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1、优异的抗疲劳性提高路面的耐久性能;
2、由于胶结料含量高、弹性好,提高了路面对疲劳、裂缝、反射裂缝的抵抗能力;
3、较强的低温柔韧性减轻了路面的温度敏感性;
因为胶结料含量高、油膜厚以及轮胎中含有抗氧化剂,故提高了道路抗老化、抗氧化性能;
4、优异的抗车辙、抗永久变形能力
5、由于道路的耐久性得到提高,使得道路的养护费用显著降低
6、大量使用废旧轮胎,既节省了资源,也有利于环境保护。
7、橡胶中的炭黑能够使路面黑色长期保存,与标线的对比度高,提高了道路的安全性;
8、橡胶沥青用于沥青混合料时,由于施工厚度薄,施工迅速,缩短了施工时间。
橡胶沥青是先将废旧轮胎原质加工成为橡胶粉粒,再按一定的粗细级配比例进行组合,同时添加多种高聚合物改性剂,并在充分拌合的高温条件下(180℃以上),与基质沥青充分溶胀反应后形成的改性沥青胶结材料。橡胶沥青具有高温稳定性、低温柔韧性、抗老化性、抗疲劳性、抗水损坏性等性能,是较为理想的环保型路面材料,目前主要应用于道路结果中的应力吸收层和表面层中。开级配或间断级配橡胶沥青路面防滑功能高、减少雨天行车溅水、改善视野、降低噪音,大大提高路面行车安全和舒适性;金欧特橡胶沥青的应用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节约自然资源,还有利于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
橡胶沥青是橡胶粉和沥青的混合物。改变了沥青本身的性能。乳化沥青是水、沥青、乳化剂的混合物,破乳后基本不改变沥青的性能。
改性沥青就是沥青中加入改性剂,改变沥青的性能,品种比较多。 橡胶沥青就是加入橡胶粉末的沥青,也属于改性沥青 乳化沥青就是加入乳化剂的沥青,多用于透层,粘...
sbs 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改性沥青 SBS改性沥青的定义 SBS改性沥青是以基质沥青为原料,加入一定比例的SBS改性剂,通过剪切、搅拌等方法使SBS均匀地分散于沥青中,形成SBS共混材料,利用S...
橡胶沥青
橡胶沥青 一、产品介绍 橡胶沥青是先将废旧轮胎原质加工成为橡胶粉粒, 再按一定的粗细级配比例 进行组合,同时添加多种高聚合物改性剂,并在充分拌合的高温条件下( 180℃ 以上),与基质沥青充分熔胀反应后形成的改性沥青胶结材料。 橡胶沥青具有高 温稳定性、低温柔韧性、抗老化性、抗疲劳性、抗水损坏性等性能,是较为理想 的环保型路面材料,主要应用于道路结构中的应力吸收层和表面层中。 二、橡胶沥青的作用 1. 提高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和抗疲劳寿命。 2.改善抵抗路面产生疲劳裂缝和反射裂缝的能力,这是由于高的粘结剂含 量、沥青膜厚度和良好的弹性所致。 3.改善高温抗永久变形能力(车辙、拥包) 4.改善抗低温裂缝的能力。 5.提高了薄层罩面的耐久性和使用性能,降低了路面成本。 6.降低噪声,改善了行驶舒适性。 三、技术指标 检测项目 技术指标 粘度, 177℃ ,( Pa.S) 1.5~4.0
橡胶沥青标准(天津)
1 1 总 则 1.0.1 为了适应废轮胎胶粉改性沥青铺筑路面的需要,保证天津市道路胶粉改 性沥青路面设计施工的质量, 提高路面使用性能, 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特制定本 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天津市新建、改建道路热拌热铺废轮胎胶粉改性沥青路面 设计、施工及养护。 1.0.3 废轮胎胶粉改性沥青路面设计、施工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 颁布的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2 术 语 2.0.1 废轮胎胶粉 waste tire rubber powder 由废轮胎经过粉碎加工而成的一种颗粒状或粉状、具有一定细度的橡胶产 品。 2.0.2 废轮胎胶粉改性剂 (CRM) waste tire rubber powder modifier 为改善或提高沥青的路用性能, 以熔融和分散的方式, 掺加在沥青或沥青混 合料中的废轮胎胶粉。 2.0.3
纵观已经发生的食品中含塑化剂事件,归纳其产生原因主要有4方面因素:一是非法人为添加;二是环境污染严重;三是在加工环节产生;四是塑料包材的影响。
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追求产品的外观诱人,比如饮料的黏稠、酒类的挂壁,在食品中非法添加塑化剂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又达到了高品质的外观要求。
1935年聚氯乙烯生产工业化,PAEs作为塑化剂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目前它是塑化剂的主体,其产量占塑化剂总产量的80%左右,大部分用于聚氯乙烯和氯乙烯共聚物。现在每年在世界范围内PAEs塑化剂的使用量约为 300万吨,另外还普遍用于驱虫剂、杀虫剂的载体,化妆品、合成橡胶、润滑油、箔片、印刷用墨水的添加剂等。
加工中使用塑化剂的产品应用越来越多,使用过程中对环境有影响,如农田里农用薄膜中塑化剂的挥发、驱虫剂使用;另外在其使用后的处理比较单一,即塑料制品焚烧,焚烧后产物转移至空气和土壤,这些都使得塑化剂成为最为广泛的环境污染物,许多国家的大气、湖泊、河流和土壤中已检测出不同浓度的塑化剂。各种加工食品的原料从被污染了的环境中吸收塑化剂,随加工而进入制成品中,如大豆、菜籽等油料农作物带入使塑化剂溶解在油脂中。
有专家调查了我国不同省份、不同区域空气中塑化剂的总量,发现其在5.2~1153.0μg/mL变化,其中重庆和黑龙江最高。我国农田土壤的塑化剂污染也相当严重,不同地区23块耕地土壤调查显示,其质量浓度为0.89~10.03mg/kg。
各类食品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接触到一些由塑料、橡胶材料制成的设备或管道、容器,其中如果含有塑化剂,就可能迁移到产品中而污染产品。比如大米、小麦粉企业生产中的斗式提升机的料斗、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溜管(常用塑料作为衬填物),以及大米抛光机中的塑料固定片等,但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塑料制品中大部分都无需加入塑化剂,但如果用回收的废旧材料制作成的塑料制品,一般都会加入塑化剂;在食用油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助剂有时促进污染,像浸出油的溶剂提取剂(主要是正己烷)若在其本身生产过程中接触塑料,就可促使更多塑化剂进入食用油中;在酒类生产企业中原酒运输管道为塑料制品,大量的原酒会将制品中的塑化剂释放出来;另外,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香精和含香精的其他食品配料,则常常成为塑化剂污染的源头之一。饮料塑化剂事件中被查出的500多种问题产品当中,主要的来源就是香精和含香精的食品配料。
作为酯类物质,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与塑料基质分子两者间没有紧密的化学键(如共价键)结合,而仅以氢键或范德华力与塑料相连,彼此仍保持独立的化学结构,因此当塑料制品接触到食品中的油、酒精、脂肪时,其中的邻苯二甲酸酯便会溶入其中。 而食品包装、制作工艺中的很多用具,都有可能是塑料制品,像酿酒工艺里,有的管道、容器,就可能是塑料产品,其中很大一部分可能是含有塑化剂成分相对比较多的聚氯乙烯(PVC) 。经检测,所有PVC制品都含有塑化剂,而PVC的保鲜膜、托盘、塑料瓶、垫片等在企业生产和家庭生活日用品中广泛使用。其次,橡胶垫片、聚偏二氯乙烯(PVDC)包装膜、回收塑料产品等包装材料可能会添加塑化剂。
食品中包装材料是直接与食品接触的部分,与食品安全息息相关。最近的研究表明,不当的包装材料是导致塑化剂等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台湾塑化剂风波、高档白酒塑化剂风波更是将食品的包装材料检测推向了风口浪尖 。
在此背景下,罐头、白酒塑化剂检测等包装材料的解决方案成为必须。可以方便快速的检测罐头、白酒等基质内的邻苯二甲酸酯、双酚类等饮料中塑化剂问题。
使用用于污染物分析的AB SCIEX食品和饮料解决方案,能够在单次分析中高灵敏度地鉴定和定量更宽分子量范围和极性范围的污染物,轻松满足法规的要求。3200 QTRAP® 系统能够检测和定量目标或未知的掺假物,并使用先进的统计分析方法鉴定掺假物,相比GC/MS 和LC分析,具有更广泛的化合物覆盖率和更高的灵敏度。
塑化剂广泛存在于生活的各个角落。到目前为止,媒体已相继曝出以下物品中都可能含有塑化剂:食品包装袋、保鲜膜;发胶、口红、指甲油、乳液等化妆品;一次性塑料水杯、塑料手套、雨衣、鞋类、皮革类仿制品、浴室窗帘等日用品;方便面、粉末清洁用品、医疗器具(注射针筒、血袋和医疗用塑胶软管等)、儿童玩具等。
按照现代生活方式,完全躲开塑化剂几乎是不可能的,但也没必要过度紧张,因为正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塑化剂并不会伤害人体。不过,人们平时也应尽可能少接触含有塑化剂的塑料制品。
日常生活中最容易与食品接触的就是保鲜膜,保鲜膜分为聚乙烯(PE)保鲜膜和聚氯乙烯(PVC)保鲜膜。如果塑料制品上标有PVC,说明里面含有塑化剂。尤其要注意的是,带保鲜膜的食物一定不要放入微波炉里加热,特别是肉类,因为塑化剂一旦接触油脂,就会释放出有毒物。此外,选择儿童用品时,过软、过小的塑料制品尽量少买。大家不必谈“剂”色变,正确认识和使用是关键。
为降低塑化剂的吸收,日常生活中要改变一些生活习惯。在选用食品容器时,应当尽量避免使用塑料材质,改用高质量的不锈钢、玻璃和陶瓷容器;保存食品用的保鲜膜宜选择不添加塑化剂的PE材质,而且最好少用保鲜膜、塑料袋、耐油纸等包装或盛放食物;尽量避免用塑料容器放热水、热汤、茶、咖啡等,特别是热的和含油的食品;尽量少用塑料容器放食品在微波炉中加热;尽量不喝酒或少喝酒。
由于在我国国家标准GB 9685-2008《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规定的允许用于塑料包装材料的近20种增塑剂中,大部分尚无检测方法,导致无法判定其是否合格,因此,相关部门应尽快完善增塑剂检测方法并明确判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