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给排水百科

竖流式沉淀池

竖流式沉淀池又称立式沉淀池,是池中废水竖向流动的沉淀池。池体平面图形为圆形或方形,水由设在池中心的进水管自上而下进入池内(管中流速应小于30mm/s),管下设伞形挡板使废水在池中均匀分布后沿整个过水断面缓慢上升(对于生活污水一般为0.5-0.7mm/s,沉淀时间采用1-1.5h),悬浮物沉降进入池底锥形沉泥斗中,澄清水从池四周沿周边溢流堰流出。

竖流式沉淀池基本信息

竖流式沉淀池优点

竖流式沉淀池中,水流方向与颗粒沉淀方向相反,其截留速度与水流上升速度相等,上升速度等于沉降速度的颗粒将悬浮在混合液中形成一层悬浮层,对上升的颗粒进行拦截和过滤。因而竖流式沉淀池的效率比平流式沉淀池要高。

查看详情

竖流式沉淀池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流式沉淀池

  • 处理量50m3/h,停留时间4h
  • 13%
  • 深圳市博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2025-05-16
查看价格

沉淀池

  • 停留时间3h 设备容积6m3
  • 13%
  • 广州市朗冠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2025-05-16
查看价格

沉淀池

  • 2.00 X 1.25 X 2.50,碳钢防腐
  • 13%
  • 深圳市中大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2025-05-16
查看价格

沉淀池

  • Ф3.1,L=3.0(地下式玻璃钢)
  • 13%
  • 深圳市如鱼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2025-05-16
查看价格

沉淀池导流槽

  • 5000×500×500mm,SS304,厚3mm,加强筋及支架,
  • 港力
  • 13%
  • 重庆港力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2025-05-16
查看价格

、横印装面板

  • 146型
  • 湛江市2007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 7Ah12V
  • 云浮市2012年2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 10Ah12V
  • 云浮市2012年2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 14Ah12V
  • 云浮市2012年2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 10Ah12V
  • 云浮市2012年1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沉淀池

  • 流式沉淀池整体
  • 1
  • 1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7-03-24
查看价格

流式沉淀池

  • 处理量50m3/h,停留时间4h
  • 1
  • 1
  • 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0-12-10
查看价格

沉淀池填料

  • 1、沉淀池填料2沉淀池填料 Ф80
  • 15
  • 3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4-08-20
查看价格

沉淀池支架

  • 1、设备支架钢结构 重量(t) ≤0.52、沉淀池支架 型钢
  • 5
  • 3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4-08-20
查看价格

流式沉淀池

  • 一体体,材质:FRP,规格:4.5×1.5×3.5m,内置进出水导流板
  • 1
  • 3
  • 中高档
  • 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22-09-30
查看价格

竖流式沉淀池构造

竖流式沉淀池的构造:竖流式沉淀池的平面可以为圆形、正方形或多角形。为使池内配水均匀,池径不宜过大,一般采用4~7m,不大于10m为了降低池的总高度,污泥区可采用多斗排泥方式。

竖流式沉淀池的直径与有效水深之比一般不大于3。

查看详情

竖流式沉淀池简介

竖流式沉淀池又称立式沉淀池,是池中废水竖向流动的沉淀池。池体平面图形为圆形或方形,水由设在池中心的进水管自上而下进入池内(管中流速应小于30mm/s),管下设伞形挡板使废水在池中均匀分布后沿整个过水断面缓慢上升(对于生活污水一般为0.5-0.7mm/s,沉淀时间采用1-1.5h),悬浮物沉降进入池底锥形沉泥斗中,澄清水从池四周沿周边溢流堰流出。堰前设挡板及浮渣槽以截留浮渣保证出水水质。池的一边靠池壁设排泥管(直径大于200mm)靠静水压将泥定期排出。竖流式沉淀池的优点是占地面积小,排泥容易,缺点是深度大,施工困难,造价高。常用于处理水量小于20000m³/d的污水处理厂。

查看详情

竖流式沉淀池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竖流式沉淀池工作原理

竖流式沉淀池的工作原理:在竖流式沉淀池中,污水是从下往上以流速v做竖向流动,污水中的悬浮颗粒有以下三种运动状态:①当颗粒沉速u>v时,则颗粒将以u-v的差值向下沉淀,颗粒得以去除;②当u=v时,颗粒处于随机状态,不下沉亦不上升;③当u 竖流式沉淀池构造

竖流式沉淀池的构造:竖流式沉淀池的平面可以为圆形、正方形或多角形。为使池内配水均匀,池径不宜过大,一般采用4~7m,不大于10m为了降低池的总高度,污泥区可采用多斗排泥方式。

竖流式沉淀池的直径与有效水深之比一般不大于3。

竖流式沉淀池沉淀池

沉淀池,应用颗粒或絮体的重方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传统水处理构筑物。它的平面形式常采用长方形和圆形两种。按池中水流方向,可分为平流式、竖流式及辐流式三种形式。广泛应用于给水及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中。有时作为原水水质较好的单独水处理构筑物,其出水术质即可满足设计要求,或作为污水的一级处理单独使用。

查看详情
竖流沉淀池及BAF设计计算 竖流沉淀池及BAF设计计算

竖流沉淀池及BAF设计计算

格式:pdf

大小:114KB

页数: 10页

工程名称: 处理水量( Q),m3 /d CODcr BOD5 氨氮 SS CODcr (△S) SS 40000 200 127.5 45 80.00 150 56.00 容积负荷率( Nw) kgBOD5/(m3滤料. d) CODcr BOD5 氨氮 SS BOD5 ( △S) 氨氮 4 50 31.88 24 24.00 95.62 21.00 实际水力 负荷m3/ ㎡.h BAF格数 (个) 每隔平均 面积 ㎡ BAF的总面积 (A),㎡ BAF 的总高度 (H0)m 6.97 3.0 100.00 239.05 7.00 55.88 1、滤池池体的设计与计算 1.1、BOD的有机负荷法( Nw)计算: (kgBOD/m3滤料 .d) 一级处理 50 30 10 5 4 2 公式中: W---滤料的总有效体积 ,m3; Q--- 进入滤池的日平均污水量 ,m3/d; △

竖流沉淀池设计计算书 竖流沉淀池设计计算书

竖流沉淀池设计计算书

格式:pdf

大小:90KB

页数: 4页

1 竖流沉淀池设计计算书 设 计: ****** 1. 设计概述 为了使出水水质达到景观用水标准,减轻后续工艺的负担,在一般生物法 处理工艺前面会设置一个初沉池, 它可以去除部分的悬浮物, 对 SS的去除率能 达到 50%,另外初沉池对 COD,BOD 的去除率也能达到 10%,较大的减轻了 后续工艺的负担。 本设计采用竖流式沉淀池作为初沉池,为了降低施工的难度,该竖流沉淀 池采用多个污泥斗,这可以降低沉淀池的高度。设计规模为 100m3/h,为两池 并联设计。 2. 竖流沉淀池构筑物工艺计算 根据《建筑中水设计规范》中的规定,初次沉淀池的设置应根据原水水质 和处理工艺等因素确定。当原水为优质杂排水或杂排水时,设置调节池后可不 再设置初次沉淀池。若设计水质生活污水,则需要在前期处理中采取设置初次 沉淀池,减小后续工艺的负担。 在此设计中由于水量较小,且竖流沉淀池的广泛应用,在生产实践当

竖流式沉淀池设计数据

竖流式沉淀池设计数据:

1. 池直径或正方形边长与有效水深的比值≤3,池直径一般采用4-7m;

2. 当池直径或正方形边长< 7m时,澄清水沿周边流出。个别当直径≥7m时,应设辐射式集水支渠;

3. 中心管内流速≤30mm/s;

4. 中心管下口的喇叭口和反射板要求:

1) 反射板板底距泥面≥0.3mm;

2) 反射板直径及高度为中心管直径的1.35倍;

3) 反射板直径为喇叭口直径的1.3倍;

4) 反射板表面对水平面的倾角为17°;

5) 中心管下端至反射板表面之间的缝隙高为0.25-0.5m,缝隙中心污水流速,在初次沉淀池中≤30mm/s,在二次沉淀池中≤20mm/s;

5. 排泥管下端距池底≤0.2m,管上端超出水面≥0.4m;

6. 浮渣挡板距集水槽0.25-0.5m,高出水面0.1-0.15m,淹没深度0.3-0.4m.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查看详情

污水处理设备工艺说明

WSZ-A 型设备的设计主要是针对生活污水和与之类似的工业有机污水的处理。其主要处理手段是采用较为成熟的生化处理技术——接触氧化法,水质参数按一般生活水水质,进水BOD 200mg/l,出水BOD 20mg/l指标设计,总共有六部份组成:(1)初沉池;(2)接触氧化池;(3)二沉池;(4)消毒池、消毒装置;(5)污泥池;(6)风机房、风机。

现分别论述如下:

竖流式沉淀池,污水在沉淀池的上升流速为0.6-0.7毫米/秒,沉淀下来的污泥用空气提至污泥池。(注:WSZ-A O.5-5m/h不设初沉池)

罗茨鼓风机,能自动交替运行。单台风机运行寿命30000小时左右。

查看详情

环境工程基础(第2版)图书目录

0 绪论

0.1环境工程的基本内容

0.2环境工程的发展趋势

水污染防治篇

1 概述

1.1水资源与水体污染

1.2水体污染物与水质指标

1.3地面、海洋水质标准

1.4水体自净

1.5废水治理原则及处理方法的选择

2 废水的预处理

2.1格栅与筛网

2.2调节池

3 废水的物理处理

3.1沉降原理

3.2平流式沉淀池

3.3竖流式沉淀池

3.4辐射式沉淀池

3.5斜板沉淀池

3.6隔油池

3.7气浮

3.8快滤池

4 废水的化学及物理化学处理

4.1中和法

4.2混凝法

4.3氧化还原法

4.4电解法

4.5离子交换法

4.6吸附法

4.7膜分离法

5 废水的好氧生物处理

5.1概述

5.2活性污泥法

5.3氧化沟活性污泥法

5.4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

5.5生物膜法

6 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

6.1厌氧生物处理机理及常用设备

6.2升流式厌氧污泥床法(UASB)

6.3厌氧生物滤池

6.4污泥脱水与利用

7 自然条件下的生物处理

7.1生物稳定塘

7.2废水的土地处理

8 废水深度处理与利用

8.1废水深度处理方法

8.2废水深度处理实例

大气污染防治篇

9 概述

9.1大气与大气组成

9.2大气污染与污染物

9.3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及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9.4大气污染与气象

9.5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措施

10 颗粒污染物的净化技术

10.1除尘技术基础

10.2初级除尘装置

10.3旋风除尘器

10.4湿式除尘器

10.5过滤式除尘器

10.6电 除 尘 器

11 气态污染物的净化

11.1吸收净化

11.2吸附法

11.3催化转化法

11.4燃烧法

11.5生物净化法

11.6烟囱高度计算及厂址选择

噪声及其他公害防治技术篇

12 噪声基础知识

12.1概述

12.2噪声的量度及标准

12.3噪声的测量

13 噪声控制技术

13.1噪声控制的原则

13.2隔声

13.3吸声

13.4消声

13.5隔振

13.6噪声综合治理实例

14 其他公害防治技术

14.1电磁辐射污染及其防治

14.2放射性污染及其防治

14.3热污染及其防治

14.4光污染及其防治

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篇

15 概述

15.1固体废物的来源及危害

15.2固体废物的管理

16 固体废物处理技术

16.1固体废物的预处理

16.2工业、农业固体废物的资源化

16.3城市垃圾的综合利用

17 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置

17.1概述

17.2卫生土地填埋

17.3安全土地填埋

17.4浅地层埋藏

参考文献 2100433B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23-1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