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外形尺寸:整机尺寸30cm*40cm*50cm,净重12kg
MakerBotMightyBoardsingle-piece主板
4x20LCD信息显示,方向控制面板
输入电压110V~220V,耗电功率50W
70-120度抗翘边加热床,挤出机工作温度根据材料性质设定160-270度
定位精度0.01mm,喷头孔径0.36mm,打印层厚可达0.1mm
支持软件:ReplicatorG™
可兼容:Linux,OSX,和Windows
可直接从SD卡或USB信息交流
输入文件类型:STL,gcode
打印模型参数
建模尺寸225x145x150mm|8.9x5.7x5.9in
建模容量大约5L
层厚0.2-0.3mm
喷嘴吐丝直径0.4mm
打印速度40mm/s
熔体流动速率大约24cc/hr
打印温度建议最高230C
热床温度最大120C
位置准确度Z轴:2.5micron
XY轴:11.micron
全球3D打印机领导品牌MakerBot在2012年的消费电子展(CES)上发布了Replicator3D打印机,它是体积相对较小的3D打印机(但比上一代大)-- Replicator。它的体积小得可以放在书桌上面,让各位喜欢业余设计的朋友可以较易地在家里制作模型了。而且他们这一代的3D 打印机的卖点是有「Dualstrusion」技术,使到它有印出两种颜色的能力;也能印出ABS胶(Lego所用那种)和可生物分解的PLA 胶。它的双色版本的售价为US$1,999(约12,600元人民币)和US$1,749(约11,050元人民币)。
9月20日,该公司发布了新一代3D打印机:Replicator2台式3D打印机。
Replicator2是一款为专业人士和业余爱好者同时打造的3D打印机,比起上一代打印机,新一代3D打印机是一台台式打印机,空间更省、功能更强、速度更快、精度更高,并且针对MakerBot聚乳酸(PLA)细丝耗材进行了优化。
首先打印机的精度由270微米(层高)提升到了100微米。如果不仔细看,你很难发现打印层。其次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打印体积空间增加到6.72升,比原来大了37%。对打印机使用的聚乳酸耗材进行了改进,原来的气味没有了,更加稳定不易流动。在外观方面,新一代Replicator 2台式打印机采用粉末涂层钢铁框架,更加结实,抵抗温度和湿度的能力更强。
除了硬件之外,MakerBot还发布了新的设计软件MakerWare,用户可同时打开多个STL/OBJ文件,批量缩放模块,将多个内容保存为一个THING文件。
该软件大大简化了决策过程,支持预设打印模式。此外新版MiracleGrue切割引擎比原来的Skeinforge快了20倍,让整个打印过程更加流畅。可以从顶部图片中看到Replicator2台式3D打印机的打印效果。
3D打印的爱好者初入到3d打印技术行业,最大的麻烦是如何挑选3D打印机的过程,今天魔猴网总结整理的一些挑选3D打印机的技巧,希望可以给初入行的朋友一些帮助。第一、3D打印机速度:根据快速成型设备制造商...
基于混凝土的3D打印机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现如今的建筑行业,用量最大并且最经济的建筑材料要属混凝土了.但是随着工程建设发展的不断加快,混凝土在生产应用方面的高污染、高浪费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并且严重阻碍了混凝土的发展.因此,为了满足绿色生产发展的要求,基于混凝土的3D打印技术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混凝土3D打印机也应运而生.本文将以3D打印技术为出发点,从打印机的工作特点、结构、硬件、软件等方面全面介绍一款自主研发的初级混凝土3D打印机.
【CN209813075U】一种丝径可调的3D打印机喷头【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 授权公告号 (45) 授权公告日 (21) 申请号 201920205144. 9 (22) 申请日 2019. 02. 15 (73) 专利权人 北京拓普天品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101149 北京市通州区漷县工业开发 区二街 2号 (72) 发明人 吴吕 (51)Int. Cl. B29C 64/118(2017. 01) B29C 64/209(2017. 01) B33Y 30/00(2015. 01)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丝径可调的 3D打印机喷头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丝径可调的 3D打印 机喷头,包括连接套管, 所述连接套管的外壁上 设置有加热件, 连接套管的下端安装有喷嘴座; 所述喷嘴座的下端抵触配合有连接盘, 所述连接 盘上安装有多个不同出丝直径喷料头, 所述连接 套管的外壁
国内第一本从硬件、软件和升级三个维度全面解析各类开源3D打印机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细节的著作,不仅详细讲解了3D打印机的结构、固件、分层工具、应用软件、热熔丝的种类、使用技巧,而且还详细讲解了常见3D打印机的调试、使用、升级和维护,以及3D打印模型的设计。本书强调动手实践,包含多个实战案例,3D文字、多模型混搭、迷你相扑机器人等,不仅教读者如何打印各类物品,而且能启发读者DIY属于自己的3D打印机。 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3章)介绍3D打印机的工作原理、常见类型、选购方法、3D打印机的机械和电子器件、常用分层和控制软件、校准打印机的设置和操作等。第二部分(第4~9章),此部分涵盖与3D模型矢量图绘制和操作、模型的合并和消除、文件导入/导出、网格处理、模型混搭等相关的多种工具及技术运用技巧:讲解如何利用Thingiverse和Google 3D模型库查找并共享3D模型;介绍3DTin和Tinkercad(基于Web的实体建模软件),并制作一个外星侵略者模型;利用Inkscape、OpenSCAD、MeshLab、MeshMixer制作多种复杂模型,诸如3D文字、蒸汽朋克军舰、迷你相扑机器人、发条双足机器人、行走的石像鬼、行走的矮人等。第三部分(第10章)揭秘如何通过机械部件、电子器件等进行3D打印机升级。附录给出维护和故障排除的技巧,以及3D打印机相关的资源。 2100433B
2014年12月7日,工作人员展示首台航天3D打印机用钴铬合金材料打印的航空发动机叶轮。
未来,也许只需运送一台3D打印机到太空,航天员就可以在太空自主打印所需的物品。为了早日实现“太空制造”梦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积极发展3D打印技术,已成功联合研制出首台航天多激光金属3D打印机。
在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看到,这台3D打印机看上去形如一个银灰色柜子,柜子左上侧设置了一个小小的玻璃窗,右上侧设置了电脑及键盘,制作人员在电脑上输入需要打印的模型,放入粉末状的打印材料,按下打印键,就可以从玻璃窗里看到,打印材料被一层层地送入到打印区域,从底部向上打印,机器不断循环“送粉-铺粉-激光熔化”过程,粉末每铺一层,激光束便会选择熔化相应的零件截面图形,然后以每层0.02毫米的厚度逐层添加粉末,最终完成金属激光熔化的生产过程。
据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王联凤介绍,这台3D打印机采用双激光器,一种是长波的光纤激光器,另一种是短波的二氧化碳激光器,可以打印长宽高不超过250毫米的物品,每小时可打印8立方厘米,打印材料为不锈钢、钛合金、镍基高温合金等。这种双激光金属选区熔化3D打印机的相关技术,已申请多项国家专利。
根据应用需求,首台航天3D打印机已成功打印出卫星星载设备的光学镜片支架、核电检测设备的精密复杂零件、飞机研制过程中用到的叶轮、汽车发动机中的异形齿轮等构件。这些构件有的为网状镂空结构、有的形状极其不规则、有的微小而复杂,如果采取传统加工技术,不仅造价昂贵、废品率高,甚至难以加工生产。而这台航天3D打印机很快就能打印出来。经过测试,这些打印的零件性能满足工程化应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