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前言
第1章绪论
第2章基于微观结构的软土孔隙率定量研究
第3章基于微观结构的软土平均接触面积率定量研究
第4章平均接触面积率与宏观孔隙率之间的关系研究
第5章基于平均接触面积率的渗流分析
第6章基于接触面积的固结理论
第7章基于接触面积的土压力理论
第8章基于接触面积的土坡稳定理论
第9章基于平均接触面积率的土抗剪强度理论
参考文献 2100433B
本书首先介绍了软黏土的微观结构试验测试方法,提出软黏土的接触面概念和测试方法。其次,介绍了基于微观结构的软土孔隙率定量方法和软土平均接触面积率定量方法,建立平均接触面积率与宏观孔隙率之间的关系。然后,介绍了基于平均接触面积率的软土渗流分析、饱和软土固结理论、土压力理论和土坡稳定理论。最后,介绍了基于平均接触面积率的抗剪强度理论。
本书内容切中国际研究热点,学术思想新颖,逻辑性强,结构体系好,对土力学理论注入了新鲜活力。
P1 P2 P3 P4 是次梁L1 L2 L3 L4传递来的集中荷载,具体计算次梁自重(板传给次梁的荷载,还应计算板上的活荷载)只要计算出P1 P2 P3 P4那么RA RB很容易计算出
1.用单位荷载法求两截面的相对转角时,所设单位荷载应是(力矩) 。2.力矩分配法的理论基础是(杠杆原理) 。4.力矩分配法计算内力时,当远端为铰支座时,杆的弯矩传递系数为(线性)。当远端为固定支座时,...
那得看你之前的主修课程里接触哪个多一点,也就是擅长结力还是擅长水力,还有考水力和结力对你来说,专业选择如果一样,那就选个自己认为稍稍拿手一点的。如果考不同的课程意味着不同的专业方向,那还是最好考虑一下...
高性能混凝土的微观结构及力学特性
高性能混凝土的微观结构及力学特性 刘永川 1、2 杨久俊 2 1、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 (450002) 2、郑州大学材料工程学院 ( 450052) 高性能混凝土是指具有较高强度 、较高耐久性 以及优良工作性的混凝土 。从微观层次研究高性能 混凝土的特点 ,对研制开发新产品 ,推广应用高性能 混凝土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 就微观层次论 ,高性能混凝土可视为骨料 、界 面、凝胶 、晶体 、气孔 、液体多相复合材料 。在砂浆中 细集料为分散相 ,水泥浆为连续相 。 1 水泥浆基体的微观结构及力学特性 高性能水泥浆内各种相物质的组合构成基体的 微观特征 :高标号水泥 、低水灰比 、高效塑化剂 、活性 掺合料 ,它们彼此间相互作用 、相互配合 ,一方面仍 遵守水化规律 ,另一方面则克服了未加外加剂和掺 合料的水泥内部结构中的缺陷 ,显示了四相物质匹 配的合理性 。如远程无序的 C
南海软土微观结构与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针对南海原状土力学性质的研究对于南海油气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对南海陆坡区所取的软土试样,通过物理试验和X-射线衍射试验,分析了该土样的物化特性;通过一维固结试验和常规三轴压缩试验,探究了该原状土的压缩及剪切特性;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土体的微观结构特征。试验结果显示:该土体为高液限粉土,具有高含水率、高孔隙比和高饱和度的特点;土体的黏土矿物中伊利石含量最高,其胶体活动指数高;土体为欠固结土,在固结试验中表现出一定的结构性,在剪切试验中呈现应变硬化特征;土体微观上呈开放式的絮凝结构,骨架松散,颗粒定向度较低。
宏观预测和微观预测常常是相对而言的,在内容上和方法上是有截然区别的。例如在我国进行全国性的规划,以一个国家作为一个分析系统,则全国的情况、全球国家间的对比等就是宏观预测,而下面每个省的规划指标就可以视为微观的预测;如果进行的是省的规划,以一个省作为一个分析系统,则全省情况、全国省与省对比等就是宏观预测,而下属的市、县就是微观。宏观预测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行业政策的影响,也包括分析系统内每一种通信业务的总的普及率/渗透率预测、各种业务占比(如数据业务上升)及发展趋势等。
微观预测所涉及的内容是分析系统中每个元素的分析预测,例如完成地市以上单位的规划时,包括用户密度图预测、小区或乡镇分区预测、分类用户预测、不同经济地位和层次用户的预测、设备总容量预测、业务量预测及子系统之间的业务流量、流向预测等。
《论宏观建筑与微观建筑》该书以精粹的面目问世收入钱学森有关城市与建筑的论述,全书结构清晰、重点突出,分为园林学、城市学、山水城市、建筑科学和其他五个部分。每个部分均以钱老的经典文章带头,并辅以少量必要的注释、大事记、简历等,书前有题为“钱学森建筑科学思想的由来与发展”的导读性文章。
钱学森先生首次把“城市科学”称为“宏观建筑”;而把现在通称的“建筑”称为“微观建筑”。全书收入了钱老自1958年以来近两百篇论文和书札,由此可见他在研究建筑科学方面倾注的心血。从而也解开了我心头一直有:
:的一个疑问:像钱老这样的我国杰出科学家怎么会去研究城市发展和建筑科学?周干峙院士在本书的《序》中说:“钱老是近代科学的大师,在40年代,他首先在研究控制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工程控制论,我们现在往往讲信息论、控制论、量子论……这是现代科学中非常重要的几大发现。钱老很大的贡献就是创立了工程控制论,在研究控制论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系统论。”“多年前,钱老一直在思考研究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有那么多科学,它们之间总有一个系统的关系,构成我们人类智慧的总体。”钱老着重论述的是“建筑”和“山水城市”,而其“基点”牢牢固定在“为人民大众”这个基础上。他在书中写道:“我们的山水城市还有一个内涵,这和国内的同志要多讲,即其为人民的社会主义内涵——要让大家安居乐业快乐,不是少数人快乐,而多数人贫困。”在《论宏观建筑与微观建筑》中,钱老用相当多的篇章关注人民大众的居住状况,他对居住小区里的高楼大厦、“方盒子”颇为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