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热电偶是工业,民用,试验,科研上最常用的温度检测传感器之一,测量精度高。热电偶直接与被测介质接触,不受中间环节的影响,用红外测温仪无法取代。热电偶可以从-80~+2300℃均可连续测量,有些特殊热电偶可能范围更宽,但温度太高不推荐使用
1,热电偶的生产第一步是将正负二极的偶丝进行焊接,有3种方式焊接:电焊,氧气焊,氩弧焊,通常使用氩弧焊,在焊接过程中可以用氩气保护。焊的偶丝头部园滑,无气孔。焊接牢固,使用长久。 2,热电偶的保护管的制作:通常热电偶保护管的材质为:1Cr18Ni9Ti,要看温度范围。在材质上面也有不同的要求。热电偶保护管在生产过程有一些严格要求:先是封头,封头有二种:一,用车床在高速运转下进行自熔封法,好处是热电偶与护管的材质等同,在耐温与使用上可以恰到好处,缺点是有的封不好会有气孔容易漏气或漏水,如果在煤气或有害液体里使用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二,是用堵头封,也就是车一个堵头堵在热电偶保护管的端头,再用氩弧焊焊牢,好处是承受压力要大一些,头部的厚薄均匀外观也很美;缺点是材质不一定相等,如果温度高可能使用寿命不够满意。不管是用何种方式制作都应该进行压力测试,以防万一有气孔。 3,热电偶保护管的厚度:要看现场的温度要求,最少厚度不能低于2MM 4,热电偶保护管的外观处理,在过去的一些厂家特别是一些老仪表工,是不让抛光的,抛光只不过是把保护管的外表层抛掉一层,光亮好看,可是不实用。现在由于技术提高,不锈钢管在生产过程中就可做光洁度处理,在生产时只需在表面再做一下特殊处理,上一层亚光,外观看上去很有档次,也不会丢失质量。 5,热电偶的螺纹焊接要求:有的热电偶要带螺纹, 螺纹的材质通常是选1Cr18Ni9Ti或304或与保护管材质相同的螺纹材质,现在在一些小作坊是用高铬,有的厂家是用铸的方式生产螺纹,而比较正规的做法是用相等材质的材料。车出来。 螺纹的二头必需留有焊台,方便用氩弧焊焊接。 螺纹的二头必需要焊接。 6,热电偶的保护管制作过程中要注意不能往地下扔,很多厂家在车丝或抛光过程常常会随手往地下一扔,这样做法会破坏保护管的外表,容易造成表面划痕, 7,热电偶保护管的内部清洁,有不少的保护管的内部有污垢,一定要清理。 8,热电偶装配完成后一定要进行检测。
1.热电偶标准内容: 提供了将热电偶电势转换成其对应的被测温度和被测温度转换成相对应的热电偶电势的分度表。
2.热电偶 第2部分:允差
标准代号:GB/T16839.2-1997
标准内容: 提供了标准第1部分电动势-温度关系制造的贵金属和廉金属热电偶的制造允差。允差值适用于向用户交货的通常用直径0.25mm-3mm丝材制成的热电偶。
3.工业热电偶技术条件
标准代号:JB/T9238-1999
标准内容: 规定了工业热电偶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和标志。适用于分度表和允差符合GB/T16839.1~2的可拆卸的工业热电偶。
校验设备:恒温槽、高精度数显表、连接导线(四线制)校验方法:将热电阻插入恒温槽,插入深度一般为300mm左右,将恒温槽温度控制于0度和100度,用导线将数显表和热电阻连接起来,0度和100度测试三...
我是从事热电偶的 可能瞬间 燃烧 ,冷却后内部没烧坏,当然可以再用生产现场常伴有各种易燃、易爆等化学气体、蒸汽,如果使用普通的热电偶非常不安全,极易引起环境气体瞬间 燃烧 或爆炸。
区别的话,前者更实用,但是后者比较便宜;主要特点在于:1、装配简单, 更换方便; 2、压簧式感温元件,抗震性能好; 3、测量精度高; 4、测量范围大(-200℃~1300℃,特殊情况下-270℃~28...
热电偶标准和校准
NANMAC 须知 主题: 热电偶标准和校准 92-3号 热电偶标准 如表 1 所示,有七种热电偶标准适用于热处理熔该表概述每一类可用的热电偶类型,以及校准频炉,包括参 考标准 (Reference Standard) ,基本标率和精度要求。这些标准是 1990 年由SAE(So-准 (Primary Standard) , 二级标准 (Secondary Stan-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 - 汽车工程师协会) dard) ,温度一致性测试标准 (Temperature Unifor- 制定的规范 SAE-AMS-2750 Rev. C 。该规范已被 mity Test Standard) ,系统精度测试标 准 (System 美国国防部采纳。这是极具价值的参考,我们建 Accuracy Test Standard),加工标准 (Working Stan
常用热电偶可分为标准热电偶和非标准热电偶两大类。所调用标准热电偶是指国家标准规定了其热电势与温度的 关系、允许误差、并有统一的标准分度表的热电偶,它有与其配套的显示仪表可供选用。非标准化热电偶在使用范围或数量级上均不及标准化热电偶,一般也没有统一的分度表,主要用于某些特殊场合的测量。标准化热电偶国家从1988年1月1日起,热电偶和热电阻全部按IEC国际标准生产,并指定S、B、E、K、R、J、T七种标准化热电偶为国家统一设计型热电偶。由于热电偶的材料一般都比较贵重(特别是采用贵金属时),而测温点到仪表的距离都很远,为了节省热电偶材料,降低成本,通常采用补偿导线把热电偶的冷端(自由端)延伸到温度比较稳定的控制室内,连接到仪表端子上。必须指出,热电偶补偿导线的作用只起延伸热电极,使热电偶的冷端移动到控制室的仪表端子上,它本身并不能消除冷端温度变化对测温的影响,不起补偿作用。因此,还需采用其他修正方法来补偿冷端温度t0≠0℃时对测温的影响。
热电偶系列中准确度较高,物理、化学性良好,高温下抗氧化性好,热电动势的稳定性和复现性均很好的热电 偶。标准热电偶又分为一等标准热电偶和二等标准热电偶两种。
一等标准热电偶用于检定二等标准热电偶。
一等标准热电偶主要技术指标
一等标准热电偶型号:WRPB-1
一等标准热电偶长度:L=Φ0.5×1000mm
一等标准热电偶使用温区:300-1300℃
一等标准热电偶电势值要求:
一等标准热电偶(WRPB―1)测量端在铜点(1084.62℃)或锑点(630.63℃)
及锌点(419.527℃),参考端温度为0℃时,其热电势应满足以下要求:
E(tCu)=10.575±0.015mv
E(tAl)=5.860 0.37[E(tCu)-10.575]±0.005mV
E(tAsb)=5.553 0.37[E(tCu)-10.575]±0.005mV
E(tZn)=3.447 0.18[E(tCu)-10.575]±0.005mV
一等标准热电偶(WRPB―1)的稳定性,由两次热电势差值决定,不超过5uV;一等标准热电偶(WRPB―1)铜点(1084.62℃)热电势的年变化量不超过10uV。
热电偶的种类很多,根据仪表的标准化、系列化要求,经过长期筛选,形成了标准化产品。我国热电偶材料的标准见表1,其中使用了国际标准化热电偶正、负热电极材料的代号,一般用两个字母表示:第一个字母表示型号;第二个字母中的P代表正电极材料,N代表负电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