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王振红:男,博士/博士后、高级工程师。2002年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2009年取得河海大学水工结构工程博士学位,2009~2011年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结构材料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年至今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结构材料研究所从事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计算机数值模拟、数字监控、温控参数试验和复杂结构非线性数值模拟与分析等方面的相关研究。
作为课题项目负责人或技术骨干,完成了30余项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含重量重点工程或重大科研课题、省、部级科研项目)。截止目前公开发表专业论文近30篇,获得专利23项,撰写科研报告40多篇,提出的科研结论已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
前言
第l章 绪论
1.1 工程背景
1.2 高性能混凝土研究进展
1.3 混凝土施工期仿真计算方法研究进展
1.4 混凝土温度参数反分析研究进展
1.5 施工期温控防裂方法研究进展
1.6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高性能混凝土的热学和力学特性
2.1 概述
2.2 高性能混凝土的热学特性
2.3 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特性
2.4 高性能混凝土的湿度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混凝土温度和应力仿真计算理论与方法
3.1 概述
3.2 混凝土非稳定温度场基本理论和有限单元法
3.3 混凝土应力场基本理论和有限单元法
3.4 混凝土水管冷却计算方法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混凝土热学参数试验与反分析
4.1 概述
4.2 反分析原理与算法
4.3 混凝土室内立方体非绝热温升试验
4.4 带冷却水管的混凝土室内长方体非绝热试验
4.5 风速影响下长方体混凝土的非绝热温升试验
4.6 塑料管和铁管冷却效果试验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混凝土薄壁结构的裂缝成因与防裂方法
5.1 概述
5.2 裂缝形成机理
5.3 防裂方法
5.4 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工程应用
6.1 概述
6.2 水闸
6.3 渡槽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2100433B
《水工混凝土薄壁结构的温控防裂》从水工混凝土薄壁结构的角度出发,通过全面阐述水工混凝土薄壁结构的温控防裂特点和难点,提出了该类混凝土结构的温控防裂方法和措施。主要内容有薄壁结构混凝土的热力学特性、温度应力仿真计算理论和方法、水工薄壁混凝土热学参数试验、水工薄壁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成因和防裂方法以及工程实际应用和取得的实际效果等。
混凝土裂缝的预防和处理 摘 要: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难于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本文对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一些裂缝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并针对具体情况提出了一些预防、处理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 ...
这个跟你浇筑的混凝土性质有一定关系,大体积混凝土,还是薄壁混凝土。越不出量的越贵。从几块到几十块都有。还有跟你当地物价也有些关系。综合组价也可以参照水工定额编制。人+机械+材料费,然后分摊部分措施费,...
水工混凝土的规范如下:1、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2、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3、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4、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5、水工混凝土钢筋施工规范6、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技术规范7、水工碾压混凝土施...
薄壁混凝土结构施工期温控防裂研究
针对施工期薄壁混凝土结构易开裂的问题,阐述了裂缝成因和开裂机理,提出了相应的防止措施.认为薄壁混凝土结构早期的内外温差,后期基础温差是这类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而表面保温和内部水管降温的温控防裂措施是防止这类裂缝的有效措施.结合混凝土温度场应力场的基本原理和水管冷却的精确算法,通过三维有限单元法对某大型渡槽施工期混凝土结构在该温控防裂措施下的温度场和应力场进行仿真计算,结果显示该防裂措施效果良好,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薄壁混凝土结构施工期温控防裂分析
在混凝土坝设计施工的过程中,防裂是主要的一项措施.混凝土中存在着温度应力,如果处理不当,极容易导致裂缝的产生,要想在源头上防范裂缝,就要做好温度的控制工作,采用结构措施,从而达到控制温度应力的目的.混凝土坝和传统混凝土相比,材料参数和施工程序等都不具有相似性,需要有针对性的对温度应力采用温控措施.
内 容 提 要
本书根据长江水利委员会在丹江口、葛洲坝、万安、隔河岩、三峡等大中型水利水电
工程的设计、施工实践中取得的经验,针对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有关科研、设计、施工中
遇到的具体技术问题,阐明了解决水工混凝土的温度控制与防裂的技术方法。本书侧重于
阐明解决问题的理论、方法和措施,以启发读者提高对这些工程技术问题的认识,提高读
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书的章节安排遵循认识规律,结构层次合理,语言通顺流畅,
是一本难得的应用技术著作。
本书适合从事水工混凝土温度应力科研、设计、施工部门的科技人员阅读,也可供相
关专业的教师、学生参考。
目录
总序
序(一)
序(一)
绪论
0.1水工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和危害性
0.1.1产生温度应力的条件
0.1.2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和发展
0.1.3裂缝的危害性
0.2水工混凝土的防裂措施与当前发展水平
0.2.1历史的回顾
0.2.2温控防裂问题当前发展的水平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1 裂缝原因分析及检查处理
1.1裂缝原因分析
1.1.0概述
1.1.1表面裂缝的原因及其机理
1.1.2基础贯穿裂缝产生的原因
1.2裂缝检查
1.2.1人工枪杏
1.2.2钻孔压水检查
1.2.3超声波检查
1.3裂缝处理
1.3.1一般性处理
1.3.2化灌处理
1.3.3抽槽回填混凝土
参考文献
2 水工混凝土温度应力计算分析
2.1水工混凝土力学变形性能
2.1.0概述
2.1.1水工混凝土的力学变形性能
2.1.2混凝土的热学性能
2.1.3混凝土的自生体积变形
2.1.4混凝土的干缩率
2.1.5混凝土的徐变性能及其对温度应力的影响
2.1.6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2.2水工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计算
2.2.1热传导理论简述
2.2.2混凝土浇筑温度及水化热温升
2.2.3温度场的有限元法计算
2.3温度应力计算
2.3.1常见混凝土结构温度应力计算简介
2.3.2柱状浇筑块的温度应力
2.3.3计算温度应力的有限单元法简介
2.3.4温度应力计算考虑混凝土徐变
2.3.5水工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温度应力仿真计算
2.3.6补偿收缩混凝土温度应力计算
参考文献
3 温度控制设计与防裂措施
3.0概述
3.1水工混凝土的温度裂缝
3.2温度控制设计
3.2.1基础温差的控制设计
3.2.2内外温差及其控制设计
3.2.3上下层温差的控制设计
3.2.4相邻块高差的控制
3.2.5表面保温
3.2.6坝体的分缝分块
3.3温控设计实例
3.3.1温度场及温度应力计算
3.3.2温度场及温度应力计算成果
3.3.3温度控制标准的拟定
3.4不同水泥混凝土的温控对比分析
3.4.1两种水泥混凝土的基本性能
3.4.2基础允许温差的对比
3.4.3水化热温升的对比
3.4.4允许浇筑温度的对比
3.5温控防裂措施
3.5.1保证并改善混凝土抗裂能力
3.5.2合理分缝分块
3.5.3控制坝体最高温度
3.5.4合理安排混凝土施工程序和施工进度
3.5.5中 后期通水冷却
3.5.6养护和表面保护
3.6碾压混凝土施工试验
3.6.1仪器布置与观测项目
3.6.2混凝土配合比与施工
3.6.3仪器埋设
3.6.4观测成果分析
参考文献
后记
《混凝土结构温控防裂分析》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