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柔性接地体(专利号201210548308)是一种由导电非金属材料、电解质材料、化合物填充组成,可以通过现场制作,在岩石表面形成导电膜,能明显降低工频接地电阻和土壤中水分、盐、酸、碱等因素侵蚀的新型接地体。
柔性接地体现场制作安装完成后,可以明显降低接地体四周一定范围内介质的电阻率和相互间的接触电阻,并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1、接地模块是靠压力将石墨等非金属导电体合成固定形状的接地体,特点是具有固定形状和体积,表面形状固定不可改变,表面积是一定的,在普通的土地中与介质的接触面积比较大,降阻效果比较好。但是在岩石中由于石头形状各异造成模块和石块之间接触面积有限,而且石块电阻率非常高,导电性极差,所以降阻效果不理想,为此中间采用胶体降阻剂作为介质的媒介参与降阻,接地效果比较好。但是缺点是工艺要求比较高,施工过程相对复杂,材料成本比较高。
2、柔性接地体是结合了胶体降阻剂和纳米离子接地模块特点研制而成的,具有导电性好,吸水性强,保水性好,可以依据地理条件以任意形状快速成型,与介质形成最大的接触包裹表面积,这样就可以获得最多的异性感应电荷,能够在瞬间中合雷电泄放电流(雷电流的实质其实也是大量的电荷在短时间内迅速导入大地,被大地中的异性电荷中合)。
3、柔性接地体选取了电泳性能极好的树脂胶体这样能够充分保证电荷在交替载体中的通过性。
4、柔性接地体的配方独特无腐蚀因子,其防腐蚀特性非常好。这一点已经在实践中得到证明。
5、柔性接地体将接地模块合胶体降阻剂施工合二为一节约了材料成本和施工成本,是施工难度也大大降低。
柔性接地体主要应用于接地网埋地降阻;原有的金属接地体防腐效果比较差,另外也不适合山区,尤其是岩石地区使用,柔性接地体应用于山区岩石地貌接地降阻,不受地理条件限制,可以现场制作,依现场条件成型,对金属连接体无腐蚀,降阻效果好,本柔性接地体由非金属导电粉末,高分子聚合物,超细纤维粘合剂构成。使用不受环境条件限制,只要按量施工即可收到降阻效果,使用年限长,降阻效果稳定。
接地体安装
接地装置安装 1. 接地体加工:一般按设计提供的数量和规格进行加工,材料采用钢管或角钢。一 般钢管选用 Φ35-50mm,壁厚 >3.5mm,角钢选用 L50*5。其长度一般均截成 2.5m。 在打入地中的一端加工成斜尖式锥形(长度 120mm)。 2. 挖沟:1)按设计规定测出接地网的路线, 并以白灰划线, 在此路线上挖深 0.8-1m、 宽 0.5m 的沟,上部稍宽,下部渐窄,沟底如有石子,应清除。 2)挖沟时附近如 有建筑物或构筑物时, 沟的中心线与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基础距离不得小于 2m。3) 挖沟时如发现灰渣等不良地段,应予以处理,一般是采用换土。 3. 安装接地体: 1)沟挖好后,即可将接地体按设计位置打入地中,一般是一人扶 着接地体,一人用大锤打接地体的顶部。 使用手锤打接地体时要平稳, 防止打斜、 打歪。接地体上部剩 150-200mm 时停止打入,使接地体顶部距地面保持 6
埋入土壤中或混凝土中直接与大地接触的起散流作用的金属导体成为接地体。接地体主要分为自然接地体和人工接地体两类:各类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构件、金属井管、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基础、金属管道和设备等用来兼作接地的金属导体称为自然接地体。埋入地中专门用作接地金属导体称为人工接地体,它包括铜包钢接地棒、铜包钢接地极、铜包扁钢、电解离子接地极、接地模块、“高导模块”。
自然接地体一般采用基础内的钢筋混凝土桩作为接地体,具有尺寸大和接地电阻小、节省钢材、减少工程量以及耐腐蚀、使用寿命长、维护工作量小、泄流效果好,还可以形成网格,有利于减小跨步电压等特点,应优先选用。在我国南方绝大多数地方仅利用自然(基础)接地体就可以满足要求,特别是埋入混凝土基础中作散流用的导体也是很好的接地体,因为在周围土壤的含水量大于4%时混凝土具有较好的电阻率,同时,混凝土还能对金属接地体起到防腐保护的作用。在自然(基础)接地体不能满足要求时,或无可利用的自然(基础)接地体时,要考虑增设人工及地体。
机床的柔性 是指其适应加工对象的能力。机床的柔性包括空间上的柔性和时间上的柔性。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