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水泵运行时,除了出水流量Q外,另有一小部分流量q经过减漏环处的间隙从出水侧回进水侧和经过填料函渗出泵壳。
两码事。离心式水泵是常见的,由电动机或柴油机带动。而水轮泵由二部份装成,下部为水轮机,上部为水泵,二者同轴联接,利用河流的落差使水轮机转动,并带动水泵。
没有好坏之分,主要是看用在什么位置,作用是什么。
水箱—水泵或水泵—水箱系统中水箱最小容积计算探讨
在水箱—水泵或水泵—水箱联合系统中,为避免水泵频繁启动,对水箱(水池)的容积,有一定要求。通过理论分析计算,得出了水箱(水池)的最小容积,并提出了水泵运行的优化意见,最后对有关设计规范中的条文提出修改意见。
自灌式水泵与自吸式水泵 (2)
自灌式水泵与自吸式水泵 当水泵从水池吸水时,如果采用自灌式吸水方式,可使吸水管内一直都充满 水,水泵启动时,省去了灌水排气的时间,能迅速投入运转,提高了水泵启动的自 动化和可靠程度。常采用的自灌式吸水方式是使水泵轴线标高低于水池的工作水位 高度。这种方法常用于有地下室的建筑,布置时,把水泵房设置在地下室,水池设 置在地下室水泵房旁边或室外地下。这种吸水方式,水池的工作水位高于水泵轴线 标高,使吸水管内一直都充满水,能保证水泵自动、迅速启动。对于没有地下室的 建筑,若采用上述自灌式吸水方式就有困难。因为这种建筑,水泵房一般布置在底 层地面上,如果在底层水泵房旁边设置水池,特别是体积比较大的消防水池,它将 占用大量的底层使用面积,建设单位一般不会同意。在这种情况下,水池一般设置 在建筑物的外部,埋在地面下。这样就导致水池的工作水位低于水泵轴线标高,水 泵无法实现自灌式吸水,这时,可采用以下几种
容积式换热器按传热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混合容积式换热器、蓄热容积式换热器和间壁容积式换热器三类
容积式换热器按传热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混合式容积式换热器、蓄热式容积式换热器和间壁式容积式换热器三类.
在建筑内部热水供应中,传统容积式换热器是使用时间最长使用最多的换热设备。
优点:
(1)兼具换热、贮热功能。容积式换热器的换热管束上部是贮热部分,属同温热水区,贮热量大,能适应小时耗热量的变化;它能够为不均匀用水的热水供应系统提供一个较大的贮存与调节容积,以适应用水负荷变化;出水温度稳定,供水安全可靠。
(2)被加热水通过罐体阻力损失很小。由于冷水通过容积式换热器时过水断面很大,流速不到0.01m/s,阻力损失很小,一般只有0.1~0.2m,这对于保持用水点的冷热水供水压力平衡极为有利。
(3)对热媒要求不严。容积式换热器有较大的贮热容积,其供热负荷可按最大小时耗热量来计算,可将锅炉及管网负荷减半,大大节省了热媒供给系统的投资,同时热煤的使用相对均匀,有利于提高锅炉热效,延长其使用寿命。
(4)结构简单,管理方便,可承受水压,噪声低。
缺点:
(1)传热效果差,一级换热难以满足使用要求。传统容积式换热器热媒流速低、流程短,传热系数K值低,换热很不充分。为此,一些工程设计不得不采用二级串联换热来满足使用要求。
(2)容积利用率低。传统容积式换热器的有效贮热容积为75%~80%,容积利用率低。
(3)体积大,占地面积大,一次投资高。卧式传统容积式换热器的罐体较长(2087~5875mm),加上维修时为抽出换热管束所需的空间,占地很大,需要两台换热器串联使用时占地面积更是成倍增加。立式传统容积式换热器占地面积虽然不大,但是高度大(2050~3220mm),耗钢材多,一次投资大。
(4)水质易受污染。罐体下部的变温区和冷水区,容易导致军团菌等细菌滋生,影响水质。
(5)不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