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理论与试验研究目标:是为了向社会提供特殊桥梁抗震设计理论和分析方法,并初步建立桥梁防护体系,使这些桥梁设计有统一的设防标准、设防措施下具有相对的统一的抗震安全指标。研究内容:有轨交通高架和山区复杂地形上的高架桥的抗震设计理论与试验研究,智能支座研究和大跨桥梁的地震作用空间效应的研究。
批准号 |
50278068 |
项目名称 |
特殊桥梁抗震设计理论与实验研究 |
项目类别 |
面上项目 |
申请代码 |
E0804 |
项目负责人 |
范立础 |
负责人职称 |
教授 |
依托单位 |
同济大学 |
研究期限 |
2003-01-01 至 2005-12-31 |
支持经费 |
25(万元) |
go to Caltran website and download the seismic design criteria
抗震设计增加了材料强度和结构复杂度,可能导致造价增加20%以上,尤其是在地震活跃区域。相关领域:抗震设防等级越高,所需的加固措施和材料更高级别。
抗震设计要求更严格的结构强度和非线性特性,这会增加材料消耗和施工复杂性。抗震设防会提升安全性,但相应地增加成本。
桥梁抗震设计与减隔震设计的比较
桥梁工程的抗震设计一般在静力设计的基础上进行,通过对某座四跨连续梁桥进行抗震设计及减隔震设计,探究这两种方法的原理,分析该方法的特点并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得出其适用范围并为抗震设计手算方法提供实例。
桥梁抗震设计与减隔震设计的比较
桥梁工程的抗震设计一般在静力设计的基础上进行,通过对某座四跨连续梁桥进行抗震设计及减隔震设计,探究这两种方法的原理,分析该方法的特点并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得出其适用范围并为抗震设计手算方法提供实例。
本项目拟瞄准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中优先资助领域:抗灾设计理论。针对斜拉桥、悬索桥等大跨度桥梁结构,根据大跨度桥梁寿命期内组成结构各部分的重要性、可检性、可修性和可换性以及地震破坏后桥梁结构修复工作(抢修)的难易程度和结构所能承受的损伤、破坏风险,初步建立大跨度桥梁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和方法,实现对大跨度桥梁工程地震灾变合理有效控制,提升大跨度桥梁结构防灾减灾能力。重点研究内容为:(1)地震作用下,大跨度桥梁主要结构构件的损伤与性能目标的定量关系;(2)大跨桥梁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和地震损伤、破坏风险;(3)大跨桥梁抗震设防标准与相应的性能要求;(4)大跨桥梁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方法。 2100433B
批准号 |
90815007 |
项目名称 |
基于性能的大跨桥梁抗震设计理论研究 |
项目类别 |
重大研究计划 |
申请代码 |
E0805 |
项目负责人 |
李建中 |
负责人职称 |
教授 |
依托单位 |
同济大学 |
研究期限 |
2009-01-01 至 2011-12-31 |
支持经费 |
50(万元) |
批准号 |
50608012 |
项目名称 |
大跨度桥梁抗震可靠度理论与台阵实验研究 |
项目类别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申请代码 |
E0805 |
项目负责人 |
赵岩 |
负责人职称 |
教授 |
依托单位 |
大连理工大学 |
研究期限 |
2007-01-01 至 2009-12-31 |
支持经费 |
25(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