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分布在热带高温潮湿气候地区的常绿森林植被类型。热带雨林大部集中于南北纬10°之间的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盆地和东南亚,并成臂状伸展至南、北纬10°~25°的地区,如印度和缅甸的西南沿海、澳大利亚东北海岸、马达加斯加岛东岸、加勒比海和中国的南部地区等亦可见到热带雨林发育。(见热带地理)
A.F.W.席姆佩尔曾扼要指出热带雨林的特征是具有“常绿喜湿、高逾30米的乔木,富有厚茎的藤本、木质和草本的附生植物”。热带雨林拥有全球最丰富的植物种,其中70%为木本植物(高位芽植物)。热带雨林通常每英亩(合4047平方米)生长 40~100种乔木,形成优势种分化不明显(种多样性极大)的混合雨林。但也有单优种群落出现,即上层乔木由少数树种组成,如南美洲北部泛滥平原上的毛拉豆(Mora)雨林,在东南亚常成小片分布的龙脑香 (Dipterocarpus)雨林等。乔木高大,个别类型可达40~60米,主干挺直如圆柱状,胸径一般为50~60厘米,大者为100~200厘米。乔木通常分化为3层结构,上层多呈不连续状,使雨林顶部起伏不平,树干基部普遍有板状根发育。乔木中下层树冠郁闭,使林内光照急剧减弱,经常出现树干和老枝着生花果的茎花现象。雨林中乔木一般具有带滴水叶尖(即尾状突出的叶尖)的中型革质叶片,缺乏同步的生物节律(如老叶更新、花期终始等)。木质藤本植物茎粗20厘米以上,穿行于最高层树木之间,如棕榈科省藤属(Calamus)的茎长可达 300米。大量附生的蕨类和有花植物为雨林重要特征,它随所在层位局部小环境而有从湿生到旱生的各种生态类型,半附生的绞杀植物尤具特色。林下真正灌木较少。草本植物稀疏,多耐荫湿生类型,有些属于腐生或寄生植物。 (见彩图) 热带雨林在最适状况下每公顷的总植物量为 350~450吨,年总生产量每公顷120~150吨,但有 75%左右的有机产品当年被自身吸收消耗掉。其植物量(主要是木材)占陆地总植物量40%,净生产量则占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一。雨林下土壤因风化淋溶强烈,肥力不高,植物直接从林下凋落物层借助于真菌获得营养成分,同时每天以每平方米 4.5~12.6克干物质的速度补充落叶数量。因此,热带雨林是依靠迅速的营养物质生物循环维持自身庞大的生物量和很高的生产力。
中国雨林位于热带边缘,受热带季风气候限制,仅在局部湿润环境(如沟谷、山地)有小片分布,并呈现出季节性特征。优势种类以具有龙脑香科的种类为标志,并由桑科、大戟科、桃金娘科、梧桐科及棕榈科等的种类组成。
热带雨林是全球最大的生物基因库,也是碳素生物循环转化和储存的巨大活动库。它的盛衰消长不仅是地表自然环境变迁的反映,而且直接影响全球环境、特别是人类生存条件。雨林的保护已成为当前最紧迫的生态问题之一。2100433B
热带雨林的特征是具有“常绿喜湿、高逾30米的乔木,富有厚茎的藤本、木质和草本的附生植物”。热带雨林拥有全球最丰富的植物种,其中70%为木本植物(高位芽植物)。热带雨林通常每英亩(合4047平方米)...
热带雨林植物形成的植被景观是------,该植被在-----(国家)分布最广
是热带常绿阔叶林,在巴西北部的亚马孙平原上分布最广!且在东南亚的印尼和非洲中西部的刚果盆地上也分布较广!
我也不多说了,这个网址介绍的很详尽的(文章的后半部分): http://cache.baidu.com/c?word=%C8%C8%B4%F8%3B%D3%EA%C1%D6%3B%B5%C4%3B%D...
高速公路建设对热带雨林环境的影响及工程应对措施
通过对思 (茅 )~小 (勐养 )高速公路沿线热带雨林自然环境的调查 ,结合高速公路建设的具体情况 ,从自然植被、珍稀保护动物、水土流失、水环境 4个方面分析了高速公路建设对热带雨林地区环境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 ,介绍了一些符合热带雨林地区环境的具体工程措施 ,可应用于热带雨林地区公路建设的环境保护。
介绍
在干湿季节交替的热带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地带性密闭型森林植被。热带季雨林又称季风林或热带季节林,其植被与热带雨林植被的主要区别在于:群落结构简化,乔木层减至上下两层,至少有部分种类旱季无叶,板状根、茎花现象、木质藤本和附生植物通常远不及雨林发达,林下灌木稠密,种类丰富。
热带季雨林受气候变化制约,可分成落叶季雨林和半常绿季雨林(或称常绿季雨林)两大类型。落叶季雨林分布在年雨量500~1500毫米,有5个月以上月雨量不到 100毫米的热带地区(具有不连续的上层乔木,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种类固定在旱季落叶,而且多在无叶期开花。下层乔木则多为常绿种类。典型的落叶季雨林为柚木(Tectona grandis)林。半常绿季雨林拥有两层密闭的乔木层,分布在年雨量1500~2500毫米,干湿季明显,但高温和多雨季节、低温和少雨季节相结合,水热效应良好的地区,拥有两层密闭的乔木层,上层树木中部分属于固定落叶的种类,在不同干旱程度的年份,落叶量和无叶持续期都有较大差别。下层仍由常绿种类构成,藤本植物一般较繁盛。热带季雨林与热带雨林两类植被之间缺乏严格界限,呈现逐渐过渡的连续性。常绿季雨林在雨季时同热带雨林差别较小,但在短暂旱季时少量高大乔木可出现几天至几周的无叶期。群落越原始,群落内越湿润,落叶树种越少,群落外貌越接近热带雨林。
季雨林分布在热带雨林外围,有3块不连续的大面积分布区,即东南亚和印度半岛、西非、南美洲北部和加勒比海地区。在中国南部的热带地区有各种类型的季雨林分布(见彩图), 主要组成种类有龙脑香科的青梅(Vatica astrotricha)、擎天树 (Parashorea chinensis var kwangsiensis),木棉科的木棉(Bombax inalabaricum),使君子科的鸡占(Terminaliahainanensis),五桠果科的小花五桠果 (Dillenia pentagуna)及桑科的榕属(Ficus)等种类。
由于频繁的人类活动对季雨林施加强烈影响,许多季雨林群落带有次生性质,甚至转变为人为作用造成的稀树草原植被。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