研究

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科研机构

西华大学城市规划研究所

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所成立于2006年,主要依托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的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拥有规划、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交通等专业,业务范围覆盖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旅游规划设计、市政工程设计等。

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所拥有一批理论扎实、思想开拓、经验丰富、技术先进的优秀设计人员,包含规划、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交通等专业,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高级工程师)3名、一级注册建筑师2名、注册城市规划师3人。

主要研究内容、技术咨询、技术服务范围

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旅游规划设计、市政工程设计等

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所注重产学研结合,建立了高效灵活的管理机制,重质量、讲信誉,铸就了较强的服务地方工程建设和社会需求的能力。致力于灾后重建、新农村建设、建筑节能等领域的规划和设计,并诚挚希望能与地方政府和社会实体合作,为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添砖加瓦。

所属学科为:城市规划。

主要成果、成功的业务课题

四川遂宁金海国际社区规划设计、河南罗山温州城市花园规划设计、成都市高新区石羊古镇规划设计方案、绵竹职业中学改扩建方案、遂宁电影文化中心建筑设计等。

承接了柳江四期新居工程设计、东郊.红枫岭三、四号地铁块项目设计、科研任务数十项、花果新居拆迁安置房工程设计、成都市羊西线限价商品房方案设计等科研任务三十多项, 累计科研经费达数百万元,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教材、专著数十本。

西华大学园林景观研究所

园林景观研究所成立于2005年10月,拥有多位长年从事园林景观设计并具有前沿设计理念的资深设计师。长期以来,园林景观研究所在公园规划、公共绿地设计、道路景观、滨水景观设计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设计和实践经验,组成了一支与规划、园林、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测量、经济等专业紧密合作的设计团队,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高级工程师),一级注册建筑师2名,注册城市规划师3人。研究所下设第一研究室和第二研究室:一室主要从事园林景观方案设计与景观施工图纸设计以及图纸规范研究工作;二室主要从事园林工程、造价以及景区旅游策划以及相关评估等工作。

一、 主要研究内容、技术咨询、技术服务范围

园林景观主要从事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园林美学研究与图纸规范研究以及园林工程造价工作。设计风格多样,充分尊重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注重学习国内外同行的先进理念与设计技法。时刻准备为地方和企业提供绿地系统规划、公共绿地、道路绿化、滨河绿化、住宅景观、企事业单位绿化等领域及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咨询服务。所属学科为:建筑学、城市规划。

二、 主要成果、成功的业务课题

眉山月亮园小区绿地系统规划、清白江人民广场绿地广场、都江堰其达公司园林绿地设计、陕西山阳县莲湖公

西华大学品牌符号研究所

品牌符号研究所成立于2004年4月,研究所人员由一批博士、教授、副教授等组成,实力雄厚。

一、主要研究内容、技术咨询、技术服务范围

品牌符号学是跨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传播学、符号学等多学科的边缘学科。它依托“三位一体”品牌模型,建立的的系统科学构架与商业实践模型,初步形成了由强势品牌战略、品牌符号经营、品牌符号营销、品牌符号设计等系统模块组成的应用体系,有效的为新经济下,实业界的品牌建设提供理论指导与应用工具。

西华大学品牌符号研究所承接课题方向:(1)围绕品牌符号经营的前端课题:指定范围品牌符号研究、品牌价值战略定位、强势品牌战略规划设计、品牌符号策略研究(2)围绕品牌符号主题课题:品牌符号规划设计、品牌符号应用设计、符号品牌设计。(3)围绕品牌符号后端延伸课题:品牌符号营销、品牌符号推广、品牌符号重塑、品牌符号经营模式设计等

所属学科为:美术学、传播学、符号学

二、主要成果、成功的业务课题

1、九寨沟品牌符号系统规划设计。

2、谭鱼头品牌符号系统规划设计。

3、 人民商场品牌符号系统规划设计。

4、迪康药业品牌符号系统规划设计。

5、成都小吃品牌符号系统规划设计。

6、衡平信托符号系统设计。

7、香港避风塘喜记香辣蟹品牌符号系统设计。

8、红景天行业品牌符号研究。

9、参与51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完成《四川灾后旅游市场恢复计划》《映秀镇灾后旅游重建策划》中的品牌专项工作。

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572013)《市场进入安全综合评价的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负责品牌安全研究工作。

西华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岩土工程研究所成立于2004年3月,由教授3人,副教授1人,硕士生导师3人、博士2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4人组成。

一、主要研究内容、技术咨询、技术服务范围

岩土工程研究所从事的工作对象包括工业与民用建筑、公路、铁路、桥梁、隧道及地下工程、堤坝、机场等,解决的技术问题包括岩石、岩体、土体性质与评价,岩土边坡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地下工程的开挖与稳定性维护、岩土工程爆破、岩土结构工程及防护技术,各种岩土测试技术、土与岩石地基工程、深基坑的开挖和支护技术等。具有广阔的研究领域和大量的工程项目。国内外都争相建立相应机构,并有大量专业期刊出版和专著问世。每年都有相应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举行,不断有该领域的科研成果获国家、部、省市科技进步奖,因此岩土研究所是一个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研究机构。

二、主要成果、成功的业务课题

岩土工程研究所拥有一批由博士、教授、高工和工程师、研究生等组成的强有力的中青年研究队伍,已从事二十多年岩土工程、岩体力学、地下工程、测试技术、数值计算、软件开发等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具有坚实的数理力学基础与实验、数值计算及工程现场实践技能。在长期的科研工作中积累了许多经验,已在四川、重庆以及云南、贵州、浙江等地进行了有关岩体工程、边坡工程及岩土特性等方面的研究,特别是近十年来,在岩土工程应用研究、岩石损伤、断裂力学、边坡岩体工程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项目研究、市级研究项目、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以及包括边坡、地基、隧道等许多横向科研项目,取得了突出成果。获得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市级科协优秀论文一等奖1项。并发表论文150余篇(包括多篇EI收录论文)。已有包括岩土特性、各种岩土工程的研究与实验条件,有专门研究机构,拥有岩土三轴仪、岩土数据采集仪、超声波测定仪、多功能材料试验机、各种现场观测仪器、计算机及分析计算软件等百余台(套)岩土测试设备仪器,正承担有省部级及多项横向科研项目。

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学院科研成果

一、复杂载荷下层状岩土特性及应用研究

课题来源:四川省教育厅

成果内容简介:复 杂载荷下层状岩土问题是边坡工程、地下工程、隧道工程、水利工程、地基工程、道路工程、建筑工程、矿山工程及核废料贮存等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中大量存在的岩土力学问题和工程疑难问题。随着基础设施的大量兴建,有关岩土工程的问题日益突出,相关工程受到复杂条件下层状岩土的变形、强度、破坏等方面的影响,常 造成隧道坍塌、滑坡、泥石流、建筑地基变形过量、基础倾斜、地表沉陷、大坝决堤、建筑物开裂、矿山压力显现及各种地质灾害和工程灾害事故等的发生。

以西华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教授刘立博 士为项目负责人完成的该项目研究成果,是教育厅优秀科研成果项目。该项目从岩土的应力、应变、强度、本构关系、破坏特征等复杂力学特性研究与施工技术和工程应用入手,解决了复杂荷载与多因素耦合作用下岩土在设计、施工、营运等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难题与控制关键技术,是进行各种岩土工程勘测、设计、施工、 运营和维护工程中重要技术手段,对解决隧道工程、边坡工程、地下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道路工程、河岸工程、动力机器地基与基础工程、矿山工程以及核废料储存等工程中实际技术问题、加快工程进度、降低施工成本、保障生产与运营安全能起到重要作用。

技术水平:本 项目注重了现代各种工程在建设及运营过程中,由于多因素耦合、复杂载荷作用对岩土结构,特别是层状岩土所凸现的理论和技术难题的研究,结合了微、细观和宏观方法、本构模型与计算机三维数值分析、现代岩土力学与工程理论、先进实验方法与现场监测技术,突出了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形成了新的理论、施工技术和 工程系统,解决了不少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例如:应用该项目成果承接并完成的世界第一高双曲拱坝——“锦屏高边坡岩体结构与损伤变形机理及其与边坡工程稳定性实效关系研究”项目,通过了由四川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组织的专家组技术鉴定,专家鉴定结论为:项目研究成果整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获得经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批准授权的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证书编号:2008YK-03-02-J02),为实际工程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外,该项目还应用于都汶高速公路强夯路基工程分析及部分隧道、地铁工程,发表了近10篇研究成果与应用论文。

应用前景:该项目研究成果可应用于施工企业、设计单位、研究机构、行业管理部门等从事的道路工程、边坡工程、地下工程、隧道工程、地基工程、水利工程、建筑工程、矿山工程及核废料贮存等工程设计与施工项目中,对解决岩土工程疑难问题、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促进经济合理、保障技术可靠、生产与运营安全能起到重要作用,并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特殊基础(深基础)试验研究

课题来源:四川省电力局

成果内容简介:根据康定~崇州500kV双回线路工程设计部门提出的几种特殊基础型式分别进行受力分析和比较,选择卡盘式基础进行野外实验,根据理论分析结果和实验结果推导该类基础设计方法。

卡盘式基础结合了斜插式基础受力好和原状土掏挖基础环保好的特点,一方面可减小倾覆力距,使得塔腿基础作用力可通过上面斜柱部分直接传到地面,另一方面,避免了采用大吨位的塔脚板,有利于运输和施工,从而满足塔位稳定、环保及经济的目的。该方法已运用于康定~崇州500kV双回线路工程中。

三、组合插入角钢试验研究试验

课题来源:四川省电力局

成果内容简介: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插入角钢的受力机理、锚固件的应力分布、锚固力大小及其对外力的分担关系进行分析,确定插入角钢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的分布规律、插入角钢 锚固长度的计算理论、锚固件的布置方式及锚固件的计算理论。通过实验室和真型试验,验证有限元分析成果和理论计算方法,从而确定组合插入式角钢设计计算方法和锚固措施。

插入角钢技术广泛用于输电线路铁塔结构工程中,根据该成果可适当减小插入角钢的锚固长度和锚固件个数,减轻重量,便于山区线路施工的运输,减少施工难度。

四、铁塔基础插入式角钢连接节点试验

课题来源:四川省电力局

成果内容简介:对铁塔与基础采用的弯插入式角钢连接节点、单角钢变双角钢节点以及铁塔塔脚板受力机理进行有限元分析,并对弯插入式角钢连接节点、单角钢变双角钢节点进行实验验证,提出节点或连接计算的实用设计方法。

采用这些新型节点连接,减小了节点尺寸和重量,节约了钢材,有效解决山区输电线路施工运输困难的问题。

五、《架空输电线路铁塔设计技术导则》试验研究

课题来源: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

成果内容简介: 该课题含以下三方面内容:

(1)减轻大件焊接节点输送重量试验研究;

(2)长塔腿整体稳定分析;

(3)填板对双肢组合角钢受力的影响分析。

在减轻大件焊接节点输送重量试验研究中对新型节点和连接进行了试验和理论分析,推导相关设计计算公式。长塔腿整体稳定分析中进行了铁塔节间布置方式和不同主斜材刚度比对塔腿受力和整体稳定影响的有限元分析,为大型铁塔的设计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填板对双肢组合角钢受力的 影响分析中比较了各国钢结构规范对填板的相关介绍和规定,提出了填板的设计方法。以上研究成果已运用于该院的铁塔设计中。

六、插入式钢管试验研究

课题来源:国家电网公司

成果内容简介: 课题完成了插入式钢管连接的理论分析,并对钢管在混凝土中的纯粘结锚固、承压板锚固、端部锚材锚固和组合锚固分别进行了承载力特性的分析研究,推导了不同锚固模式下插入式钢管锚固承载力计算公式,为插入式钢管的锚固设计理论提供了计算依据。

该课题首次开展了插入式钢管锚固承载力的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该连接方式和设计方法已运用于1000kV淮南—上海(皖电东送)输电线路工程中。

七、深部开采煤岩动力灾害时间效应研究

课题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利用MTS815材料实验机、8CHSPCI-2声发射仪、岩石CT实验系统等先进手段系统地对煤岩结构形态及非均质性描述、单轴和三轴压缩煤岩损伤演化、单轴和三轴压缩煤岩蠕变损伤演化、压缩煤岩卸荷损伤破坏等进行了宏、细观实验研究,得出了煤岩结构形态和非均质性CT实验描述方法,提 出了基于“归一化”累积声发射振铃计数的损伤变量,得出了压缩煤岩损伤时效扩展、蠕变损伤扩展、卸荷损伤扩展等演化规律。并对压缩煤岩声发射过程分形特征、煤岩动力灾害突变机理等煤岩动力灾害孕育过程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在以上研究基础上,分析得出了煤岩动力灾害时间效应产生机理,提出了其预测预报的方 法,建立了预测机理模型。 2100433B

查看详情

成都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办学条件

成都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院系专业

根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下设5个教学系,开设6个本科专业和1个专科专业。

本科专业

专科专业

建筑系

建筑学

-

土木工程系

土木工程

-

工程管理系

工程管理、工程造价

工程造价(中韩合作办学)

测绘工程系

测绘工程

-

环境工程系

环境工程

-

成都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学科建设

根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有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土木工程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于2014年、2015年先后获得副教授评议权;成都市重点学科1个,校级重点扶持学科1个。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建筑与土木工程(与西华大学联合培养)

成都市重点学科:建筑与土木工程

校级重点扶持学科:岩土工程

成都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根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有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四川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四川省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1个,校级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3个,校级品牌专业1个;获批1项MOOC课程。

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土木工程

四川省“土木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土木工程

四川省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土木工程

校级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土木工程、环境工程、工程管理

校级品牌专业:土木工程

MOOC:工程CAD制图(路峻,2016)

  • 学生成绩

2018年至2020年,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有200余人次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40余项,其中有全国一等奖、省级特等奖等。

成都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师资力量

根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有专任教师6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1/3以上,其中专职教授9人、副教授22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88%左右,其中博士35人;双师型教师占75%左右,一级建筑师、结构师、建造师、造价师及评标专家30余人。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王清远

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计划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王清远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王清远

中科院“百人计划”人选:王清远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王清远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王清远

全国青年岗位能手:黄正文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王清远

四川省教学名师:王清远

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黄正文、林智敏

成都市人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黄正文

查看详情

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学院领导

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现任领导

院长: 王绍森

副院长:李立新、王东东、文超祥

党委书记:刘梅

党委副书记:黄宇霞、黄明伟

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历任领导

院党委(党支部、直属党支部、党总支) 

机构

职务

姓名

任职时间

建筑系党支部

书记

卢志昌

1987.9~1990.6

建筑系直属党支部

书记

陈和祥

1990.7~1998.1,

建筑系党总支

书记

陈和祥

1998.2~2004.5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党委

书记

陈和祥

2004.6~2008.5

孙理

2008.5~2012.12

资料来源:

院行政

机构

职务

姓名

任职时间

备注

建筑系

主任

郭湖生

1987.5~1990.6

副主任

沙镇平

1990.6~1992.3

主持工作

主任

黄仁

1992.4~1998.2

主任

凌世德

1998.3~2004.5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院长

凌世德

2004.6~2012.12

资料来源: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23-1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