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调查资料表明,氢冷发电机电腐蚀现象较少,而水冷机组电腐蚀现象比较严重。究其原因,可以认为氢冷机组密封较好,定子内部所含水蒸汽、氧气较少,因此减轻了由于放电产生的臭氧、氮氧化物和水蒸汽的化学作用而引起腐蚀的可能性。水冷机组因其线负荷大,运行中线棒所受电磁力较大,运行中上下振动造成线棒和硅钢片磨损,破坏了防电晕层,使线棒和槽壁之间所承受的电压升高,容易造成电腐蚀。另外,有些处于低电位的线棒也有不同程度的电腐蚀。但是,多数低电位线棒是与高电位线棒同槽且高电位线棒有较严重的电腐蚀。因此,可以认为,低电位线棒表面损坏的原因除由于磨损外,更重要的是由于受到同槽高电位线棒电腐蚀的影响而造成的。从六十年代开始,我国应用环氧粉云母代替过去的沥青片云母作为高压大容量发电机定子线棒主绝缘材料。运行经验证明,环氧粉云母片绝缘材料比沥青片云母绝缘具有抗电强度高、绝缘厚度薄,耐热、耐油等优点。但也暴露出来一些问题,较为严重的是定子线棒绝缘的电腐蚀。调查材料指出,有的机组定子线棒绝缘的腐蚀量占电机总线棒根数的70%左右,腐蚀深度可达到2~3mm。
根据腐蚀程度,外腐蚀有下列征象:(1)轻微外腐蚀,线棒防电晕层由原来的黑灰色局部或全部变成深褐色;(2)较严重外腐蚀,线棒防电晕层呈灰白色并有不同程度的蚕食现象,局部酥化,部分主绝缘外露;(3)严重外腐蚀,线棒防电晕层大部分或全部变酥,甚至全部脱落,主绝缘外露且被烧灼成麻点或麻坑。此外,槽楔与线棒间垫条及槽底垫条也都有不同程度的腐蚀,有的被烧灼成蜂窝状,甚至完全烧光。内腐蚀在剥去防电晕层后能看到下列征象:(1)轻微内腐蚀,线棒防电晕层内表面和主绝缘外表面略有小白点;(2)较严重内腐蚀,线棒防电晕层内表面和主绝缘外表面呈黄白色;(3)严重内腐蚀,线棒防电晕层内表面和主绝缘外表面大面积变白,并有许多白色粉末。 运行中的线棒由于受到每秒钟交变100次的径向电磁力的作用而发生振动,引起线棒防电晕层逐渐磨损,致使线棒表面和槽壁间失去电接触,加剧了电腐蚀。上层线棒和下层线棒同槽且同相时,上层线棒所受的径向电磁力是下层线棒的3倍左右,因而上层线棒表面防电晕层更容易被磨损,从而使上层线棒发生电腐蚀的几率增多。2100433B
在食盐水等电解质溶液中,例如把铁和铜浸入同时以铜线连结时,铁会溶解于电解质溶液中,在铜的表面会引起溶解于电解质溶液中氧的还元反应。此时因为铜线有电流,全体形成电瓶。形成这电瓶进行腐蚀的现象叫做电腐蚀。
透平发电机电腐蚀:发生于定子线棒防电晕层和槽壁之间,称为外腐蚀;另一种是发生于防电晕层和主绝缘之间(一般须剥去防电晕层后才能看到),称为内腐蚀。
就是用燃气轮机带动发电机的发电机组。透平:TURBINE,指燃气轮机内的涡轮。燃气透平发电机组具有启动快、结构简单、体积小的优点,常用于电网调峰。也用于船上。效率约30%以上。如把高温排气做热源,加热...
说明白些 就是汽轮机吧
船舶透平发电机和柴油发电机并车功率分配无法分配平衡是不是调速器问题
有功功率的分配是由各机的调速器的初始转速设定值,以及调差特性决定的。要是不均匀的话,也可人工参与调整的。
海洋石油平台微透平发电机应用方案探讨
针对海上某在役平台改造项目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改造内容是为平台增加燃气微透平发电机,以满足新增用电设备的用电需求。主要介绍了电站供电系统变化、电气需要校核的内容和保护方式,为后期项目提供了一些借鉴。
先进的全氢冷透平发电机
众所周知,氢气是一种良好的冷却介质,具有密度小、比热高、导热率大等优点。氢气的这些优点很早就引起电机工程界的注意。1913年,德国西门子公司提出用氢气作为电机的冷却介质,还制作了一个模型进行试验,但因试验中发生氢气爆炸而中途夭折。继后,德国学者舒勒(M.Schuler)和西屋公司工程师费尔德(Field)、吉尔曼(Gilman)、纽伯里(Newburry)等相继对氢气冷却电机进行过分析和实验研究。1923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开始对氢冷电机进行实验研究。1926年,GE公司制成世界上第一台试验型氢外冷汽轮发电机(50MW)。1928年,西屋公司改制成首台氢外冷汽轮发电机(6MW)。同年,西屋公司制成首台工业用氢外冷同步调相机(15MVA)。从1930年后,GE公司和西屋公司正式承接氢外冷汽轮发电机的订货,批量生产氢外冷汽轮发电机。欧洲和前苏联的电气公司从1937年后也开始生产氢外冷汽轮发电机。
在开发氢外冷汽轮发电机的同时,国外一些公司又开展了直接氢气冷却(氢内冷)汽轮发电机的研究。1951年,美国AllisChalmers公司率先制成定子表面空冷、转子氢内冷的试验型汽轮发电机(60MW)。1953年,GE公司、西屋公司和德国AEG公司分别研制成转子氢内冷的汽轮发电机。第2年,AllisChalmers,GE和西屋公司相继研制成定、转子绕组均采用氢内冷的汽轮发电机。而在欧洲国家和前苏联,各主要电气公司或工厂从1954年后也开始生产氢内冷汽轮发电机。
1956年定子水冷汽轮发电机在英国问世,两年后转子水内冷汽轮发电机在中国诞生。水冷技术的诞生,使大型汽轮发电机的冷却系统呈现多元化格局,各个公司根据用户需要和本公司技术特色、经验,发展不同的定转子绕组冷却系统。美国西屋公司对氢冷技术情有独钟,在100~1000MW的广大范围内采用全氢冷方式;美国GE公司在100~350MW内采用了全氢冷方式,而在300~1200MW范围内多采用水氢冷却系统;西门子公司在120~250MW间采用全氢冷方式,而在大于250MW的范围内则发展了水氢冷却和全氢冷却两大系统,其中THRI,THDI和THDD系列透平发电机为全氢冷系统,涵盖69MVA到830MVA;ABB公司仅在100~250MW范围内采用全氢冷方式;Alsthom公司的透平发电机技术与ABB公司类似,公司也只在中等容量机组中采用全氢冷系统。
20世纪80年代后,燃气轮机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大型燃气轮机的诞生和推广应用点燃了人们研究较大容量新型全氢冷透平发电机的热情,也因此近年来全氢冷透平发电机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
透平发电机转子(turbogenerato:rotor) 是透平发电机的旋转部分。主要由导电的转子绕 即励磁绕组(包括引线、集电环),导磁的铁芯(大. 齿和扼部)以及转子轴伸、护环、中心环和风扇等组 。其作用是在励磁绕组中通人励磁电流产生磁场,书 动机带动下旋转,切割定子绕组,感应出交流电动 分类按转子绕组冷却方式的不同,透平发电机车 可分为空气外冷、氢外冷、气体内冷和水内冷等部分。
20世纪80年代后,燃气轮机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大型燃气轮机的诞生和推广应用点燃了人们研究较大容量新型全氢冷透平发电机的热情,也因此近年来全氢冷透平发电机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