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前言
绪论
思考题
第一章 联合循环的原理、类型及特点
第一节 联合循环的热力学原理
第二节 联合循环的类型和特点
思考题
第二章 常规余热锅炉型联合循环的基本特性
第一节 热力系统及特点
第二节 热效率与功比率
第三节 各组成设备的效率对联合循环效率的影响
第四节 常规余热锅炉型联合循环的基本特性
思考题
习题
第三章 电站燃气轮机
第一节 燃气轮机的热力循环
第二节 压气机的原理与特性
第三节 燃烧室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第四节 燃气透平的原理和特性
第五节 燃气轮机结构简介
思考题
习题
第四章 联合循环中的其他热力设备及机组的整体布置
第一节 联合循环中使用的余热锅炉
第二节 联合循环中使用的汽轮机
第三节 联合循环的主要辅助设备和系统
第四节 联合循环机组的布置
思考题
习题
第五章 燃煤流化床联合循环
第一节 煤的流化燃烧
第二节 常压流化床(AFBC)联合循环发电系统
第三节 增压流化床(PFBC)联合循环发电系统
第四节 燃煤流化床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展望
思考题
第六章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
第一节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的基本思想
第二节 煤的气化及气化炉
第三节 粗煤气的净化
第四节 典型IGCC发电系统简介
第五节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展望
思考题
第七章 其他形式的联合循环简介
第一节 程氏循环
第二节 HAT循环
第三节 卡里纳循环
第四节 热电(冷)联产的联合循环
第五节 基于燃料电池的联合循环
思考题
参考文献2100433B
本书全面介绍了燃气轮机及其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全书分为七章:第一章概括性地论述了联合循环的热力学原理、类型及特点;第二章简要介绍了余热锅炉型联合循环的基本特性;第三、四章分别介绍了燃气轮机、余热锅炉和汽轮机等设备的工作原理、特性及结构特点,并介绍了余热锅炉型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的各种布置方案;第五、六章分别介绍了燃煤流化床联合循环和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最后一章简要介绍了其他几种以燃气轮机为核心的新型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各章之后附有思考题。
本书主要面向已基本掌握热能与动力工程学科的基础知识,并具备了常规蒸汽轮机发电系统方面知识的读者群体,既可作为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专科高年级学生的选修课教材,也可供有关专业的研究生及从事火电站设计、研究、试验、运行等工作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阅读参考。
联合循环燃气轮机是不仅燃气轮机本体发电,而且利用其排出的高温烟气使锅炉产生蒸汽再带动汽轮机发电。 单循环燃气轮机是仅仅燃气轮机本体发电,效率没有联合循环燃气轮机高。
燃气轮机是以连续流动的气体为工质带动叶轮高速旋转,将燃料的能量转变为有用功的内燃式动力机械,是一种旋转叶轮式热力发动机。 按照用途来划分比较合理: 1、航空用的涡轮发动机。 2、舰艇上用作主推...
微型燃气轮机更先进,是21世纪能源技术的主流,能量利用比燃气轮机更优秀。燃气轮机是以连续流动的气体为工质带动叶轮高速旋转,将燃料的能量转变为有用功的内燃式动力机械,是一种旋转叶轮式热力发动机。微型燃气...
太阳能燃气轮机与卡林那循环联合的热发电系统
本文提出了一种带间冷回热的太阳能燃气轮机与卡林那循环组成的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对其热力性能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关键运行参数对热力性能影响。塔式太阳能接收器将经过间冷压缩的压缩空气加热至1000℃用以驱动燃气轮机做功。卡林那循环用以回收燃气余热发电。基于蔡睿贤的比较法,推导出了该系统太阳能热发电效率的简明解析式。结果表明,当燃气轮机入口温度为1000℃时,该系统的(火用)效率和太阳能热发电效率分别可达到29%和27.5%,比太阳能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分别高1.8%和1.6%。该系统的提出,为提高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太阳能热发电效率提供了一种方法,并且对太阳能热发电耗水大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解决途径。
9E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发电机组节能降耗分析
9E 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发电机组节能降耗分析 【摘 要】进入 21世纪以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 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基 础上也更加关注环境保护。 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 国家能源资源结构 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天然气这一更为环保的资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由于国家发 电数量的逐年提升, 汽轮机组、循环发电机组的使用情况也在逐年提升, 并逐步 成为了国家电网发电的主力军, 担任着重要角色。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其具有清 洁高效、启动迅速、调峰功能强劲等优势。虽然与过去相比,目前我国燃气轮机 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的降耗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 但是其与发达国家的水准仍有较 大的差距。为了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降低耗能和成本, 本文就以我国发电厂最 常用的 9E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发电机组为例,简单阐述一下如何通过运行优化手 段实施技术改造, 从而缩短机组启停时长, 实现节能目的。 并对其中的改造情况 进行
1、发电效率高:由于燃气轮机利用了布朗和朗肯两个循环,原理和结构先进,热耗小,所以,联合循环发电效率高达60%,而燃煤电厂(0.75~600)MW机组发电效率仅20%~42%。
2、环境保护好:燃煤电厂锅炉排放灰尘很多,二氧化硫多,氮氧化物为200PPM。燃机电厂余热锅炉排放无灰尘,二氧化硫极少,氮氧化物为(10~25)PPM。
3、运行方式灵活:燃煤电厂,仅只能作为基本负荷运行,不能作为调峰电厂运行。燃机电厂,不仅能作为基本负荷运行,还可以作为调峰电厂运行;燃机为双燃料(油和天燃气)时,还可以对天然气进行调峰。
4、消耗水量少:燃气一蒸汽联合循环电厂的蒸汽轮机仅占总容量的1/3,所以用水量一般为燃煤火电的1/3,由于凝汽负压部分的发电量在全系统中十分有限,国际上已广泛采用空气冷却方式,用水量近乎为零。此外,甲烷中的氢和空气中的氧燃烧还原成二氧化碳和水,每燃烧一立方米天然气理论可回收约1.53kg水,每公斤可回收2.2kg水,足以满足电厂自身的用水。
5、占地面积少:由于没有了煤和灰的堆放,又可使用空冷系统,电厂占地大大节省,占地仅为燃煤火电厂的10%~30%,节约了大量的土地资源,这对地少人多的中国非常重要。
6、建设周期短:燃气轮机系统发电的建设周期为8~10个月,联合循环系统发电的建设周期为16~20个月,而燃煤火电厂需要24~36个月,回收快。
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又称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是指将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组合起来的一种发电方式,主要由燃气轮机、余热锅炉、蒸汽轮机三部分构成。
燃气轮机联合循环(combined-cycle gas turbine,CCGT),又称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是指将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组合起来的一种发电方式,主要由燃气轮机(压气机、燃烧室、透平、控制系统和辅助系统)、余热锅炉、蒸汽轮机三部分构成。常用的GTCC发电方式有余热利用式和排气再燃式两种。
压气机吸入空气压缩后送入燃烧室内,使燃料(油或天然气)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燃气,进入燃气轮机膨胀做功发电,再将燃气轮机排出的气体引入锅炉(余热锅炉),作为锅炉的热源,利用锅炉产生的蒸汽进入蒸汽轮机再发电。这样就形成了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共同作为原动机的联合循环发电系统。余热利用式的系统简单,燃气轮机出力占总出力的比例大,蒸汽轮机不能单独运行;排气再燃式系统运行控制系统复杂,蒸汽轮机出力占总出力比例大,蒸汽轮机可单独运行。 2100433B
《燃气轮机与联合循环》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燃气轮机与联合循环》全书共八章:第一章从热功转换有效性的视角引出了燃气一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方式,介绍了联合循环的原理、类型和特点,分析了余热锅炉型联合循环的基本特性;第二章根据热力学原理分析了燃气轮机的基本特性;第三章介绍了燃气轮机各部件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第四章分析了燃气轮机的整体结构特点和运行调节特性;第五章简要介绍了联合循环所用余热锅炉、汽轮机和其他一些热力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并分析了联合循环机组的整体布置方案;第六章介绍了燃气轮机与联合循环的运行与控制系统,第七章介绍了燃煤流化床和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第八章简要介绍了几种新兴的、以燃气轮机为核心的联合循环。每章之后都附有思考题,部分章节还附有练习题。《燃气轮机与联合循环》既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能源动力类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专科高年级学生的选修课教材,也可供有关专业研究生及从事电站研究、设计、试验、运行等工作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阅读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