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通信转发器(communications transponder)是将地球站(或飞行器)发来的通信信号经过变频 、放大后再发向其他地球站(或飞行器)的无线电电子设备。通信转发器常装于通信卫星上,实现通信中继站的功能。
通信转发器
| |
|
|
主要部件 | 功能 |
接收机 | 用于对输入信号进行低噪声接收、变频和放大。接收机由前置放大器、下变频器、本地振荡器和后置放大器组成。放大器常用低噪声场效应晶体管制成,采用多级串联方式来达到所要求的增益。 |
输入多工器 | 用于将信号按频带区分成多路,每路都经过带通滤波器和均衡器,并可独立调整。 |
激励放大器 | 由多级晶体管制成。用于把接收机送来的信号放大,以获取一定的增益和功率去激励末级功率放大器。 |
功率放大器 | 采用行波管放大器或固态功率放大器,将每路通信信号放大到规定的功率电平。 |
输出多工器 | 它的用途是减少或滤除转发器中产生的有害频率分量,并将各路信号合起来向发射天线馈送。转发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是:增益(即功率放大量)、幅频特性、最大输出功率、噪声系数、交调电平、调幅调相变换系数和时延随频率的变化等。 |
该转发器由发射和接收两部分构成,图1(a)为发射部分电路原理。鉴频后的伴音(音频)信号经三极管VT放大后推动红外发射管。由于发射管的发射强度与通过其电流成正比,所以VD1、VD2所发出的红外光,便受到...
1、按住电信ITV遥控器“设置”键大约2秒,等顶部的指示灯长亮后松开“设置”键,此时电信ITV遥控器处于学习待命状态。 2、10秒钟内按下电信ITV遥控器所要学习的某一个键(只能选择电视机区...
红外转发器最多可以存储30个遥控器的地址
防汛通信卫星转发器更替项目通过竣工验收
受水利部委托,2012年9月14日,水利部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北京主持召开会议,对水利部水文局承担的防汛通信卫星转发器更替项目进行竣工验收。
参考文献类型介绍免费图文并茂【转发】
论文必备参考文献类型介绍 专著[ M],论文集[ C],报纸文章[ N],期刊文章[ J],学位论文[ D],报告[ R],标准 [S],专利[ 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A] 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 DB],计算机[ CP],电子公告[ EB]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互联网[ OL],光盘[ CD],磁带[ MT],磁盘[ DK] 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 .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页码 (可选) [1]刘国钧,陈绍业 .图书馆目录[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57.15-18. B: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 J] .刊名,年,卷(期) :起止页码 [1]何龄修 .读南明史[ J] .中国史研究, 1998,(3):167-173. [2]OU J P ,SOONG T T ,et al.Rec
CMMB 是英文 China Mobile Multimedia Broadcasting 的缩略语简称, 意为中国移动多 媒体广播电视.CMMB 主要面向手机,PDA 等小屏幕便携手持终端以及车载电视等终端提 供广播电视服务
CMMB信号转发器(signal transpONder)是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China Mobile Multimedia Broadcasting)体系中的重要地面设备,负责通过高灵敏度室外天线,接收并锁定微弱CMMB卫星的信号,将卫星信号从室外引到室内信号盲区,或其它收不到CMMB信号的地方,在室内即可完成应在室外完成的各项工作,为CMMB接收机提供可调整的测试信号。
频段同步卫星通信业务有卫星固定通信业务(FSS)和星移动通信业务(MSS)之分,它们所分配的频段也不同。FSS使用C频段和Ku频段。MSS使用L频段(见同步卫星移动通信),工作在Ku频段的Ku转发器原来大多是点波束的,90年代开始国际通信卫星组织(INTELSAT,简作IS)的Ku星叫ISK,提供较广的区域波束以适应需求。FSS的C、Ku频段的频率划分如下(上行为地球站对卫星所用频率,下行为卫星对地球站所用频率)。
①C频段(MHz)
上行5925~6425 带宽500MHz
下行3700~4200 带宽500MHz
为扩展FSS用的频谱,自1984年1月1日开始调整为:
上行:第1区5725~7075 带宽1350MHz
第2、3区5850~7075 带宽1225MHz
3400~4200 带宽共
下行:第1、2、3区
4500~4800 l100MHz
②Ku频段(GHz)
上行:第1、2、3区 14.0~14.25 带宽250MHz
14.25~14.5 带宽250MHz
下行:第1、2、3区 10.95~11.20 带宽250MHz
11.45~11.7 带宽250MHz
第2区 11.7~11.95 带宽250MHz
11.95~12.2 带宽250MHz
第3区 12.2~12.5 带宽300MHz
第1、3区 12.5~12.75 带宽250MHz
根据1992年国际无线电行政大会(WARC—92)的频率分配,国际通信卫星组织于2000年1月1日可启用新分配的13.75~14.0GHz(上行),带宽250MHz,以适应发展的需要。
C频段的传输比较稳定,设备技术也成熟,但容易和同频段的地面微波系统相互干扰。卫星通信的上行链路干扰6GHz微波系统,下行链路受4GHz微波系统的干扰,这需预先协调并采取相应的屏蔽措施加以解决(见卫星通信系统干扰协调),Ku频段传输受雨雾衰减较大,不如C频段稳定,尤其雨量大的地区更是如此。如在上、下行链路的计算中留有足够余量,配备上行功率调节功能,亦可获得满意效果。Ku频段频谱资源较丰富,与地面微波系统的相互干扰小,其应用很有前途。
20世纪末或21世纪初,C和Ku频段将出现拥挤,FSS将在20GHz~30GHz的Ka频段开发业务,其频率为:
上行(GHz) 29.5~30 带宽500MHz
下行(GHz) 19.7~20.2 带宽500MHz
实用通信卫星均为转发型有源通信卫星,装有通信转发器和天线,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变频、放大和转发。反射型无源通信卫星的反射信号太微弱,没有实用价值。
通信卫星是世界上应用最早、最广的卫星之一,许多国家都发射了通信卫星。通信卫星一般由卫星结构、电源系统、温控系统、姿控系统、天线系统、转发器系统等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