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1 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转速控制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数学模型
1.1 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转速控制系统的组成
1.2 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转速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1.3 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转速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 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转速控制系统的常规工程设计
2.1 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转速控制系统的控制框图
2.2 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转速控制系统的常规工程设计方法
3 三相无刷直流电动机PI调速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3.1 引言
3.2 调速系统结构
3.3 无刷直流电动机本体建模
3.4 逆变电路建模
3.5 控制电路建模
3.6 中点电压模块
3.7 仿真实验
4 三相无刷直流电动机分数阶转速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4.1 分数阶微积分定义
4.2 分数阶转速PI控制器
4.3 分数阶PID的逼近公式
4.4 分数阶转速PID控制器仿真模型
4.5 系统仿真
4.6 结论
5 三相无刷直流电动机模糊转速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5.1 模糊控制原理
5.2 模糊PID转速控制器的设计与建模
5.3 系统仿真
5.4 结论
6 三相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混沌建模与仿真
6.1 无刷直流电动机混沌模型的建模
6.2 无刷直流电动机混沌模型的仿真
7 六相无刷直流电动机PID转速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7.1 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基本架构
7.2 六相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数学模型
7.3 六相无刷直流电动机PID转速控制系统的建模
7.4 系统仿真及结果分析
7.5 结论
8 六相无刷直流电动机模糊转速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8.1 模糊控制原理
8.2 模糊控制器的组成
8.3 模糊PID控制原理
8.4 六相普通PI与模糊PI转速控制系统的仿真比较
8.5 结论
9 九相无刷直流电动机PI转速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9.1 九相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数学模型
9.2 九相无刷直流电动机的PI控制系统仿真模型
9.3 系统仿真及结果分析
10 九相无刷直流电动机分数阶转速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10.1 分数阶PIλ控制器的原理与建模
10.2 九相无刷直流电动机分数阶PIλ转速控制系统的建模
10.3 系统仿真及结果分析
10.4 结论
11 十二相无刷直流电动机PI转速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11.1 十二相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数学模型
11.2 十二相无刷直流电动机的PI控制系统仿真模型
11.3 系统仿真及结果分析
参考文献2100433B
《水泵用无刷直流电动机智能控制系统的MATLAB建模与仿真》以水泵用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为研究对象,分别论述了作者在三相以及多相(六、九、十二相)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转速智能控制系统中的新研究成果,并详细论述了每种智能调速系统MATLAB建模与仿真的过程。全书共分为11章:第1~2章简述了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转速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常规工程设计方法;第3~6章是本书的重点,详细分析了永磁三相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普通PI转速控制系统、分数阶转速控制系统、模糊转速控制系统、混沌控制系统的MATLAB建模与仿真过程,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第7~11章是本书的亮点,着重论述了作者在多相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上的研究成果,详细分析了六、九、十二相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普通PI转速控制系统、分数阶转速控制系统、模糊转速控制系统MATLAB建模与仿真的过程,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水泵用无刷直流电动机智能控制系统的MATLAB建模与仿真》力求反映近年来国内外智能控制技术在水泵用三相以及多相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转速控制系统中取得的理论成果和技术进展。
有刷直流电机的换向一直是通过石墨电刷与安装在转子上的环形换向器相接触来实现的。而直流无刷电机则通过霍尔传感器把转子位置反馈回控制电路,使其能够获知电机相位换向的准确时间。大多数无刷电机生产商生产的电机...
[资料介绍] 直流脉宽调速系统,是采用脉冲宽度调制的高频开关控制方式,形成的脉宽调制变换器——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简称直流PWM调速系统。全数字控制系统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数字控制系统,简称微机数字控...
直流电机的转速计算公式如下:n=(U-IR)/Kφ,其中U为电枢端电压,I为电枢电流,R为电枢电路总电阻,φ为每极磁通量,K为电动机结构参数。可以看出,转速和U、I有关,并且可控量只有这两个,我们可以...
基于ARM触摸屏的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设计
介绍了一种基于32位ARM7微处理器LPC2290、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II和μC/GUI图形库的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设计方案。分析了无刷直流电动机驱动原理和LPC2290在液晶显示、触摸屏技术中的应用,给出了硬件原理图、软件设计原理和实验结果。实验表明,该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自动门用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设计
对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拓扑结构和运行原理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一种分数槽电机选取极数和槽数配合减小自定位转矩的方法。为进一步提高电机内部空间利用率,提出了一种双层短距的绕组连接方式。在考虑整个无刷直流电动机系统工作的情况下,以端电压为输入量,采用场路耦合时步有限元法,对一台六极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瞬态电磁场进行了计算和仿真分析,并以样机驱动系统作为试验平台,完成了试验验证工作。仿真和试验结果充分证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该电机的应用会加快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在工业领域中的推广、普及,也展示出了其广阔的发展前景。
《MATLAB建模与仿真实用教程》对MATLAB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讲解,力争做到深入浅出,并配有大量实例,使读者能够达到零起点入门和快速提高的目的。 《MATLAB建模与仿真实用教程》主要内容包括MATLAB建模基础、MATLAB数值与符号计算、MATLAB程序设计、图形图像、Simulink建模与仿真、科学计算、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自动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蚁群算法建模与仿真及神经网络建模与仿真。
《MATLAB建模与仿真实用教程》可作为高等院校的理工科学生的专业教材,也可以作为科研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从电机数学模型、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和仿真实例三个层面进行阐述,理论联系实际。书中详细介绍了直流电机、变压器、感应电机和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建立了相应的仿真模型,对于每一种电机都给出了多种仿真模型,用建立的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实例分析,并给出详细的仿真结果,仿真分析的内容几乎涉及电机瞬变运行过程的各个方面。
前言
第1章MATLAB建模基础
1.1 MATLAB简介
1.1.1 MATLAB的安装
1.1.2 MATLAB通用命令
1.1.3 MATLAB应用窗口简介
1.2 MATLAB数学建模概述
1.2.1建模方法和基本步骤
1.2.2建模的意义
1.2.3数学模型的特点
1.2.4数学模型的分类
1.3数学建模函数及应用
1.3.1数学建模基本函数
1.3.2数学建模应用
1.4 MATLAB外部接口
1.4.1数据文件
1.4.2 MATLAB和Word的混合使用
1.4.3 MATLAB和Excel的混合使用
1.5本章小结
1.6习题
第2章MATLAB数值与符号计算
2.1数据类型
2.1.1字符串类型
2.1.2数值类型
2.1.3函数句柄
2.1.4逻辑类型
2.1.5结构类型
2.1.6细胞数组类型
2.2数组
2.2.1数组的创建
2.2.2数组操作
2.3矩阵
2.3.1矩阵的创建
2.3.2矩阵运算
2.3.3稀疏矩阵及其运算
2.4多项式
2.4.1多项式的创建和操作
2.4.2多项式运算
2.5符号运算
2.5.1符号对象的创建
2.5.2符号运算中的运算符
2.5.3符号运算的精度
2.6符号表达式运算
2.6.1数值转换
2.6.2变量替换
2.6.3化简与格式化
2.7符号矩阵的计算
2.7.1基本算术运算
2.7.2线性代数运算
2.8本章小结
2.9习题
第3章MATLAB程序设计
3.1 M文件概述
3.1.1M文件的创建与打开
3.1.2 M文件的基本内容
3.1.3 M文件的保存与调用
3.2 M文件的分类
3.2.1脚本文件
3.2.2函数文件
3.2.3P码文件
3.3函数类型
3.3.1主函数
3.3.2子函数
3.3.3私有函数
3.3.4嵌套函数
3.3.5重载函数
3.4程序流程控制
3.4.1顺序结构
3.4.2分支结构
3.4.3循环结构
3.4.4其他流程控制结构
3.5 M文件调试
3.5.1 M文件出错信息
3.5.2 M文件调试方法
3.6本章小结
3.7习题
第4章图形图像
4.1二维图形
4.1.1基本绘图函数
4.1.2特殊函数
4.2三维图形
4.2.1基本绘图函数
4.2.2特殊函数
4.3图形处理技术
4.3.1坐标轴调整
4.3.2图注及其他文字标示
4.3.3颜色控制
4.3.4图形控制
4.3.5网格控制
4.3.6图形窗口的分割
4.4图形窗口的创建与控制
4.4.1图形窗口的创建
4.4.2图形窗口的常用属性
4.5图形文件操作
4.5.1图形文件的保存和打开
4.5.2图形文件的导出
4.6图像文件操作
4.6.1图像文件的打开和保存
4.6.2图像文件的读取和显示
4.7图像分析
4.7.1像素及其处理
4.7.2常用函数
4.8本章小结
4.9习题
第5章Simulink建模与仿真
5.1Simulink简介
5.1.1Simulink工作窗口
5.1.2Simulink 建模原理
5.2 Simulink建模的基本步骤
5.2.1创建模型
5.2.2模块操作
5.2.3仿真参数的配置
5.3模型的运行及调试
5.3.1过零检测和代数环
5.3.2运行
5.3.3调试
5.4子系统及其封装
5.4.1子系统的创建
5.4.2子系统的封装
5.5 S-函数
5.5.1 S-函数的基本概念
5.5.2 S-函数的工作原理
5.5.3 S-函数模板
5.5.4创建S-函数
5.6建模与仿真分析实例
5.6.1简单连续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5.6.2简单离散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5.7本章小结
5.8习题
第6章科学计算
6.1方程求解
6.1.1线性方程组求解
6.1.2非线性方程(组)求解
6.1.3常微分方程求解
6.2数据统计处理
6.2.1随机数
6.2.2最大值和最小值
6.2.3求和与求积
6.2.4平均值和中值
6.2.5标准差和方差
6.2.6协方差和相关系数
6.2.7排序
6.3常用数据插值方法
6.3.1一维插值
6.3.2二维插值
6.3.3三维插值
6.3.4样条插值
6.3.5拉格朗日插值
6.4常用数据拟合方法
6.4.1多项式拟合
6.4.2正交最小二乘拟合
6.4.3曲线拟合工具箱
6.5本章小结
6.6习题
第7章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
7.1通信系统概述
7.1.1通信系统的组成
7.1.2通信系统的分类
7.1.3通信系统模型的分类
7.2通信系统建模
7.2.1信源编码与信源译码
7.2.2调制与解调分析
7.2.3通信系统主要的性能指标
7.3通信系统仿真
7.3.1通信系统仿真的相关概念
7.3.2滤波器的模型分析
7.3.3仿真数据的处理
7.4模拟和数字通信系统的建模
与仿真
7.4.1通信系统基本模型分析
7.4.2模拟通信系统的建模与仿真分析
7.4.3数字通信系统的建模与仿真分析
7.5本章小结
7.6习题
第8章自动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
8.1自动控制系统概述
8.1.1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形式及特点
8.1.2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8.1.3自动控制系统的标准及评价
8.2基于MATLAB的自动控制系统数学建模
8.2.1自动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模型
8.2.2自动控制系统的零极点函数模型
8.2.3自动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函数模型
8.2.4系统模型之间的转换
8.3自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8.3.1MATLAB直接判定
8.3.2MATLAB图形化判定
8.3.3稳定性判定
8.4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8.4.1典型输入信号
8.4.2动态性能指标
8.4.3稳态性能指标
8.4.4MATLAB时域响应仿真的典型函数应用
8.5本章小结
8.6习题
第9章蚁群算法建模与仿真
9.1蚁群算法简介
9.1.1蚁群算法的基本原理
9.1.2蚁群智能
9.1.3蚁群基本习性
9.1.4群体迷失现象
9.1.5问题空间的描述
9.2蚁群算法的数学模型分析
9.2.1蚁群算法基本数学模型简介
9.2.2蚁群算法的数学模型建模
9.2.3蚁群算法的实现步骤
9.2.4蚁群算法的MATLAB验证
9.3旅行商问题的蚁群算法建模求解
9.3.1问题描述与算法思想
9.3.2实现过程
9.3.3算法验证及结论
9.4本章小结
9.5习题
第10章神经网络建模与仿真
10.1神经网络概述
10.1.1生物意义上的神经元
10.1.2神经网络研究现状
10.2人工神经网络结构
10.2.1神经网络的基本功能与特征
10.2.2神经网络的数学建模
10.2.3人工神经网络的典型结构
10.3人工神经网络的学习方式和规则
10.3.1人工神经网络的运作过程
10.3.2基本的神经网络学习规则
10.4BP神经网络设计与仿真
10.4.1BP神经网络的MATLAB实现
10.4.2BP神经网络算法实例
10.5本章小结
10.6习题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