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受迫对流换热发生器是一种安装在用燃料或燃气加热的大容器中,可以有效提高传热效率的装置。
开水壶是典型的大容器燃气加热装置,由于主要通过壶底的热传导和热原进行热交换,其热效率很低。安装实用新型专利"受迫对流换热发生器"后,不需要借助外来能源的驱动即可使开水壶中的水在底部传热面上流动起来,并形成紊流,产生受迫对流换热。开水壶的热效率就能和燃气热水器媲美,达到节能和省时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利用了由水蒸气和空气组成的混合气体,在同一温度点,在密闭空间和开口空间两个状态所具有的不同压力所形成的压力差,以及壶内本身存在的水位差作为运行驱动源,实现自动运行。本实用新型可以使水流在壶底传热面上形成放射状或汇聚状的交替流动,随着加热时间的延续,其交替的频率越来越快。无论是放射状还是汇聚状流动,又都可以形成三维流动。正是这种三维的,正、反向交替流动状态下产生的流动惯性,使流体在传热面上发生剧烈的瞬间堆积、挤压和位移,形成紊流,由此在传热面上形成强烈的受迫对流换热。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且无需对开水壶的结构,外观做任何改动,可直接安装在开水壶内。装置的体积约占开水壶总容积的8~10%。若用铝合金制作重约350克。装置运行安全可靠,无污染物释放,对水质没有影响。
流体与固体表面之间的换热能力,比如说,物体表面与附近空气温差1℃,单位时间(1s)单位面积上通过对流与附近空气交换的热量。单位为W/(m^2·℃)或J/(m^2·s·℃)。表面对流换热系数的数值与换热...
CONV VALUE is typically the film coefficient and VALUE2 (below) is typically the bulk temperature. I...
对流传热系数也称对流换热系数。对流换热系数的基本计算公式由牛顿于1701年提出,又称牛顿冷却定律。牛顿指出,流体与固体壁面之间对流传热的热流与它们的温度差成正比,即:q = h*(tw-t∞)Q = ...
槽式集热器吸热管外混合对流换热数值模拟
本文总结了太阳能抛物槽式集热器吸热器玻璃管外对流换热的影响因素。在Shiraz 250 kW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集热器结构基础上,采用最佳口径比,设计了几种结构参数不同且具有典型意义的集热器;并对所设计不同集热器结构及位置因素影响下的吸热管外混合对流换热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吸热管外混合对流平均换热热损失随集热器距地距离增大而增大,但增幅越来越小;随集热器两半反射器间间距增大而减小。而不同结构参数下混合对流换热热损失,主要受到风流在不同运行方位下由于集热器阻滞所形成的风流压力场及速度场的影响,且随结构参数呈一定趋势变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可研究吸热器复杂耦合传热过程。
应用萘升华法实测建筑外表面对流换热
建筑外表面对流换热系数(CHTC)是建筑节能和城市环境中的重要参数.提出利用萘升华热质比拟技术来研究建筑外表面对流换热系数的方法,并以单栋建筑水平外表面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测.通过与涡旋相关法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发现两种方法的结果趋势一致.萘表面温度波动和不同传热温差对实测结果影响不大.同时,本文中还对萘升华法的精度进行了分析.最后,利用实测数据得到建筑外表面对流换热系数预测式.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萘升华是一种测量建筑外表面对流换热系数的有效方法.
根据边界层形成和发展情况的不同,可以分成内部流动和外掠流动两种。根据流动状况的不同,这两种流动又各有层流和湍流(紊流)之分。对于不同流动方式的对流换热问题,须选用相应的无量纲数关系式来计算。例如,对于管内湍流换热,在104≤Ref ≤1.2×105、0.6≤Prf≤120、流体与固体表面的温差不大和壁面光滑的直管道等条件下,可以选用下式式中下角标 f表示相应无量纲数中的有关物性参数都是根据tf来确定的。2100433B
形成对流的原因有两种:流体各部分因温度引起的密度差所形成的运动称为自然对流;由风机、泵等所驱动的流体运动称为受迫对流。相应的换热过程分别称为自然对流换热和受迫对流换热。
单位为W/(m2·K·Pa)。自然对流条件下人体皮肤表面与附近空气之间的质转换过程蒸发换热系数(he)与换热过程的对流换热系数(hc)有关。在受迫对流条件下蒸发换热系数则主要取决于气流速度。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