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嫩枝及幼叶仅有稀疏短毛,子房被稀疏微毛,花序、苞片及萼片均无毛,其余特征和原种一致。分布于我国台湾及福建。
相同规格的海桐和海桐球价钱是不相同的。
品相不一样价格就不一样
你好, 海桐繁多,萌芽力强,在南方多采用床播,北方也可盆播。当蒴果由青变黄并刚刚裂开时采收,待完全阴干后贮存至来年3月播种。幼苗生长快,经分栽后,两年即可成苗。海桐耐修剪,可结...
罗海桐第二章限时训练题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限时训练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5 分,共 30 分) ( )1、对某一可逆反应来说 ,使用催化剂的作用是 A.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B 改变平衡混和物的组成 C.增大正反应速度 ,降低逆反应速度 D.以同样程度改变正逆反应速度 ( )2、. 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 SO2和 NO2,一定条件下使反应 SO2(g)+NO2(g)? SO3(g) +NO(g)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下所示。由图可 得出的正确答案是: A. 反应在 c点达到平衡状态 B. 反应物浓度: a点小于 b 点 C. 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 △t1=△t2时, SO2的转化率: a~b 段小于 b~c段 ( )3、在可逆反应 X + 3Y ? 3Z (正反应吸热 )中 ,X、Y、Z 是三种气体 ,为了有利于 Z 的生成 , 应采用的反应条件是 A.
岛海桐科的学名Alseuosmiaceae由模式属岛海桐属学名Alseuosmia的复合形式Alseuosmi-加上表示科的等级后缀-aceae构成。该词为复数形式,故在做主语时应与动词的复数形式搭配。
本科中文名亦由模式属中文名“岛海桐属”中的专名“岛海桐”加上“科”字构成。除归并入本科的岛玉铃科之外,其他单纯的中文别名有假海桐科,详见岛海桐属条目的“词源”一节。
序号 |
名称 |
拉丁名 |
类别 |
生态习性 |
1 |
薄片海桐 |
Pittosporumtenuival. |
常绿乔木 |
耐阴植物 |
2 |
窄叶聚花海桐 |
Pittosporumbalansae |
常绿乔木 |
耐阴植物 |
3 |
石生海桐 |
Pittosporumsaxicol |
常绿乔木 |
耐阴植物 |
4 |
褐毛海桐 |
Pittosporumfulvipil |
常绿乔木 |
耐阴植物 |
5 |
秀丽海桐 |
Pittosporumpulchrum |
常绿乔木 |
耐阴植物 |
6 |
四子海桐 |
Pittosporumtonkinen |
常绿乔木 |
耐阴植物 |
7 |
崖花子海桐 |
Pittosporumtruncatu |
常绿乔木 |
耐阴植物 |
8 |
昆明海桐 |
Pittosporumkunminge |
常绿乔木 |
耐阴植物 |
9 |
贫脉海桐 |
Pittosporumoligophl |
常绿乔木 |
耐阴植物 |
10 |
管花海桐 |
Pittosporumtubiflor |
常绿乔木 |
耐阴植物 |
11 |
生耳枫叶海桐 |
Pittosporumdaphniph |
常绿乔木 |
耐阴植物 |
12 |
带叶海桐 |
Pittosporumheteroph |
常绿乔木 |
耐阴植物 |
13 |
薄萼海桐 |
Pittosporumleptosep |
常绿乔木 |
耐阴植物 |
14 |
短萼海桐 |
Pittosporumbrevical |
常绿乔木 |
耐阴植物 |
15 |
滇西海桐 |
Pittosporumjohnston |
常绿乔木 |
耐阴植物 |
16 |
广西海桐 |
Pittosporumkwangsie |
常绿乔木 |
耐阴植物 |
17 |
波叶海桐 |
Pittosporumundulati |
常绿乔木 |
耐阴植物 |
18 |
滇藏海桐 |
Pittosporumnapaulen |
常绿乔木 |
耐阴植物 |
19 |
圆锥海桐 |
Pittosporumpaniculi |
常绿乔木 |
耐阴植物 |
20 |
荚蒾叶海桐 |
Pittosporumviburnif |
常绿乔木 |
耐阴植物 |
21 |
皱叶海桐 |
Pittosporumcrispulu |
常绿乔木 |
耐阴植物 |
22 |
厚圆果海桐 |
Pittosporumrehderia |
常绿乔木 |
耐阴植物 |
23 |
秃序海桐 |
Pittosporumtobira |
常绿乔木 |
耐阴植物 |
24 |
斑叶海桐 |
Pittosporumvariegated |
常绿乔木 |
耐阴植物 |
少花海桐属常绿灌木植物,嫩枝无毛,老枝有皮孔。叶散布于嫩枝上,有时呈假轮生状,革质,狭窄矩圆形,或狭窄倒披针形,长5-8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急锐尖,基部楔形,上面深绿色,发亮,下面在幼嫩时有微毛,以后变秃净,侧脉6-8对,与网脉在上面稍下陷,在下面突起,边缘干后稍反卷,叶柄长8-15毫米,初时有微毛,以后变秃净。花3-5朵生于枝顶叶腋内,呈假伞形状;花梗长约1厘米,秃净或有微毛;苞片线状披针形,长6-7毫米;萼片窄披针形,长4-5毫米,有微毛,边缘有睫毛;花瓣长8-10毫米;雄蕊长6-7毫米;子房长卵形,被灰绒毛,子房柄短,花柱长2-3毫米,有侧膜胎座3个,胚珠约18个。蒴果椭圆形或卵形,长约1.2厘米,被疏毛,3片裂开,果片阔椭圆形,厚约1毫米,木质,胎座位于果片中部,各有种子5-6个;种子红色,长4毫米,种柄长2毫米,稍压扁。
叶狭窄倒披针形,宽不超过2.5厘米,萼片长4-5毫米,蒴果稍有变化,或为圆球形,或为卵形,长约1.2厘米、果壳厚度亦稍有变化,或稍厚于1毫米,或稍薄于1毫米,子房被毛,胚珠及种子14-1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