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前言
主要名词符号对照表
绪论
一、焊接过程的物理本质
二、本教材论述的对象及内容
三、学习本教材的目的、要求及方法
思考题
第一章 焊接区温度的变化
第一节 焊接热源
一、常用的焊接热源
二、焊接热源的主要特征
三、焊接过程的热效率
第二节 焊接温度场
一、焊接温度场的概念
二、影响焊接温度场的因素
第三节 焊接热循环
一、焊接热循环的基本概念
二、焊接热循环的基本参数
三、多层焊的焊接热循环
四、影响焊接热循环的基本因素及调整焊接热循环的方法
思考题
第二章 焊接化学冶金过程
第一节 焊缝金属的构成
一、焊条的加热与熔化
二、母材的熔化与熔池
三、焊缝金属的熔合比
第二节 焊接化学冶金过程的特点
一、焊接时的焊缝金属保护
二、焊接化学冶金反应区
三、焊接参数与焊接化学冶金的关系
四、焊接化学冶金系统及其不平衡性
第三节 焊接熔渣
一、熔渣的作用、成分和分类
二、熔渣的结构理论
三、熔渣的碱度
四、焊接熔渣的物理性能
第四节 氢、氮对熔池金属的作用
一、焊接区内气体的来源与组成
二、氢对熔池金属的作用
三、氮对熔池金属的作用
第五节 焊缝金属的氧化与还原
一、气相对焊缝金属的氧化
二、熔渣对焊缝金属的氧化
三、焊缝金属的脱氧
第六节 焊缝金属的脱硫、脱磷
一、焊缝金属的脱硫
二、焊缝金属的的脱磷
第七节 焊缝金属的合金化
一、焊缝金属合金化的目的
二、焊缝金属合金化的方式
三、合金元素的过渡系数及影响因素
思考题
第三章 焊接接头的组织与性能
第一节 熔池的凝固与焊缝金属的固态相变
一、熔池的凝固
二、焊缝金属的化学不均匀性
三、焊缝金属的固态相变
四、焊缝组织与性能的改善
第二节 焊接熔合区的特征
一、熔合区形成的原因
二、熔合区的宽度
三、熔合区的不均匀性
第三节 焊接热影响区
一、焊接热影响区组织变化的特点
二、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
三、焊接热影响区的性能
思考题
第四章 焊接冶金缺陷
第一节 焊缝中的气孔
一、气孔的分布特征与产生原因
二、气孔形成的过程与影响因素
第二节 焊缝中的夹杂物
一、夹杂物的各类及危害
二、防止焊缝中的夹杂物的措施
第三节 焊接裂纹的分类及其基本特征
一、焊接裂纹的危害
二、焊接裂纹的分类
第四节 焊接热裂纹
一、焊缝中的结晶裂纹
二、热影响区液化裂纹
第五节 焊接冷裂纹
一、冷裂纹的特征
二、形成冷裂纹的基本因素及其作用
三、防止冷裂纹的措施
第六节 其它焊接裂纹
一、消除应力裂纹
二、层状撕裂
思考题
第五章 焊接材料
第一节 焊条
一、焊条的分类
二、焊条的型号与牌号
三、焊芯
四、焊条药皮
五、焊条的工艺性能
六、典型焊条的冶金性能分析
七、焊条的设计与制造
第二节 焊丝
一、焊丝的分类
二、实芯钢焊丝
三、药芯焊丝
第三节 焊剂
一、焊剂的分类
二、焊剂的型号和牌号
三、对焊剂的要求
四、常用焊剂的性能及用途
第四节 焊接材料的发展
一、焊条的发展
二、焊丝的发展
三、焊剂的发展
思考题
第六章 金属的焊接性及其评定
第一节 金属的焊接性
一、金属焊接性的概念
二、影响焊接性的因素
三、评定焊接性的程序
第二节 分析金属的焊接性的方法
一、利用化学成分分析
二、利用CCT图分析
三、利用材料的物理性能分析
四、利用材料的化学性能分析
第三节 金属焊接性试验
一、焊接性试验的内容
二、焊接性试验方法分类
三、焊接性试验方法的选择原则
第四节 常用的焊接性试验方法
一、斜Y形坡口焊接裂纹试验方法
二、焊接热影响区最高硬度试验方法
三、插销试验
四、其它试验方法
思考题
第七章 合金结构钢的焊接
第一节 合金结构钢概述
一、高强度钢
二、专业用钢
第二节 热轧及正火钢的焊接
一、热轧及正火钢的性能特点
二、热轧及正火钢的焊接性分析
第三节 低碳调质钢的焊接
一、合金结构钢的成分、组织与性能
二、低碳调质钢的焊接分析
三、低碳调质钢的焊接工艺
第四节 中碳调质钢的焊接
一、中碳调质钢的钢种、成分和性能
二、中碳调质钢的焊接性分析
三、中碳调质钢的焊接工艺要点
第五节 珠光体耐热钢的焊接
一、珠光体耐热钢的成分与性能特点
二、珠光体耐热钢的焊接工艺
第六节 低温用钢的焊接
一、对低温用钢的要求
二、低温用钢的牌号、成分及性能特点
三、低温用钢的焊接性分析与焊接工艺要点
第七节 低合金耐蚀钢的焊接
一、耐候钢、耐海水腐蚀用低合金钢的焊接
二、耐石油腐蚀低合金钢的焊接
思考题
附录A GB/T5118-1995中焊条型号后缀字母代表的合金系统及成分
附录B 钼及铬钼钢焊条牌号中主要化学成分等级表示法
附录C GB/T983-1995不锈钢焊条型号划分
第八章 不锈钢、耐热钢的焊接
第一节 不锈钢、耐热钢的类型及性能特点
一、不锈钢、耐热钢的类型
二、不锈钢的耐蚀性
三、耐热钢的高温性能
四、不锈钢与耐热钢的物理性能及力学性能
第二节 奥氏体钢、双相钢的焊接
一、奥氏体钢的焊接性
二、双相不锈钢的性能与焊接性特点
三、奥氏体钢、双相钢的焊接工艺
第三节 马氏体钢、铁素体钢的焊接
一、马氏体钢的焊接
二、铁素体钢的焊接
第四节 珠光体钢与奥氏体钢的焊接
一、珠光体钢与奥氏体钢焊接的焊接性
二、焊接材料的选用
三、焊接工艺要点
四、不锈复合钢板的焊接
五、焊接实例
思考题
附录 不锈钢焊条新旧型号对照表
第九章 铸铁的焊接
第一节 铸铁的分类及性能
一、铸铁的种类、成分及性能特点
二、铸铁的石墨化
第二节 灰铸铁的焊接性
一、焊接接头的白口组织
二、焊接接头裂纹
第三节 灰铸铁的焊接工艺
一、同质焊缝的焊条电弧焊
二、异质(非铸铁)焊缝的焊条电弧冷焊
三、灰铸铁气焊工艺
四、灰铸铁的钎焊
第四节 球墨铸铁的焊接
一、球墨铸铁的焊接性
二、球墨铸铁的焊接工艺
思考题
附录A GB10044-88《铸铁焊条及焊丝》中焊条型号划分方法
附录B 铸铁焊条牌号划分方法
第十章 常用有色金属的焊接
第一节 概述
一、铝及铝合金的性能和分类
二、铜及铜合金的分类及性能特点
第二节 铝及铝合金的焊接
一、铝及铝合金的焊接性特点
二、焊接方法的选择
三、焊接材料的选择
四、焊前准备及焊后清理
五、铝及铝合金的焊接工艺要点
第三节 铜及铜合金的焊接
一、铜及铜合金的焊接性
二、铜及铜合金的焊接工艺简介
思考题
参考文献2100433B
本书是职业技术院校规划教材,根据职业技术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书中内容安排上立足于国内90年代焊接生产的发展水平,重点放在与焊接质量有关的问题上。全书共分十章:前三章系统介绍了金属在熔焊过程中的成分、组织与性能变化的规律;第四章介绍常见焊接冶金缺陷产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防止措施;第五章介绍焊接材料的性能与应用;第六章至第十章介绍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性与焊接工艺。 本书也可作为中等专业学校焊接专业的专业课教材。
机电一体化专业培养目标:掌握本专业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市场经济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等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机电一体化专业主要课程:机电一体化...
YG3钨钢适用于铸铁、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的精镗、精车等材料的钨钢刀片;也可用于合金钢、淬火钢的精加工,还适合用于制作高速拉制的钨钢拉伸模具和高速钨钢喷嘴。
由银,铜,锌,镉,等金属铸造而成,经轧制成二十丝左右的薄片。用于带锯锯条,大理石锯片等各种小金属的焊接,具有焊接规则强度高的特点。银基合金焊条的分类简介银焊料包括(银焊条,银焊丝,银焊片,银焊环,银焊...
熔焊原理及金属材料焊接
熔焊原理及金属材料焊接 什么是焊接:焊接是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并用,并且用或不 用填充材料,使工件达到结合的一种方法。 宏观上焊接的两个特点: 1.需要外界能量。 2.焊接结合的不可拆卸性。 微观上的特点: 焊接件之间达成原子间的结合。 即就是原来分开 的工件,经过焊接后在为微观上形成一个整体。 (两工件间建立了金 属键) 我们主要学习研究与熔焊有关的基本理论及应用 焊接接头示意图: 1.焊缝 2.熔合区 3.热影响区 4.母材 焊缝:焊接时焊件经过焊接形成的结合部分。 热影响区:母材因受热的影响(但未熔化)而发生组织与力学性能的 变化区域叫热影响区。 熔合区:焊缝与热影响之间的过渡区。 第一章 焊接区温度的变化 1.焊接区温度的变化 加热是是实现熔焊的必要条件。 通过对焊件进行局部加热,使焊接区的金属熔化、冷却后形成 牢固接头。但加热也必将引起焊接区金属的成分、 组织与性能的变化, 1
金属熔化焊基础及常用金属材料焊接
1 《金属熔化焊基础及常用金属材料焊接》 课程试点实施计划 《金属熔化焊基础及金属材料焊接》是焊接专业必修课、核心课之一,是培 养焊接高技能人才所必备的岗位能力的关键课程, 是培养学生熟练的操作能力的 重要平台。内容包括焊接材料的组成及作用、 焊接冶金基础、 焊接缺陷的产生与 防止、焊接材料及材料的焊接性五大部分(实际是三大块焊接冶金基础、焊材、 母材),对其基本知识、性能特点和基本工艺做了较全面介绍,为焊接专业提供 了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使学生应达到以下基 本要求: 1、掌握焊接材料的组成及作用。 2、掌握焊接冶金基础。 3、了解焊接缺陷的产生与防止。 4、了解焊接材料的种类。 5、了解焊接性及试验方法。 6、掌握常用材料的焊接性。 7、培养学生热爱劳动、 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的职业素质及严肃认真的学习态 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一、试点课程 《金属熔化焊
书名:熔焊原理及金属材料焊接
作者:英若采
内容简介
本书是职业技术院校规划教材,根据职业技术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书中内容安排上立足于国内90年代焊接生产的发展水平,重点放在与焊接质量有关的问题上。全书共分十章:前三章系统介绍了金属在熔焊过程中的成分、组织与性能变化的规律;第四章介绍常见焊接冶金缺陷产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防止措施;第五章介绍焊接材料的性能与应用;第六章至第十章介绍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性与焊接工艺。"
前言
主要名词符号对照表
绪论
一.焊接过程的物理本质
二.本教材论述的对象及内容
三.学习本教材的目的.要求及方法
思考题
第一章焊接区温度的变化
第一节焊接热源
一.常用的焊接热源
二.焊接热源的主要特征
三.焊接过程的热效率
第二节焊接温度场
一.焊接温度场的概念
二.影响焊接温度场的因素
第三节焊接热循环
一.焊接热循环的基本概念
二.焊接热循环的基本参数
三.多层焊的焊接热循环
四.影响焊接热循环的基本因素及调整焊接热循环的方法
思考题
第二章焊接化学冶金过程
第一节焊缝金属的构成
一.焊条的加热与熔化
二.母材的熔化与熔池
三.焊缝金属的熔合比
第二节焊接化学冶金过程的特点
一.焊接时的焊缝金属保护
二.焊接化学冶金反应区
三.焊接参数与焊接化学冶金的关系
四.焊接化学冶金系统及其不平衡性
第三节焊接熔渣
一.熔渣的作用.成分和分类
二.熔渣的结构理论
三.熔渣的碱度
四.焊接熔渣的物理性能
第四节氢.氮对熔池金属的作用
一.焊接区内气体的来源与组成
二.氢对熔池金属的作用
三.氮对熔池金属的作用
第五节焊缝金属的氧化与还原
一.气相对焊缝金属的氧化
二.熔渣对焊缝金属的氧化
三.焊缝金属的脱氧
第六节焊缝金属的脱硫.脱磷
一.焊缝金属的脱硫
二.焊缝金属的的脱磷
第七节焊缝金属的合金化
一.焊缝金属合金化的目的
二.焊缝金属合金化的方式
三.合金元素的过渡系数及影响因素
思考题
第三章焊接接头的组织与性能
第一节熔池的凝固与焊缝金属的固态相变
一.熔池的凝固
二.焊缝金属的化学不均匀性
三.焊缝金属的固态相变
四.焊缝组织与性能的改善
第二节焊接熔合区的特征
一.熔合区形成的原因
二.熔合区的宽度
三.熔合区的不均匀性
第三节焊接热影响区
一.焊接热影响区组织变化的特点
二.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
三.焊接热影响区的性能
思考题
第四章焊接冶金缺陷
第一节焊缝中的气孔
一.气孔的分布特征与产生原因
二.气孔形成的过程与影响因素
第二节焊缝中的夹杂物
一.夹杂物的各类及危害
二.防止焊缝中的夹杂物的措施
第三节焊接裂纹的分类及其基本特征
一.焊接裂纹的危害
二.焊接裂纹的分类
第四节焊接热裂纹
一.焊缝中的结晶裂纹
二.热影响区液化裂纹
第五节焊接冷裂纹
一.冷裂纹的特征
二.形成冷裂纹的基本因素及其作用
三.防止冷裂纹的措施
第六节其它焊接裂纹
一.消除应力裂纹
二.层状撕裂
思考题
第五章焊接材料
第一节焊条
一.焊条的分类
二.焊条的型号与牌号
三.焊芯
四.焊条药皮
五.焊条的工艺性能
六.典型焊条的冶金性能分析
七.焊条的设计与制造
第二节焊丝
一.焊丝的分类
二.实芯钢焊丝
三.药芯焊丝
第三节焊剂
一.焊剂的分类
二.焊剂的型号和牌号
三.对焊剂的要求
四.常用焊剂的性能及用途
第四节焊接材料的发展
一.焊条的发展
二.焊丝的发展
三.焊剂的发展
思考题
第六章金属的焊接性及其评定
第一节金属的焊接性
一.金属焊接性的概念
二.影响焊接性的因素
三.评定焊接性的程序
第二节分析金属的焊接性的方法
一.利用化学成分分析
二.利用CCT图分析
三.利用材料的物理性能分析
四.利用材料的化学性能分析
第三节金属焊接性试验
一.焊接性试验的内容
二.焊接性试验方法分类
三.焊接性试验方法的选择原则
第四节常用的焊接性试验方法
一.斜Y形坡口焊接裂纹试验方法
二.焊接热影响区最高硬度试验方法
三.插销试验
四.其它试验方法
思考题
第七章合金结构钢的焊接
第一节合金结构钢概述
一.高强度钢
二.专业用钢
第二节热轧及正火钢的焊接
一.热轧及正火钢的性能特点
二.热轧及正火钢的焊接性分析
第三节低碳调质钢的焊接
一.合金结构钢的成分.组织与性能
二.低碳调质钢的焊接分析
三.低碳调质钢的焊接工艺
第四节中碳调质钢的焊接
一.中碳调质钢的钢种.成分和性能
二.中碳调质钢的焊接性分析
三.中碳调质钢的焊接工艺要点
第五节珠光体耐热钢的焊接
一.珠光体耐热钢的成分与性能特点
二.珠光体耐热钢的焊接工艺
第六节低温用钢的焊接
一.对低温用钢的要求
二.低温用钢的牌号.成分及性能特点
三.低温用钢的焊接性分析与焊接工艺要点
第七节低合金耐蚀钢的焊接
一.耐候钢.耐海水腐蚀用低合金钢的焊接
二.耐石油腐蚀低合金钢的焊接
思考题
附录AGB/T5118-1995中焊条型号后缀字母代表的合金系统及成分
附录B钼及铬钼钢焊条牌号中主要化学成分等级表示法
附录CGB/T983-1995不锈钢焊条型号划分
第八章不锈钢.耐热钢的焊接
第一节不锈钢.耐热钢的类型及性能特点
一.不锈钢.耐热钢的类型
二.不锈钢的耐蚀性
三.耐热钢的高温性能
四.不锈钢与耐热钢的物理性能及力学性能
第二节奥氏体钢.双相钢的焊接
一.奥氏体钢的焊接性
二.双相不锈钢的性能与焊接性特点
三.奥氏体钢.双相钢的焊接工艺
第三节马氏体钢.铁素体钢的焊接
一.马氏体钢的焊接
二.铁素体钢的焊接
第四节珠光体钢与奥氏体钢的焊接
一.珠光体钢与奥氏体钢焊接的焊接性
二.焊接材料的选用
三.焊接工艺要点
四.不锈复合钢板的焊接
五.焊接实例
思考题
附录不锈钢焊条新旧型号对照表
第九章铸铁的焊接
第一节铸铁的分类及性能
一.铸铁的种类.成分及性能特点
二.铸铁的石墨化
第二节灰铸铁的焊接性
一.焊接接头的白口组织
二.焊接接头裂纹
第三节灰铸铁的焊接工艺
一.同质焊缝的焊条电弧焊
二.异质(非铸铁)焊缝的焊条电弧冷焊
三.灰铸铁气焊工艺
四.灰铸铁的钎焊
第四节球墨铸铁的焊接
一.球墨铸铁的焊接性
二.球墨铸铁的焊接工艺
思考题
附录AGB10044-88《铸铁焊条及焊丝》中焊条型号划分方法
附录B铸铁焊条牌号划分方法
第十章常用有色金属的焊接
第一节概述
一.铝及铝合金的性能和分类
二.铜及铜合金的分类及性能特点
第二节铝及铝合金的焊接
一.铝及铝合金的焊接性特点
二.焊接方法的选择
三.焊接材料的选择
四.焊前准备及焊后清理
五.铝及铝合金的焊接工艺要点
第三节铜及铜合金的焊接
一.铜及铜合金的焊接性
二.铜及铜合金的焊接工艺简介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1章 概述
1.1 金属焊接的基本原理
1.1.1 焊接过程的本质
1.1.2 焊接所需的能源
1.2 焊接方法的分类及特点
1.2.1 焊接方法的分类
1.2.2 常用熔焊方法的特点
1.3 焊接材料及选用
1.3.1 焊条的特点及选用
1.3.2 焊丝的特点及选用
1.3.3 焊剂的特点及选用
第2章 焊接化学冶金及应用
2.1 焊接化学冶金的特点
2.1.1 焊接区金属的保护
2.1.2 焊接化学冶金的反应区
2.1.3 焊接区气体与金属的作用
2.2 焊接熔渣对金属的作用
2.2.1 焊接熔渣及其性质
2.2.2 焊接熔渣对金属的氧化
2.2.3 焊缝金属的脱氧
2.3 焊缝金属的合金化与杂质的控制
2.3.1 焊缝金属的合金化
2.3.2 氮、氢、氧对焊接质量的影响及控制
2.3.3 硫、磷的危害及控制
2.4 应用实例分析
2.4.1 通过调整焊条成分控制焊缝力学性能
2.4.2 通过控制药皮成分防止焊缝气孔
2.4.3 调整Mn/Si比值控制焊缝韧性
2.4.4 通过焊丝与焊剂匹配控制焊缝性能
第3章 焊接接头的组织性能
3.1 焊接熔池、结晶及焊缝组织
3.1.1 焊接熔池的特征
3.1.2 焊缝的结晶特点
3.1.3 焊缝组织与强韧性匹配
3.1.4 焊接熔合区划分及特点
3.1.5 焊缝组织图及其应用
3.2 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性能
3.2.1 焊接热影响区的划分
3.2.2 热影响区的典型组织
3.2.3 热影响区的焊接热循环
3.2.4 热影响区的组织分析特点
3.2.5 热影响区组织图及其应用
3.3 焊接接头区组织分析的实例
3.3.1 低合金钢气体保护焊焊缝的组织
3.3.2 异种钢焊接接头区的组织性能分析
3.3.3 Q370q桥梁用钢焊接热影响区组织分析
3.3.4 09MnVTiN微合金钢的热影响区组织分析
第4章 焊接性试验及应用
4.1 焊接性及其影响因素
4.1.1 材料的焊接性
4.1.2 影响焊接性的因素
4.2 焊接性试验的内容及评定原则
4.2.1 焊接性试验的内容
4.2.2 评定焊接性的原则
4.3 材料焊接性的评定方法
4.3.1 材料焊接性的间接评定
4.3.2 材料焊接性的直接试验方法
4.4 焊接性试验的实例
4.4.1 低合金钢斜y形坡口对接裂纹试验
4.4.2 低合金钢插销试验方法(Implant Test)
4.4.3 低合金钢热裂纹试验
4.4.4 低合金钢层状撕裂试验
第5章 焊接缺陷及防止
5.1 焊接缺陷的危害及分类
5.1.1 焊接缺陷的危害
5.1.2 焊接缺陷的分类
5.2 焊缝中的偏析、气孔和夹杂
5.2.1 焊缝中的偏析
5.2.2 气孔
5.2.3 焊缝中的夹杂
5.3 焊接裂纹
5.3.1 焊接裂纹的种类和特征
5.3.2 焊接热裂纹
5.3.3 焊接冷裂纹
5.4 焊接缺陷防止实例
5.4.1 大桥钢箱梁焊缝热裂纹的防止
5.4.2 液化气球罐的焊接冷裂纹分析
5.4.3 电站锅炉管道焊接气孔分析及防止
5.4.4 螺旋焊管焊缝夹杂分析及防止
第6章 低合金结构钢的焊接
6.1 合金结构钢的分类和性能
6.1.1 合金结构钢的分类
6.1.2 合金结构钢的基本性能
6.1.3 合金结构钢的应用
6.2 热轧及正火钢的焊接
6.2.1 热轧及正火钢的成分和性能
6.2.2 热轧及正火钢的焊接性分析
6.2.3 热轧及正火钢的焊接工艺特点
6.3 低碳诃质钢的焊接
6.3.1 低碳调质钢的种类、成分及性能
6.3.2 低碳调质钢的焊接性分析
6.3.3 低碳调质钢的焊接工艺特点
6.4 低合金结构钢焊接实例
6.4.1 工程机械桥式起重机主梁的焊接
6.4.2 钢桥主体结构(主梁)的焊接
6.4.3 14MnNbq正火钢箱形梁的焊接
6.4.4 16MnR钢制液化石油气球形储罐的焊接
6.4.5 X70钢输气管道向下立焊工艺
第7章 不锈钢及耐热钢的焊接
7.1 不锈钢及耐热钢的分类及性能
7.1.1 不锈钢及耐热钢的分类
7.1.2 不锈钢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
7.1.3 不锈钢的组织特点及焊接方法
7.2 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
7.2.1 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性分析
7.2.2 焊接方法与焊接材料
7.2.3 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工艺特点
7.3 铁素体及马氏体不锈钢的焊接
7.3.1 铁素体不锈钢的焊接性分析
7.3.2 铁素体不锈钢的焊接工艺特点
7.3.3 马氏体不锈钢的焊接性分析
7.3.4 马氏体不锈钢的焊接工艺特点
7.4 奥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的焊接
7.4.1 双相不锈钢的焊接性分析
7.4.2 双相不锈钢的焊接工艺特点
7.5 不锈钢焊接应用实例
7.5.1 高纯0Cr18Mo2铁素体不锈钢的焊接
7.5.2 奥氏体不锈钢蒸煮锅的焊接
7.5.3 原煤仓漏斗4Cr13马氏体不锈钢衬板的焊接
7.5.4 1Cr17铁素体不锈钢管裂纹的焊接修复
第8章 有色金属的焊接
8.1 铝及铝合金的焊接
8.1.1 铝及铝合金的分类、成分及性能
8.1.2 铝及铝合金的焊接性分析
8.1.3 铝及铝合金的焊接方法及工艺要点
8.2 铜及铜合金的焊接
8.2.1 铜及铜合金的分类、成分及性能
8.2.2 铜及铜合金的焊接性分析
8.2.3 铜及铜合金的焊接工艺特点
8.3 钛及钛合金的焊接
8.3.1 钛及钛合金的分类、性能及应用
8.3.2 钛及钛合金的焊接性分析
8.3.3 钛及钛合金的焊接工艺要点
8.4 有色金属焊接应用实例
8.4.1 铝制容器的钨极氩弧焊(TIG)
8.4.2 铝制容器的熔化极氩弧焊(MIG)
8.4.3 铜制容器的氩弧焊实例
8.4.4 高炉纯铜螺旋风口的自动MIG焊
8.4.5 船用铜制螺旋桨的电弧焊修复
8.4.6 钛管及钛合金管的氩弧焊
第9章 铸铁焊接与堆接
9.1 铸铁的焊接
9.1.1 铸铁的种类及特点
9.1.2 铸铁的焊接性分析
9.1.3 铸铁的焊接特点
9.2 表面堆焊
9.2.1 堆焊的特点及应用
9.2.2 堆焊合金的类型
9.2.3 堆焊方法及工艺特点
9.3 铸铁焊接和堆焊应用实例
9.3.1 灰铸铁电机底座的焊接
9.3.2 铸铁和碳钢水管接头的焊条电弧焊
9.3.3 汽车覆盖件切边模刃口的堆焊
9.3.4 铸铁阀门堆焊马氏体合金
9.3.5 柴油机球墨铸铁机体的焊接
参考文献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