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实验三射频微波功率分配器合成器设计
实验三射频微波功率分配器合成器设计
一种Ka波段三路波导功率分配/合成器的设计
提出了一种波导三路功分器结构,该功分器采用E面T型缝隙耦合结构来实现功分比的调节。通过调节耦合缝隙以及感性膜片,使输入阻抗匹配并且实现等功率同相位的三路功分输出。为了实现功率合成,采用对称的两个三路功分器进行背靠背级联实现功率合成网络,仿真结果显示出良好的驻波效果和极低的插损。最终对加工出的实物进行测量,在32.5~36 GHz频段内实现了输出功率幅度不平衡度小于0.5 dB的良好效果。通过背靠背连接两个功分器实现了在33.3~35.3 GHz带宽内插损小于0.3 dB的功率分配/合成网络。
供热合同通过法律约束,使供热单位和居民双方承担各自的责任,保障各自的权益。立法过程中建立合同制度。供热合同由市民与供暖单位签订,如果供热企业达不到合同规定的标准,将会给予市民相应的赔偿。供热合同将于2010年试行并推广。
水热合成又称水热法,属液相化学法的范畴。是指在密封的压力容器中,以水为溶剂,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水热反应依据反应类型的不同可分为水热氧化、水热还原、水热沉淀、水热合成、水热水解、水热结晶等。其中水热结晶用得最多。
微波加热是介质材料自身损耗电磁场能量而发热。对于金属材料,电磁场不能透入内部而被反射出来,金属材料不能吸收微波,对金属的微波加热需要采取特殊手段。水是吸收微波最好的介质,含有水的物质必定吸收微波。有一部分介质虽然是非极性分子组成,但也能在不同程度上吸收微波,其原理是微波加热属于整体加热方式电磁能直接作用于介质分子转化成热,且透射性能使介质内外同时受热,不需要热传导,且内部缺乏散热条件,造成内部温度高于外部的温度梯度分布,形成了水分的迁移蒸发速率。特别是对含水量在30%以下的食品,水分蒸发的时间可数百倍地缩短,在短时间内达到均匀干燥。微波加热是完全不同于常规加热的一种加热方式,在常温下,许多无机化合物和微波场有很强的相互作用。 水热合成法具有反应速度快,产物粒度可控且纯度高、结晶度好、团聚少等特点。但是该法存在需要较高压力,氯盐易引起腐蚀,采用活性钛源要控制活性钛源前躯体的水解速率,避免Ti-OH基团快速自身凝聚和Ba缺位等问题。 微波水热法是美国宾州大学Roy于1992年提出来的,是将传统的水热合成法与微波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微波和水热法的优势[15]。与传统的水热法相比,具有加热速度快,反应灵敏,受热体系均匀等特点,使其能快速制备出粒径分布窄、形态均一的纳米粒子.因此微波水热法在制备超细粉体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在研究和应用价值。 本研究结合微波法与水热法的优点,采用微波水热法制备铋铕共掺杂氧化钇荧光粉。常见的微波水热法是用多模微波合成系统,本研究采用能实现高压、直接测出反应温度的聚焦单模微波合成系统,制备铋铕共掺杂氧化钇荧光粉,并研究掺杂离子种类和浓度对颗粒形貌和发光性能的影响。
根据加热温度,水热法可以被分为亚临界水热合成技术和超临界水热合成技术。通常在实验室和工业应用中,水热合成的温度在100-240℃,水热釜内压力也控制在较低的范围内,这是亚临界水热合成技术。而为了制备某些特殊的晶体材料,如人造宝石、彩色石英等,水热釜被加热至1000℃,压力可达0.3 GPa,这是超临界水热合成技术。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