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线圈(绕组元件):是构成绕组的基本单元。绕组就是线圈按一定规律的排列和联结。线圈可以区分为多匝线圈和单匝线圈。与线圈相关的概念包括:有效边;端部;线圈节距等。
极距:沿定子铁心内圆每个磁极所占的范围。
转子铁心的横截面是一个圆,其几何角度为360度。
从电磁角度看,一对N,S极构成一个磁场周期,即1对极为360电角度
电机的极对数为p时,气隙圆周的角度数为p*360电角度。
节距:一个线圈两个有效边之间所跨过的槽数称为线圈的节距。用y表示。
y<τ时,线圈称为短距线圈;y=τ时,线圈称为整距线圈;y>τ时,线圈称为长距线圈。
单层绕组和双层绕组:单层绕组一个槽中只放一个元件边,双层绕组一个槽中放两个元件边。
槽距角,相数,每极每相槽数:一个槽所占的电角度数称为槽距角,用α表示;相数用m表示;每个极域内每相所占的槽数称为每极每相槽数,用q表示。
构成原则
均匀原则:每个极域内的槽数(线圈数)要相等,各相绕组在每个极域内所占的槽数应相等,每极槽数用极距τ表示。每极每相槽数(举例)。
对称原则:三相绕组的结构完全一样,但在电机的圆周空间互相错开120电角度。如槽距角为α,则相邻两相错开的槽数为120/α。(举例)。
电势相加原则:线圈两个圈边的感应电势应该相加;线圈与线圈之间的连接也应符合这一原则。如线圈的一个边在N极下,另一个应在S极下。(举例)
三相单层绕组
构造方法和步骤
分极分相:
将总槽数按给定的极数均匀分开(N,S极相邻分布)并标记假设的感应电势方向。将每个极域的槽数按三相均匀分开。三相在空间错开120电角度。
连线圈和线圈组:
将一对极域内属于同一相的某两个圈边连成一个线圈(共有q个线圈,为什么?)
将一对极域内属于同一相的q个线圈连成一个线圈组(共有多少个线圈组?)
以上连接应符合电势相加原则
连相绕组:将属于同一相的p个线圈组连成一相绕组,并标记首尾端。串联与并联,电势相加原则。按照同样的方法构造其他两相。连三相绕组将三个构造好的单相绕组连成完整的三相绕组△接法或者Y接法。
单层绕组分类:等元件式整距叠绕组、同心式绕组、链式绕组、交叉链式绕组。
单层绕组主要用于小型异步电动机。
三相双层绕组
构造方法和步骤
分极分相:
将总槽数按给定的极数均匀分开(N,S极相邻分布)并标记假设的感应电势方向;将每个极域的槽数按三相均匀分开。三相在空间错开120电角度。
连线圈和线圈组:
根据给定的线圈节距连线圈(上层边与下层边合一个线圈)以上层边所在槽号标记线圈编号。
将同一极域内属于同一相的某两个圈边连成一个线圈(共有q个线圈,为什么?)
将同一极域内属于同一相的q个线圈连成一个线圈组(共有多少个线圈组?)
以上连接应符合电势相加原则
连相绕组:
将属于同一相的2p个线圈组连成一相绕组,并标记首尾端。串联与并联,电势相加原则。按照同样的方法构造其他两相。连三相绕组将三个构造好的单相绕组连成完整的三相绕组△接法或者Y接法。
10kW以上的电机主要采用双层绕组。
绕组英文: winding
为了在电机内形成旋转磁场,定子槽内各有效边应流过哪一相的电流是有规律的,对三相绕组进行排列其目的,就是体现规律,形成旋转磁场。
三相绕组的构成规则:每相绕组的槽数必须相等,且在定子上均匀分布;三相绕组在空间应相互间隔120度电角度;三相绕组一般采用60度相带,即三相有效边在一对磁场下均匀地分为6个相带。
绕组是构成与变压器标注的某一电压值相对应的电气线路的一组线匝。
具体应用是: 多绕组变压器
用一台三绕组变压器连接3种不同电压的输电系统比用两台普通变压器经济、 占地少、维护管理也较方便。三相三绕组变压器通常采用Y-Y-△接法(图1),即原、副绕组均为Y接法,第三绕组接成△。△接法本身是一个闭合回路,许可通过同相位的三次谐波电流,从而使Y接原、副绕组中不出现三次谐波电压。 这样它可以为原、副边都提供一个中性点。在远距离输电系统中,第三绕组也可以接同步调相机以提高线路的功率因数。
图2a是单相三绕组变压器结构示意。2b是其接线原理。在一个铁心柱上同心地安放了 3个绕组。外层1是高压绕组,2和3分别是中压和低压绕组。一般低压绕组是第三绕组。如果高压绕组与外加电源电压U1接通,则在中压和低压绕组中将出现不同的端电压
三绕组变压器的容量以3个绕组中容量最大的那个绕组的容量表示。
在电子设备中,也常采用多绕组变压器,如电源变压器(图3)。左侧为两个相同的原边绕组。它们可以串联或并联联接以配合两种不同的电源电压。右侧均为副边绕组,可输出不同电压以满足不同的需要。它也可以保证各个电路相互隔离的要求,
也可以构成电机的转子交流电机
使用交流绕组交流绕组排列及连线的原则
单层绕组
双层绕组
从理论上讲,这两种排列都能满足运行的需要,制造难度也一样。如果是降压变压器。低-中-高的排列是常用的,而中-低-高的排列很少会碰到。 但从运行和制造成本出发,低-中-高的排列,更合理一些。1、从运行...
从理论上讲,这两种排列都能满足运行的需要,制造难度也一样。如果是降压变压器。低-中-高的排列是常用的,而中-低-高的排列很少会碰到。 但从运行和制造成本出发,低-中-高的排列,更合理一些。 1、从运行...
变压器一次侧和二次侧的电压和电流,与变压器一、二次侧绕组之比,是为“正比关系”的;比如说,一次侧电压为10000V、二次侧为400V,则这个比值为25:1,那么,这台变压器的电流,在一次侧和二次侧也是...
三绕组变压器、双绕组变压器接地
Ⅱ方式下为一台 31500千伏安的三绕组变压器接地一台 15000千伏安 的双绕组变压器接地一台 1500千伏的双绕组变压器接地 则有 XCⅡO=X C1//X C2=0.333//0.7=0.226 4.D 厂 XD0=0.7 将上述计算结果真入系统的零序亟拉图中 §3-6接地零序电流的计算 一短路点发生于①处 1求折算到 B厂母线上的∑ XO(Ⅰ方式下 ) 其中图中各元件的电源值参照系统零序等值阻抚图 令 X1=X L1+X C=0.476+0.167=0.643(Ⅰ方式下 ) X:=X L1+X CⅡ=0.476+0.266=0.702(Ⅱ方式下 ) X2=X 1//X D= + = 1 X: 1 X D 1 = 1 1.555+1.429 0.335 AJ XL5 ≡ ≡≡≡ ≡ XL7 BD-2 XL4 XB XD XC XL1 XA XL6 XL3
1、绕组浸渍的目的
(1)改善绕组的导热性和提高其散热性。
(2)提高绕组耐电气强度。
(3)提高绕组机械强度,使绕组粘结成一个整体,从而提高抗震性和机械稳定性。
(4)提高绕组抗潮性、防霉性以及化学稳定性。
2、绕组加涂覆盖漆的目的
(1)提高绕组表面机械强度。
(2)使绕组表面形成光滑的漆膜,增强耐油、耐电弧能力。
(3)由于表面漆膜光亮、坚硬,可防止粉尘堆积,一旦积落粉尘,易于清除。
(4)提高防霉能力。
预热目的是为了驱除线圈中潮气,同时加热线圈,保证浸渍温度。预热温度一般控制高于线圈绝缘耐热等级5~10℃(因短期超过耐热等级是允许的),以缩短预热时间。预热过程中,每小时要测量一次电动机绝缘电阻值。当绝缘电阻值连续三次不变时,则认为绝缘电阻已稳定,预热完毕。
当前有沉浸法、浇漆法、真空浸漆和真空压力浸漆等方法。对于槽满率高、导线匝数多、线径细的电动机,宜采用真空压力浸漆法,多采用浇漆法和沉浸法。当预热后绕组温度降至60~80℃时,便可开始浸漆。绝缘漆的黏度用4号黏度计测量。
电动机的浸烘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使绝缘漆中的溶剂挥发掉,所以烘干温度不必太高,也称为低温阶段。烘干温度控制在略高于溶剂的挥发点即可,如二甲苯的挥发点是78.5℃,所以第一阶段的烘干温度控制在70~80℃即可,这段烘干时间为2~4h。此阶段的特点是溶剂大量挥发,所以要勤放风,排出炉内大量烟气,以防止着火和爆炸事故发生。第二段是绝缘漆基氧化和聚合,形成牢固的漆膜阶段。这时炉内温度可提高到130±5℃,为高温阶段。此阶段由于绝缘漆基的化学反应,要求炉内有大量的空气进入,所以要定时补入外界空气,以增强漆膜强度和烘干时间。这段时间内,要隔1 h测量一次电动机的绝缘电阻值。当连续稳定三次测量绝缘电阻值不变时,便认为电动机以干燥完毕。
电动机浸烘完毕后,应在50~80℃进行涂盖工艺。一般采用喷漆方式,无此设备亦可用刷漆方式,但要刷匀,刷全面,否则不易保证质量。涂盖质量要求是漆膜厚度均匀,表面光亮。采用二次喷漆比一次喷漆达到同样的厚度的质量要好。如果使用晾干绝缘漆时,之后可以不经烘干处理;对于潮湿的恶劣环境要多喷几遍绝缘漆。2100433B
编辑
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转子绕组分鼠笼型与绕线型两类[2]。
鼠笼型结构较为简单,一般由铝水浇注转子铁心槽内并铸造出两端端环;也有用铜条嵌入再焊上铜质端环的。为了改善起动性能,鼠笼型又可制成深槽式及双鼠笼等特殊型式。
绕线型转子绕组与定子绕组相同,它除可用上述各式绕组外,还可用波形绕组。波形绕组是由单匝或几匝的杆形单元线圈,嵌装后由两个元件在端部焊接成一只线圈,并形成整个绕组,其布接线原理与上述绕组不同,但外形与双层叠绕组相似。波形绕组常应用于大型的交流电动机转子绕组及直流电动机的电枢绕组。
单层绕组一个槽中只放一个元件边
双层绕组一个槽中放两个元件边。