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在通风空调系统设计中,要选择低噪声或低转速的风机;风量和风压的安全系数不宜过大,应使风机在接近最高效率点的情况下运行,以保证系统运转时的噪声为最低值。机房的位置应尽量远离要求安静的房间。安静条件差别悬殊的房间不要共用一个通风空调系统,以避免相互串声。
降低管道内气流再生噪声的主要措施是减小管道对气流的阻力和限制管道内的风速。管道设计应尽可能使气流的流动均匀,避免急转弯,采用圆角弯头代替直角弯头。管道内的风速要严格控制,主管道内的风速一般不大于10米/秒,噪声控制要求严格的系统中主管道内的风速可控制在5米/秒左右,而且从主风道到使用房间,风速要逐步降低。在设计管道时,还要充分利用噪声自然衰减的作用。
通风空调系统中的噪声主要是空气动力噪声和机械撞击、振动产生的空气声和固体声。
定额就只有 动力线管内穿线定额所以你的理解是对的
1、水流指示器,2、自动排气阀,3、球阀,4、蝶阀,5、电磁阀,6、旁通阀,7、水表井。 其余参考GB-T_50106-2001《给水排水制图标准》。
1、冷热源设备。如锅炉、冷水机组、热泵机组等; 2、空气处理设备。分空气集中处理设备:组合式空调机级、新风机组等;末端空气处理设备:风机盘管; 3、通风设备。如排风机、回风机等; 4、空调水系统设备。...
一般对前者采用消声的方法,对后两者采用隔声、隔振的方法(见空气声隔声、固体声隔声)。
通风空调系统的噪声
其中包括通风机噪声和管道的气流再生噪声即气流激发管壁或构件产生振动而再次产生的噪声。
通风机噪声
通风机噪声的强度和通风机噪声的频谱特性同通风机的结构形式、系列、型号、转数、风量和风压等有关。其频谱特性一般为中、低频噪声,频谱的峰值fp是叶片搅动空气的频率,由通风机主轴转数n和叶片数n决定,即fp=nZ/60。通风机噪声的声功率级LW可由风量Q和风压H来计算,即:式中LW0通风机的比声功率级,即通过对不同系列通风机噪声的实测和计算而得出的单位风量和单位风压下噪声的声功率级。
气流再生噪声
通风管道内的气流再生噪声的强度随风速的提高而增加,其声功率级与管道风速的5~6次方成正比,即风速提高一倍,噪声增加15~18分贝。通风管道内一般风速的再生噪声为低频噪声,随风速的提高,高频成分逐步增加。
管道的噪声自然衰减
管道部件在产生气流再生噪声的同时,对所传播的噪声也有一定的衰减作用。通风设备的噪声在沿管道的传播过程中,磨擦损耗、管道断面急剧扩大或缩小和声能反射等,会使部分声能得到衰减,这种现象称为通风空调系统的噪声自然衰减。噪声自然衰减是噪声控制设计中可以利用的因素,适当提高管道的噪声自然衰减的作用,例如在管道内加吸声内衬,管道内贴保温材料,作吸声弯头等都可提高管道的消声能力。但在增加噪声自然衰减作用的同时,管道内气流的阻力和气流再生噪声也将增大,因此要综合考虑其利弊,只有在设备噪声较高而气流速度较低的情况下,增加噪声自然衰减作用才是有利的。通风空调系统的消声 除针对通风机和通风管道采取相应措施外,并应设计安装通风空调消声器等。
通风空调系统的消声器必须能使系统中气流通过时产生的噪声得到较大程度的衰减。消声器应有良好的消声性能,它的消声量和频谱特性应与通风系统噪声相适应;应有良好的空气动力性能,对气流的阻力一般不超过通风机全压的8%,自身产生的气流再生噪声应低于房间容许噪声级3~5分贝;要求结构简单,体积小,加工方便,并应有与管道相应的强度。消声器可分为阻性消声器、抗性消声器、阻抗复合消声器等。通风空调系统常用的消声器是阻性消声器,它是将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按一定方式排列,固定在气流通道上吸收声能,从而达到消声的目的。
其消声ΔL可用以下公式计算:ΔL=φ(ɑ)PL/S式中P为吸声材料的周长;L为消声器的长度:S为消声器的通道截面积;φ(ɑ)为消声系数(ɑ为材料的吸声系数,φ是ɑ的函数)。
阻性消声器的形式见图1。对于低频消声有特殊要求的空调系统,可以在阻性消声器内加设扩张室或共振腔,组成阻抗复合或阻共复合式消声器,以增加低频消声量。消声器的安装位置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可直接安装在通风机的进、出口,以降低通风机噪声;可安装在通风管道上,以降低通风机和管道上游的气流再生噪声;也可在机房或空调房间的进、出风口安装风口消声器,以消除系统的噪声对环境或空调房间的干扰。机房隔声、隔振和消声措施,如图2所示。
日本空调设备噪声研究会编,常玉燕译:《空调设备消声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1981。 方丹群编:《空气动力性噪声与消声器》,科学出版社,北京,1978。
宁夏大剧院通风空调系统的噪声控制技术
结合剧院、音乐厅等建筑的声学要求,以宁夏大剧院通风空调工程为例,详细分析了机电设备噪声产生的原因,并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达到将设备噪声控制在设计范围内的目的。
探讨通风空调系统的施工监理
结合工程实例,论述在通风、空调系统的施工阶段监理中,对质量、进度、投资控制的具体做法。
(1)为了防止火灾沿着通风空调系统的风道和管道的保温材料、消声材料蔓延,上述保温、消声材料及其粘结剂,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在非燃烧材料有困难时,才允许采用难燃烧材料,易燃材料是绝对禁用的。常用的非燃烧保温材料有超细玻璃棉、岩棉、泡沫石棉、矿渣棉等。难燃材料有自熄性聚氨脂泡沫塑料、自熄性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等。
(2)为了防止通风机已停止运行而电加热器仍继续工作而引起火灾,电加热器开关与通风机的启闭必须连锁,做到风机停止运行时,电加热器电源相应切断。此外,在电加热器前后各800mm范围内的风管,应采用非燃烧材料进行保温。
(3)空气中含有易燃、易爆物质的房间,当风机停止运行耐,此类物质容易从风管倒流至风机内。为防止风机发生火花,引起燃烧爆炸事故,其送排风系统的通风机应采用防爆型的。即风机的叶轮采用有色金属制造,且电动机采用全封闭的。但如果通风机设在单独隔离的机房内,而且送风干管内设有止回阀,能防止上述危险时,也可采用普通型通风设备。
① 按管路系统是否与大气相接触,分为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
② 按系统的循环水量是否变化,分为定流量和变流量水系统;
③ 按水系统中循环水泵设置情况,分为一次泵和二次泵水系统;
④ 按与换热设备相连接的冷热水管道的根数,分为双管、三管和四管制水系统;
⑤ 根据系统中循环环路流程长度是否相同,分为同程式和异程式水系统。
(1)为防止通风机房火灾时,通过风管蔓延到相邻房间,在送风、回风和排风管道穿过机房隔墙或楼板处,应设防火阀如图2所示,其中,a)送、回风系统,b)排风系统。
(2)为防止火灾危险性大的房间,经风管蔓延到邻近房间,应在通过其隔墙和楼板处的送、回风管和排风管上设置防火阀如图3所示。
(3)为防止防火分区之间火灾的相互蔓延,在穿越防火分区隔墙处的送,回风管道上,应设置防火阀如图4所示。
(4)多层和高层建筑的楼板,一般可视为防火隔断,为防止火灾在上下层蔓延扩大,应在每层送、回风水平管与垂直总管的交接处设置防火阀如图5所示。
(5)穿越沉降缝、变形缝的墙的两侧风管上,应各设一介防火阀如图6所示。并在风管与墙体之间的缝隙中雾用非燃柔性材料严密堵塞。为了使防火闽能自行关闭,防火阕关闭的方向应与风管内气流方向一致。
设置防火阀的通风管道应有一定的强度,在设置防火阀的管段处,应设单独的支吊架,以免由于管段变形而影响防火阀关闭的严密性。
为使防火阀能及时有效地关闭,控制防火阀关闭的易熔金属片或其它感温元件,应设在容易感温的部位。易熔片及其感温元件的控制温度,应比通风空调系统最高正常温度高出25℃,一般情况下可采用70℃。
(6)直接接室外的新风管一般可不设防火阀。只有在靠近邻近一层建筑物、且离邻近建筑物距离小于3 m时;或邻近建筑物为2层及2层以上,且距离小于5 m时,才应设置防火阀,以防止火灾通过新风管蔓延到邻近建筑物如图7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